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妍:官員財産申報公示檢驗改革魄力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8日 08: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9月17日媒體報道,廣東省紀委日前召開全省預防腐敗工作座談會,總結省市兩級預防腐敗機構成立以來的各項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預防腐敗工作任務,其中提到的“出臺領導幹部家庭財産申報公示”引人注目。

  早在今年5月,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就曾提出,要進行領導幹部個人財産申報試點。彼時,會議上提到的“一把手監督”和“財産申報要在一定範圍內公開,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就讓人眼前一亮。如今,數月已過,該省財産申報公開的制度建構似乎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有地市在成立預防腐敗局時,提出相關的工作設想,如肇慶市預防腐敗局提出要探索領導幹部家庭財産申報,中山市近日亦提出將探索實行黨員領導幹部家庭財産黨內申報。儘管有新聞提出,這些地市均未將“公示”列為探索目標,但在官員財産申報公開幾乎鐵板一塊的當下,任何一個地方“試水”的勇氣都值得肯定。至少,在客觀上,它形成了呼籲制度建構的聲場,體現出制度改良的訴求與誠意。

  而且,從此次廣東省自上而下的制度推行中,我們分明看到了一種突破。那就是官員財産申報公示並沒有像過往那樣,讓基層成為制度推進的急先鋒,最終陷入步履維艱,而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通過上層制度設計與政策推動,在地市級逐步試水。這一點,無論是此前的“阿勒泰模式”,還是“慈溪模式”,恐怕都難以比擬。

  被譽為“破冰”之舉的新疆阿勒泰地區官員財産申報,曾在媒體上掀起輿論熱潮,現在卻幾乎湮沒無聞,其實正是因為缺乏“上層支持與法律支撐”。這些年來,一些地方的官員財産申報及公開之所以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或者從轟轟烈烈的財産公示最終變成悄無聲息的“私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利益博弈進入深水區時,由於缺少上層制度設計與支持,一旦主政者離任調任,改革就陷入了進退兩難、後勁不足的境地。

  這些實例其實也説明,改革措施不能止于基層先行。對此,曾有社會學學者指出,財産申報制度的出臺,不是取決於制度制定的技術性過程,而是取決於社會力量的博弈,取決於社會阻止既得利益的能力。

  如今廣東在官員財産申報公開上,不再局限於以往最高不過地市級的試點,也不再滿足於小範圍的申報公示,而是將這項政策納入一省的範疇內,力求用上層的設計與推動,突破官員財産申報瓶頸,掃除改革障礙,用誠意與魄力去探路,這讓人很期待。能否突破官員財産申報瓶頸,是檢驗改革誠意的試金石,我們樂見這項制度能夠真正在上層推動下從申報走向公開,成為制度反腐的突破口,從而為國內更大範圍的財産申報公示提供範本。

熱詞:

  • 公示
  • 財産申報制度
  • 官員
  • 預防腐敗
  • 破冰
  • 制度反腐
  • 制度建構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