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泓冰:從世博場館“文化轉身”談起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2日 10: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中國改革成果之卓著令世界矚目。然而,如何讓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的中國,倚靠文化優勢來提升軟實力、提升國民素質,是中國每個地區都面臨的嚴峻課題。現在,成功舉辦了世博會的上海,正力圖借後世博效應,破文化的可持續發展之題。

  中國館在兩年前的世博會深受追捧,醒目的紅色進入了這代國人的集體記憶,它的命運頗讓公眾牽掛。這個國慶節,謎底揭曉,這抹紅色更名“中華藝術宮”,呈現中國近現代藝術珍品;而城市未來館則變身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側重展示當代藝術。“兩館”甫一開放,便人潮如涌。

  不管是奧運會,還是世博會,場館的後續利用,都是世界性難題。世博場館向文化轉身,給藝術騰地兒,是以一種開放包容的姿態,向大師致敬、對公眾鞠躬。

  人們對世博期間參觀者驚人的排隊長龍還記憶猶新。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奇跡——排隊七八個小時,不為果腹或任何物質慾望,只是為了看一場來自異邦的十幾分鐘的電影,只為片刻的精神享受和高科技洗禮。這份熱情令人感動,也帶來反思。經濟飛速發展的中國,文化需求也在迅速放量。因為社會階層利益訴求的多元,精神層面的需求也呈現多樣化和複雜化。世博的排隊長龍,其實是一種警示:國人文化渴求旺盛與文化供給相對貧乏形成巨大反差。

  寸土寸金的上海,與全國相比,文化場館數量還算豐裕,也曾經把市中心最金貴的人民廣場中心,給了上海博物館的“寶鼎”。但是,這座城市依然記住了世博會上公眾的文化饑渴,仍然大手筆地把世博園區重要場館讓給文化藝術,“兩館”的常規展覽還免費向公眾開放,這是一種敬畏與謙卑的文化姿態,體現出上海對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的竭盡全力。以這樣的方式,延續世博的品格與記憶,落實“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何嘗不是對世博會最好的紀念?

  有五千年厚重歷史的中國,堪稱遍地風流。然而行走于敦煌、故宮,我們也曾不無疑慮,滿眼藝術精品,卻少見大師高名。不像在西方著名教堂,米開朗基羅、達芬奇、羅丹的作品,至今還能一一對應。當年鬱達夫紀念魯迅時説:“沒有偉大人物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現在,中華藝術宮醒目地辟出“名家藝術陳列展”,給吳冠中、林風眠等近十位大師每人“一堵墻”,靜候知音——以這樣的方式向大師致敬,其實也是“愛戴崇仰”的第一步。同時,“兩館”還邀約大英博物館、荷蘭國家美術館等館藏珍品萬里來華。既不妄自菲薄,更要開放包容——這是中國文化發展的兩個要義。

  有學者説,博物館是人們一生中最重要的文化體驗。希望更多的城市,把自己最好的地塊揖讓給文化,而不是商業。

熱詞:

  • 文化姿態
  • 文化體驗
  • 世博園區
  • 兩館
  • 文化需求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