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孩子的“亞健康”源於教育的“不健康”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8日 13: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熊丙奇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係教授王振宇指出,目前我國已有3000萬青少年兒童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約1/5的孩子有抑鬱傾向,自閉、自私、溝通障礙、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情況在青少年身上廣泛存在。2010年,上海有8名中小學生自殺死亡。因與家長爭執或不滿家長管教方式而自殺的有6人,因情感、學業壓力等自殺的有2人。上海市教委為此建議,要進一步加強家校互動,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一旦發現學生思想和心理健康中的苗頭性問題,要及時溝通。(人民日報1月28日)

      3000萬青少年兒童存在心理問題,早已不是什麼新聞——早在2007年,北京晚報就曾報道,我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突出表現為人際關係、情緒穩定性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同時,在北京的一項調查,發現32%的中小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然而,這還是被一些門戶網站作為重要“新聞”,推到首頁。

      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對於我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以來,都有教育專家、心理專家等強調問題的嚴重性,希望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引起重視,但是,實際情況是,這一問題從未引起真正重視,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仍舊強調孩子的知識教育,只是當學生因心理問題出現意外事故,諸如自殺時,這一問題才被提及,才象徵性地被重視,而隨後,又回到老樣子。換句話説,當下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本就出了問題,極“不健康”。

      在學校教育中,近年來,有的學校設立了心理諮詢室、面向學生組織心理諮詢講座,還有的在班級設立心理諮詢委員,這一定程度表明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絕對不是僅僅靠組織一兩次心理知識講座,在班級中設心理委員以及設立心理諮詢室就能解決的。從我國學校教育管理和學生評價體系看,很多管理辦法、評價辦法,恰恰是孳生心理問題的源頭——前不久,成都鹽道街中學針對初高中階段的學生禮儀教育規定,異性同學的交往距離一般為0.8米至1米,低於50厘米算親密交往。異性交往距離低於50厘米的,老師會提出批評,情節嚴重的要處分。從學生正常交往角度分析,這一規定,不僅“雷人”,而且“變態”,學生能否“習得”這種“禮儀”姑且不論,這種規定之下,學生的人際交往困擾會加劇,則是毫無疑問的。而在我國中小學,這種“雷人”的規定,比比皆是。還有的中學,以監督學生認真上課、提高校園安全為名,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安裝攝像頭,監視學生們的一舉一動,拍攝下學生們在校園中的親密鏡頭,據此對學生進行曝光、處罰。

      青少年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但學校、家庭和社會,一邊在教育孩子要進步、要“求真務實”,可呈現給孩子們的往往卻是是非顛倒的現實,比如,學校迎接上級部門的檢查、評估,要求學生配合作假、演戲——在上公開課時,事先安排某些學生舉手發言,且對整個答問過程進行“綵排”;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老師會把那些“不聽話”、老是有“怪問題”的學生視為“差生”,更引導學生要按範文標準,寫作文,以此才能得到不錯的分數。這樣的教育教學過程,給學生的不是教育,而是反教育,學生如果接受這樣的教育,卻一直“情緒穩定”,保持“淡定”,會是令人恐懼的事兒。

      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上,有一些分析,將主要原因歸為家庭教育缺失——按照教育的分工,家庭教育確實承擔更多的做人教育職責,因此,父母的家教方式不妥、與孩子的交流溝通少、對孩子不合理的期望值等,都是值得反思的地方——但是,與其説家庭教育缺失,不如説家庭教育已經全部異化,已經納入學校教育,家長現在都成了學校的課外輔導員,開家長會,大多是學校佈置家長回去完成“家長作業”,監督孩子完成作業、批改孩子作業等等,最終,父母成為“孩奴”全部圍著孩子轉,而孩子的生活完全被學業包圍,沒有屬於自己的閒暇時間,在“老師、父母都是為你好”的“諄諄教誨”中迷失自我,也背負著巨大的壓力。近年來,有很多老師和父母眼中的“好學生”莫名地自殺,這其實是長期以來的負面情緒得不到發泄,導致的總爆發。

      教育的本質,是為了讓每個人生活更美好。可是,如此多青少年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表明,教育已經偏離本質,追逐功利的結果,這樣的教育,實難培養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更難指望培養傑出人才。如果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還延續此前的模式,結果是不難想象的。也許有的學校,還滿足於這種教育培養了多少大學生,有的家庭,還滿足與這樣的管教,讓孩子上了名牌大學,但需提醒學校和家長的是,上大學、上名校,從來就不是人生成功的標誌,這只是獲得學習、以及提高個體能力與素質的機會而已。要讓青少年身心健康,就必須得從一個人的終生發展、人生幸福,來思考當下的教育,讓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歸本質。這已是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