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來論:從打工者到新市民 城市生活才能更美好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08日 18: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鄧海建

       考量2012年的中國城市,離不開以下幾個數據:一者,在中國,有2.5億人從農村奔向城市,尋找幸福和盼頭;二者,據統計,日本和韓國在人均GDP達到10000美元時城市化率分別是50%和72%,中國在2011年城市化率已達51.27%。城市越來越大,新生代打工者越來越多。

       過去十年,打工者的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等有了很大改善。未來十年,他們對融入城市有哪些期待?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大谷打工網和民意中國網,對10365名實名註冊用戶進行的調查顯示,60.2%的受訪打工者期待未來十年成為新市民。這份期待,契合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的藍圖。

       上海世博會的口號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些年,中國的城市讓人又愛又糾結,從“逃離北上廣”到再次重返,從無序開發到規劃“一小時生活圈”……城市在中國式煩惱中謀求發展與裂變。這樣的變化,當然離不開新生代打工者或統計學意義上“常住人口”的參與。他們不僅是城市的良心與旨歸,更代表著城市未來的走向。説得更直接一點,譬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的研究表明——每年多“市民化”1000 萬人口,可使經濟增長速度提高約1個百分點,而這個過程至少可以持續10年以上。

       如果説,前十年,我們完成了新生代打工者“進城”的過程;那麼,後十年,就肩負著落實其“市民待遇”的責任。這種責任,顯然不是名字的轉換,而是權利義務層面的對等。或者説,未來城市對新生代打工者盡責,不僅僅是“錢”那麼簡單。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葉裕民認為,大多數老一代打工者進入城市是謀求溫飽,新生代打工者則是謀求發展,實現自我價值,得到社會認同。

       未來十年,如何讓這些新生代打工者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市民”呢?調查顯示,排在首位的是“同工同酬”(75.5%),其次是“享受城市福利”(73.3%),第三是“有城市住房”(67.6%);接下來還有:城裏人平等相待(59.7%),子女在城市上學(54.2%),有穩定工作(52.7%),有城市戶口(50.8%),為社會建言獻策(47.8%)等。如果將這些瑣細的訴求分門別類,不難尋找到為新生代農民工圓夢的制度路徑:一是冀望收入分配體制改革,誠如十八大報告所言,“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産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此夯實新生代打工者在城市生活的物質基礎;二是前置戶籍改革,以社會管理創新推動公共資源配置的均衡化、人口服務的均等化;三是在提升社保全覆蓋層次與水平的前提下,打破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福利保障壁壘;四是順應政治體制改革,在憲法及相關法律框架內,讓選舉與被選舉等權利與自由隨人口流動。

       當然,新市民角色的轉換不僅僅是物質與制度層面的事情。如何由給房給戶口轉變為全面關懷、由給錢給政策轉變為身份與心理認同、由權力管理轉變為公共服務,以此發揮“新市民”在中國未來城市化及城鄉一體化中的“粘合作用”——這些,無不考驗著城市政府的智慧與取向。好在調查顯示,65.3%的新生代打工者對自己未來十年的生活有信心。也許,這份信心與熱忱,便是催促城市讓“新市民”生活更美好的澎湃動力。

熱詞:

  • 中國
  • 打工者
  • 環境
  • 十年期待
  • 公共服務
  • 均等化
  • 責任
  • 生活信心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