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陳方:汽車文明不僅僅是技術性要求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0日 0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十一”長假中自駕出行,在一條國道上遭遇堵車。車緩緩向前如蝸牛般蠕動,有的車主等不及乾脆駛向逆向車道,行駛一段後遇到對面開來的車,道路被堵得嚴嚴實實,長龍般的車隊一步也挪動不了了。這時候,最讓你惱火的不是堵車,而是那些沒有路德的司機,他們的自私自利比堵車更讓人憤怒。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十一”長假中,高速之“堵”成為一些人的心頭之痛。車多當然是一個重要原因,但不能否認的是,很多司機欠缺行車素質,他們將在城區道路上的駕駛陋習帶到了高速路上,頻繁地並線、肆意亂竄,大大增加了事故發生的幾率,加劇了道路擁堵。

  很多時候,“堵”不僅僅是因為路的“硬體”問題,更多還有人的“軟體”問題。堵車的時候,司機們不懂謙讓,見縫插針,結果是越擠越堵。

  從這個角度看,日前公安部修訂發佈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可謂亮點多多。新修訂的規定對大中型貨車駕駛證的申領、駕駛人考試製度以及駕駛人日常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更完善的修訂。其中,加大對嚴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更是惹人注目。

  駕車上路,技術性要求是關鍵。在這方面,新修訂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在駕駛人考試製度中更加突出了實際駕駛的能力。同樣,與技術性要求相比,對司機“車德”、“路德”的要求更是不能放鬆。“新規”中“將未懸挂或者不按規定安裝號牌、故意遮擋污損號牌等違法行為記分,由6分提高到12分,將違反道路交通信號燈通行等違法記分由3分提高到6分”,這些處罰力度的加大,有助於提高司機們的職業素養。

  日常生活中,很多交通事故的“導火索”並非全部由“技術性”要求引發,隨意加塞、變道不打轉向燈等細枝末節的“道德性”問題也常常引發事故。“路怒族”為何越來越多,不誇張地説,很大程度上是由“無品無德”的司機引發的。

  中國已進入汽車社會,我們都在強調汽車文明。謙讓出平安,尊重生文明,這是交通文明的優良傳統。在古代中國,駕車雖是貴族、官員的權利,但仍強調駕車時要有文明修養。周時駕車有“五馭”,相當於今日的“文明駕車規範”。《禮記曲禮》也有“入國不馳,入裏必式”、“國中以策彗恤勿驅,塵不出軌”的要求,這與現代的交通文明中,要求駕車要避讓行人,土路不開快車,過衚同、街巷、村落,減慢速度等都是一脈相通的。

  安全有道,行車有德,做人有品。汽車文明不僅僅是技術性要求,駕車技術再好如果沒有行車素養,同樣會損人損己。所以,新修訂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加大對司機違章違法的處罰力度,無論如何都不為過。

熱詞:

  • 汽車社會
  • 路德
  • 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
  • 堵車
  • 行車
  • 駕駛人
  • 新規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