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劍荊:“時間在中國這一邊”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0日 15: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千龍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最近與一位日本記者聊天,他説,在釣魚島爭端中,“時間在中國這一邊”。從兩國力量演進的態勢看,我同意這個説法。只要堅持走市場化導向的改革開放道路,中國的技術水平、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就會不斷提升,最終形成相對於日本的優勢地位。

       站在這個角度看,中日之間存在的釣魚島問題,未必非要“不惜一切代價”,立馬就解決。回顧近代以來中國領土爭端的處理,我們注意到,運用“不承認”等外交手段,中國與周邊國家、與其他在中國存在治外法權的國家之間的領土爭端,絕大部分都得到了解決。相反,這個問題對於日本可能顯得更為緊迫,它有強烈的動機趁力量對比還不那麼懸殊的時候,推動局面朝于己有利的一方發展。因此,中國只要堅持現狀原則,對任何謀求改變現狀的做法堅決不予以承認,同時採取措施回擊改變現狀的行為,就能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利益。這種立場符合國際公義,必將贏得國際輿論讚許。

       有不少人認為,以中國目前的實力,完全可以對釣魚島實施治權,實現主權與治權的統一。但這樣做很可能會在中日兩國間引發軍事衝突。即使通過軍事手段實現了治權的回歸,是否就一定能徹底消除釣魚島問題,仍然是有疑問的。採取軍事手段奪回釣魚島,不僅不能平息爭議,而且將使對抗長期化、激烈化,進而影響中國的戰略全局,成為制約中國行動自由的絆索。因此,中國應當盡最大努力,保持克制,堅持在槍炮不響的情況下,運用外交、經濟和政治手段處理釣魚島問題。

       由於近代以來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使不少人形成了強烈的仇日、反日心理。在日本國內,一些人對侵華暴行缺少反思和懺悔,右翼勢力甚至還在美化這段歷史。對此我們應當給予堅決的譴責和抵制。不過,也應當注意到一個事實,那就是,今日之日本已經不再是軍國主義國家,其國內存在著強大的遏制軍國主義勢力復燃的力量,而且這些力量還是憲制化、體制化的。再者,從歷史的角度看,只有在中國發生內亂、國家分裂、封閉落後的情況下,日本才有機可乘,才會滋生出稱霸大陸的野心。而在中國國家統一、國力強盛、改革開放的時候,日本是不可能對中國構成威脅的。

       中日關係在近代的轉捩點是1895年的甲午戰爭。自那時以來,100多年過去了,其間,國家及國家間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最近30餘年的改革開放,造就了一個國力日漸強盛的大國。伴隨著中國的興起,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也處在變化中:原來確定的關係,現在變得不確定起來,原先沒有利害關係的地方,現在變得非常重要,原來可以擱置的問題,現在卻充斥著爭議。在當前諸大國中,中國的戰略境遇是最為嚴峻的,需要兼顧海陸,照應南北。眾多的陸上鄰國,漫長的海域邊界需要龐大的力量來守衛,其他國家也有機會從中找到運籌的縫隙。這是我們必須要正視的新現實。

       從這一新現實出發,當前十分重要的任務,是在重大戰略利益上達成共識。最重要的一條共識是認識到,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都應當以國家建設作為首要目標,以國內改革和發展為第一要務。概括起來,有以下三個具體目標:1、實現國家統一;2、通過深刻全面的改革,順利完成工業化轉型、城市化轉型和民主憲政轉型;3、創造性地處理大國關係,成為新型國際秩序創建過程中的建設性力量,確保和平永續。

       俾斯麥説過,國家是在時間的河流上航行。一如水流,總是波浪起伏,總有潮起潮落,國家的命運也如此。只有那些建立在堅實國內基礎上的國家,才能渡過危機,到達彼岸。中日兩國的競爭,可以視作是與時間賽跑。僅從力量走勢看,假如這種態勢不出現逆轉的話,時間毫無疑問是在中國這一邊。

熱詞:

  • 日本
  • 釣魚島爭端
  • 中國
  • 領土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