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告別“暫住”容易 “融入城市”才難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31日 14: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時評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薛世君
 
     從2011年1月1日起,《成都市居住證管理規定》正式實行,成都將取消暫住證制度,全面推行居住證,300余萬生活在成都的流動人群將徹底告別“暫住”的狀態,有望在勞動就業、醫療衛生、教育等12個方面享受與市民同等的權益。成都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張俊國還説,那些長期在成都生活和工作,並具備一定條件的農民工將有望融入這座城市。(12月31日《華西都市報》)

     目前,戶籍改革在各地方興未艾,各種舉措左突右衝,但往往避重就輕,甚至多做“表面動作”。可“成都戶改”卻因“自由遷徙”、城鄉權利均等、農民不失土地等特點而被稱為“最徹底的戶籍改革”,據説已經為此孜孜不倦佈局了七年,此次取消“暫住證”、推行“居住證”,不過是這場轟轟烈烈的戶改其中一節鏈條而已。結束“暫住”狀態、“享受與市民同等的權益”的宏願似乎也相當“給力”,但流動人口能否隨著“暫住”變“居住”而“融入這座城市”,目前來看,恐怕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融不融得進去,且得兩説。

     眾所週知,城鄉戶籍之別,實際上是資源分配、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之別,而要消弭這種背後的差異,不光需要魄力和勇氣,更需要真金白銀,需要一系列的制度設計和公共服務佈局。從“暫住”到“居住”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從“居住”到“市民待遇”卻遠非一步之遙。“融入城市”,重在勞動就業、醫療保障、教育等各方面的權益均等,但成都300余萬流動人群都享受到市民待遇,需要鉅額的資金投入來滿足這些權益需求,這背後的保障投入壓力,不可小覷。

     尷尬並非沒有發生過。2001年的鄭州戶改,就因完全放開了戶籍限制,導致人口迅速膨脹,公共服務跟不上,引發交通、教育等公共資源急劇緊張,最後不得不緊急叫停。後來,鄭州有關部門總結教訓時認為,當初進行戶籍新政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到大量群眾是衝著城市優越的教育資源而遷移戶口,“進城的人最大的需求是教育。”如今,這種壓力也同樣擺在成都面前,成都也存在優質教育資源過分集中的問題。比如,成都的四中、七中、九中是成都口碑最好的中學,有了“居住證”,在學校附近買房乃至租房,孩子是否就能“就近入學”了呢?如果是這樣,豈不是給這種資源過分集中火上澆油?

     流動人口變市民,一個顯著條件就是居住條件的改善。雖然目前成都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賃房、經濟適用房為主的住房保障體系已經部分向農民等“入城人員”開放,但保障性住房尚且保障不了“老市民”,新增的“新市民”又怎麼輪得到?比如成都市房管局2008年就出臺文件規定,在城鎮具有穩定職業、連續繳納社保兩年以上的本市進城務工者, 可以申購經濟適用房。但政策實施兩年後,申請的農民工僅20余人,申購成功的僅有一人。據媒體報道,到2009年,成都本市農民工人數就達到了156萬人,約可換算為64萬戶。如按每戶居住50平方米公租房,以及每平方米3200元為基準採購價計算,將他們全部保障起來,所需資金將達1024億元。而2009年成都市籌集政策性保障住房資金僅僅是6.8億元左右。即便沒有政策門檻,但在“骨感”的現實面前,再“豐滿”的理想有何用?真正的住房保障均等化,又談何容易?

     此外,流動人口的勞動就業培訓、醫療保障均等、養老保障一體化、縮小城鄉居民“三無”人員供養標準和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差距……這些社會福利均等化,每一項的實現都須經過一個艱難的攻堅過程,且須有鉅額的財政開支做後盾。把“暫住證”換成“居住證”不難,難的是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和社會權利的均等化;告別“暫住”狀態也不難,難的是“融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