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椿樺:國學“糟粕”由誰來定?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4日 09: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該不該刪減國學糟粕”是新年伊始討論得最為火熱的話題之一。繼山東省教育廳發文嚴禁向中小學生“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國學讀本之後,湖北媒體昨天也報道了該省已有部分學校專門對《三字經》等經典文本進行刪節的消息。

  這麼看來,刪除國學中的“糟粕”,似乎在一定範圍內已形成共識,當然,這個範圍主要指教育系統。但這事兒在民間卻存在另一種共識:反對“刪除糟粕”。理由包括,學生有了解原著的權利;學生有區分是非對錯的能力,諸如此類。但掌握教育管理大權的人提出,“帶有糟粕性的內容”可能“扭曲學生的價值觀念,腐蝕中小學生的心靈”。如此良好的出發點,起碼可以打動不少學生家長。於是,我們在網絡辯論中可以看到另一種微小的聲音:中小學生恐怕並沒有區分是非對錯的能力,所以原則支持“刪除糟粕”。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自然是個無比正確的道理。但這個道理不能亂理解,以讀一本書為例,意思是説:讀到好東西要吸取,讀到不好的東西就要放棄;而不是説:我們只能讀好的東西,不好的東西就要刪除或撕掉。顯然,山東等地教育部門採取的就是後一種野蠻手法。有人説,等青少年們長大了,判斷是非的能力增強了,可以再讀原著嘛!貌似很中庸的這句話,其實挺不靠譜的——中學生如果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難道要讓他們成年了再去讀原著?小學生壓根就讀不懂國學,需要老師和家長引導才行,既然有家長和老師在,還怕孩子們學到“糟粕”麼?

  其實關於國學糟粕的定性,本身就有問題。國學中究竟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粕,原本就是見仁見智的事兒。在有些人眼中,國學中的許多著作糟粕多得驚人,根本不值得一讀。譬如《論語》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人理解成是鼓吹愚民政策;“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被理解為宣揚等級、愚忠思想;“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則是歧視婦女的一句名言。這些內容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理解,至少現代人不會認為它們是“精華”。如果都“去其糟粕”,恐怕有些國學讀物會被肢解得面目全非。

  如此看來,所謂糟粕與精華,很大程度上由權力説了算,由權力選擇性地“去偽存真”,以適合教育需要,哪怕民意並不認可。如報道所示,在湖北部分學校新編印的經典讀本裏,“昔孟母,擇鄰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經典語句被刪掉。至少在我看來,這兩句話並不像“糟粕”,反而具有現實的諷刺意義。譬如前一句,在“學位房”不斷上漲的背景下,當代“孟母”其實無所不在。後一句是知識改變命運的意思,這話對如今的許多窮人仍有意義,但現實又往往遭到“拼爹遊戲”的無情嘲弄。

  通過這件事,我懷疑我們如今讀過的所謂國學原著到底是不是原著,有沒有經歷過類似“刪除糟粕”的過程。譬如有人説到,“以德報怨”被他誤解了很多年,直到後來才知,這詞兒原文應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如此看來,如今的青少年將來能否讀到國學原著,好像還是件挺懸的事兒。

(椿樺,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