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自從肯德基宣佈推出“半價桶”,吃貨們便翹首企盼。“半價”、“限時”,這兩個元素讓消費者感到“半價桶”的推出是一次讓利,便宜不佔白不佔。
大家都看到了,半價桶的神話只維持到發售當天。買到新鮮半價桶的“死理性派”顧客,在網上曬出了半價桶套餐的全部家當,同時掰著指頭計算其真實價值。圍觀者恍然大悟,原來“半價桶”不是半價的全家桶,而是花一半錢,買一半的東西。期待了半天,肯德基根本沒讓出什麼利潤,消費者也沒佔到什麼便宜。
快餐剛步入中國時曾被視為“奢侈品”,但很快就連年降格成了垃圾食品。也許正是這樣的原因,肯德基在策劃推出半價桶的時候,對自己的消費者群體進行了一次“非理性歧視”,認為在廣大非理性食客面前,這種不痛不癢的噱頭式營銷是可行的。
顯然,消費者的理性程度被低估了。當消費者拿到半價桶的時候,之前所有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壁壘被打破,消費者完全能夠通過隨處可以查到的肯德基産品通行價格,來估算整份半價桶套餐的實際價值。這也難怪半價桶真相大白後,有媒體指責肯德基策劃的這次營銷活動有損商譽。
永遠不要低估群體之中所蘊含的理性力量,是肯德基應該從這次折戟的營銷活動中所學到的東西。在一個信息足夠公開、空間足夠開放的環境中,尤其如此。事實上,如果把肯德基半價桶換成一項政府預算,或者一個待出臺的政策,只要信息充分、空間充分的前提存在,理性同樣不會缺席,因為這些東西同肯德基的套餐一樣,都涉及每個相關民眾的個人利益。
問題就在於,民眾到底能不能獲得這個開放討論的環境。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答案理應是肯定的。
政府的性質同商家不一樣,肯德基可以閉門造車地設計出一個半價桶的套餐,自定價格後投放市場,或賺或賠都由市場來決定,自己承擔風險和收益。可是政府的預算實施、政策制定,卻不能學商家。一方面,政府的試錯成本比商家要大得多;另一方面,政府在推行政策前,讓民眾了解政策的含義是一個義務。因此,提供更加對稱的信息和更充分的討論空間,是政府的責任。
反過來説,如果民眾第一次接觸到一個政策,已是這個政策的頒布實施階段,那就説明政策出臺的流程存在“斷檔”,政府和民眾的關係也存在服務者和被服務者的身份錯位。
在“烏合之眾”、“羊群效應”等理論已得到驗證的情況下,我們為什麼還要對群體參與決策的制度報以信心?因為觀點之間也可以優勝劣汰,更有道理的觀點最終會比純粹的感性主義受到討論者的歡迎。
跑去吃垃圾食品的人能有多精明?事實證明,作為一個群體決策者,他們可能比某些人想象得更精明。有些地方政府部門的政策制定者們應從中得到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