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來論:失獨老人政府養是可貴的責任回歸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22日 09: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相關新聞:

  [視頻]民政部:將統籌考慮失獨家庭養老問題

  [視頻]“十二五”末每千名老人養老床位達30張

       民政部昨天就基本民生保障工作舉行發佈會,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表示,民政部門今年將所掌握的彩票公益金的50%用於養老,下一步將統籌研究失獨家庭養老問題,可拿“三無”老人做參照,當前“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均由政府供養。(9月21日《京華時報》)

       “失獨者”有一種無以挽回之痛:因為年齡太大,他們已經沒有從新再來的可能。而這一切局面的形成,除了極少數人不願意多生外,大多都是為了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而做出犧牲。因為“獨生子女”政策的最大短板和風險就在於,“失獨”之下的“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風險不可避免。但一個常識是,“失獨”之痛是以個體的生育權被限製作為前提,是對國家的一種貢獻,理由獲得相應的制度補償,而對失獨老人由政府供養,具有多重積極意義。

       首先,這是一種價值的承認。不管補助多少,對於“失獨老人”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國家無法忽略其存在,以及其對國家和社會所做出的貢獻。因而,在他們晚年無法享受天倫之樂,且因為“養兒防老”的養老路徑已經斷裂的情況下,國家的主動承擔無疑是對他們的付出的一種正視和承認,這既是一種物質上的幫助,更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

       其次,這是國家應當承擔的基本責任。如果説連“三無老人”都屬於國家供養的特殊群體,那麼失獨之後的老人,在狀況上跟“三無老人”並無二致,若國家不能承擔其贍養責任,那麼老無所依的老人們,靠什麼來實現“老有所養”?如果因為失獨之後,老人們還面臨著失養,那麼無疑于對他們的第二次傷害,而這種傷害可能比失獨更不人道。因而,有沒有失獨的悲情,即便以“三無老人”的角色來定位,“失獨老人”的養老都不能自我承擔。

       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贍養有三個境界,“老有所養”是其最基礎和核心的部分,如果連生存的問題都無法解決,依附其上的人格與尊嚴便是奢談。從某種意義講,在生存第一位的情況下,“由誰養”是最大的尊嚴與人格的體現。國家供養失獨老人,對於他們而言,是莫大的心理安慰,以及人格尊重。

       一個政府有擔當,才會贏得社會的信任。正如國家計生委原巡視員、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原理事長苗霞的話説:“如果我們不解決好這個問題,就是對人民的不負責任。”失獨固然不幸,但幸運的是,隨著國家責任的回歸,失獨老人的“老有所養”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之前,陜西決定對年齡在60周歲以上失獨家庭夫婦提高扶助標準,同時建立失獨家庭養老扶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並在失獨時一次性提供補助2—3萬元。而國家標準的出臺,意味著地方版將擴展成全國版,這對於百萬失獨家庭, 以及整個社會來説,都是一個好消息。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政策善意,是對國家責任的一種檢驗,而政府責任的不斷回歸與昇華,才能讓民生福祉得到解決,幸福和諧才會真正得到落實。(作者:堂吉偉德)

熱詞:

  • 失獨老人
  • 民政部
  • 養老
  • 社會保障獨生子女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