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來論:別讓校園足球成為“奢侈品”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09日 17: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鄧海建

       來自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消息:國家體育總局決定,從明年起,將每年對校園足球的撥款增至5600萬元。分管校園足球的中國足協副主席薛立説,目前,校園足球活動已經在49個國家級佈局城市、57個省級佈局城市和3個試點縣展開,5022所大、中、小學的270萬名學生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

       有什麼樣的男足,就有什麼樣的校園足球——這話在中國語境下有點刺耳,但其實反過來推演照樣成立。説起來多少有點尷尬,因據《史記》或《漢書》載,現代足球其實最初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一種球類遊戲“蹴鞠”,後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遺憾的是,當今足球史上赫赫有名的利物浦、皇馬、曼城、切爾西、AC米蘭等,沒有一家是“中國隊”。更有意思的是2011年10月24日,北京地壇小學足球隊與來訪的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少年迪納摩足球隊進行了一場友誼賽,結果0比11慘敗;事後為挽回顏面,北京南湖東園小學越野隊主動約戰來華的俄羅斯小球隊,儘管年齡佔優勢,令人難堪的是,結果仍以3比7落敗。反思遠遠出於“戰績”之外。

       足球大計,娃娃抓起。這已經成為不僅僅是為了贏得面子的共識。國家體育總局從2009年開始,每年在體育彩票公益金中拿出4000萬元,用於開展校園足球,但這樣的數字,對於星羅密布的學校,不過杯水車薪。好在這個數字略有增長,從此前的4000萬元,到明年的5600萬元,當然是一種進步——儘管意義寥寥,但總歸是善意的推動力。而拋開具體撥款數字上的糾結不説,眼下中國校園足球所面臨的困境,顯然不只是“錢”的問題。

       一是體質的擔憂。此前公佈的一組國民體質報告就顯示,較之2000年,我國青少年的國民體質再次下降,其中肥胖率增長近50%,而青少年近視率從20%增長到31%。教育部等四部委近日提出,中小學生在校至少要學會兩項終身受益的體育鍛鍊項目,在評估評優時將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3年下降的地區和學校實行“一票否決”。體質如斯,何以踢球?二是體育運動被文化成績邊緣化的舊疾。就全國中小學而言,除了鳳毛麟角的示範學校或試點學校之外,有多大比例的孩子踢過真正意義上的校園足球?別説享受相關足球撥款的庇祐,就算是自費買的足球,恐怕在現行教育體制下,也時常要遭遇“被沒收”的命運。誰來踢球?誰敢踢球?——在基層中小學,這是校園足球發展面臨的兩個最大難題。

       校園足球,説起來就是很奢侈的四個字。也許在今天的基層學校,只有最底線的期待與訴求——偶爾也讓孩子們隨便去踢踢球吧,哪怕是皮球塑料球溜溜球。

熱詞:

  • 校園足球
  • 青少年
  • 體育總局
  • 底層學校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