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力言:破解“中國式過馬路” 的規則困境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7日 14: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來在微博上流行這樣一個詞,叫做“中國式過馬路”。什麼意思?有人描述為“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還有圖為證:在城市街頭,有好幾位行人並沒有走在斑馬線上,而是走在旁邊的機動車變道路標上,其中有推著嬰兒車的老人,也有電動車、賣水果的三輪車。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眼熟?也正為其司空見慣,甚至為人所不覺,所以一旦被貼上“中國式過馬路”標簽的時候,才會引起廣泛的共鳴和議論。循著這樣的思路,一些行人縱身一躍橫跨公路隔欄,可稱為“中國式跨欄”;公交車站乘客們蜂擁而上擠進車,可稱為“中國式上車”;正在行駛的車輛突然一個急轉,強行插入另一條車道,可稱為“中國式並線”。

    類似現象還有不少。集納到一起,著實令人吃驚,原來我們身邊存在這麼多不文明現象,很多時候不管有意無意,各種“中國式”做法成了一種自然選擇,甚至到了不這麼做,反而會不正常、不便利。

    這種吊詭的變化之中,一則存在群體效應,大家都這麼做,法不責眾,形成了一種社會氛圍;一則發生了規則的異化,原來的紅燈停綠燈行、排隊依序、駕駛規則等都被放到一邊,扎堆前行、拼搶上車、強行並線成了眾人奉行的“潛規則”。有規不行,違規成風,潛規迭出,由此看來,“中國式過馬路”等現象,其實是陷入了一種規則困境。

    為什麼會這樣?這既有規則意識淡薄的原因,也有規則本身不完善的因素。如果一味指責公民素質不佳,並未看到問題的全部,甚至也沒有點中問題的要害。以“中國式過馬路”為例,行人不顧紅綠燈急切通行的背後,與缺乏安全意識、心態浮躁、自私觀念等不無關係,但通行區域規劃不科學、綠燈時間過短、人車關係處理失衡等現實問題的存在,往往也使人們按照紅綠燈劃定的時空難以順利過馬路,甚至還可能面臨危險。

    因此,破解“中國式過馬路”,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質題,還是一道社會管理題。如何協調社會關係、平衡各方利益,制定體現以人為本、公平正義等理念的社會規則,提升規則的科學性?如何在規則實施中一視同仁,對違規者依法進行懲處,提升規則的公信力?這不僅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與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參與和監督。人人行動起來,人人負起責來,共同遵守和捍衛良性規則,才能實現社會的和諧運作。過馬路是這樣,就業招聘、商業經營、為政用權等各個領域,又何嘗不是這樣?

熱詞:

  • 中國式過馬路
  • 規則
  • 困境
  • 交通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