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榮譽這一年:決定中國的《決定》

2013年12月27日 16:44

央視網(記者關開亮)1978年以來,歷屆三中全會均成為未來幾年中國改革的風向標。這催生出了中國人的三中全會情結。

在11月12日閉幕前,為期四天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沒有傳出任何消息,這讓一些民間的觀察者們焦躁不安,紛紛猜測這次會議上究竟會出現多大的改革力度或是變故。儘管根據慣例,類似會議的通報從來都是在閉幕後才統一公佈。

12日晚間,以“安全”和“改革”為亮點的5000字的公報出爐。《新聞聯播》播音員話音未落,各路媒體、意見領袖、智囊學者、券商機構就已好比過江之鯽,紛紛加入解讀大軍。某媒體主編發微博稱,公報發佈後的1小時內,北京有15000人在忙著解讀公報。“解讀熱”體現出的不僅是跟風或是完成“規定動作”,而是13億中國人的熱切期待。

兩天兩夜後,涵蓋15個領域、60個具體任務、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的2萬字《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公佈。它確實沒有讓人失望。

《決定》是一幅待展開的藍圖。在政府改革方面,誓言要依法治國,建立法治型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廢除勞動教養制度,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探索實行官邸制,制約住房腐敗;減少行政審批、取消一般性公車等等。

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如何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如何讓公有制經濟和非共同公有制經濟並重,以及國有資本項目允許非國有持股甚至控股等,成為改革方向。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尚希表示,《決定》把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放在平起平坐的地位上來,一碗水端平了。“過去把國有經濟放在第一位,過去説國有財産神聖不可侵犯,民營的叫不可侵犯,這次都叫不可侵犯,強調了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在地位上是同等的,意味著在體制上、政策上都要同等看待。過去民營經濟發展,曾經制定過兩個“非公36條”,但是民營經濟發展總是感覺有“彈簧門”、“玻璃門”這種障礙,實際上這個《決定》就是要破除這種障礙,使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發展處在同樣公平競爭的環境之下。”

在社會體制改革和民生方面,改革高考;研製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啟動“單獨二胎”政策;逐步取消學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實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全面放開小城市落戶限制等。

此外,《決定》還專門提到,創新人口管理,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規範接入城鎮社保體系。

三中全會的改革信號振奮人心,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改革能否成功,不在於政策本身,而在於執行。

國企、地方上的既得利益者,現正借權錢結合的優勢,將有形之手伸進市場,得享或明或暗的豐厚暴利。中央推動市場化,無疑是要既得利益者吐出已到口的肥肉,執行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我們有理由相信,三中全會啟動的新一輪改革範圍之廣、力度之大都是空前的,必將會強有力地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全面深刻變革,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助力中國夢的實現。

1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