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來論:城市地陷為何成為“馬路殺手”?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6日 07: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劉靜

       8月14日中午,大連星海人家丁字路口路面塌陷,一男子掉入熱力井,全身65%燙傷。同一天下午,哈爾濱南崗區遼陽街附近路面塌陷成10平米深坑,4人墜入坑中,2人遇難。而早在4月1日,北京北禮士路物華大廈東側的人行道上,一女子突遇路面塌陷而墜入熱水坑,全身99%被燙傷,因醫治無效身亡。各地屢屢出現路面塌陷致人傷亡事故,有網友直呼“生得計劃,死得隨機”,“道路如虎口,沒事別亂走”。

       為何悲劇一再重演?從以上三個事件可以看出,城市市政工程存在安全隱患。深埋地下的供水管網因腐蝕老化、荷載震動等原因發生泄漏,沖刷土壤,導致區域土體失穩,或者設計和施工不合格、建造管材不達標,導致地下管道抗壓不足,路面經不起長時間磨損,都有可能造成地陷悲劇。但因為平時掩埋在地下,這些問題根本無法察覺,只有出了事故才被發現,為時已晚。

       地陷事故頻頻出現,不只是城市建築工程的地下安全問題,也與經濟發展與城市擴建緊密相連。地陷已經成為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普遍問題。《2011年-2020年全國地面沉降防治規劃》指出,目前全國遭受地面沉降災害的城市超過50個,分佈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等20個省區市。然而,我國地陷危機更多是源於人為因素而非自然因素,其中地下超採是一個重要原因。過度開采地下水,必然使地下水水位急劇下降,導致地面沉降。這在乾旱少雨、工業及民用用水需求量大的北方地區尤為明顯。而油氣、地熱、固體礦産等地下資源的私挖濫採,也會導致採空塌陷等地質災害。同時,不斷拔地而起的高層建築、日益擴充的建築容量都在挑戰著城市地面承重極限。此外,地鐵施工等重大工程施工造成地基土體發生緩慢變形,容易引發地面塌陷、沉降。

       要打消公眾“步步驚心,處處陷阱”的擔憂,需要多方有所作為。對於地下管道損毀造成的地陷悲劇,城市排水、熱力公司有無可推卸的賠償責任。而政府公共管理部門更應該提高警惕,及早預防和整治,例如適當降低市政建設工程的規模,嚴格把關市政工程驗收質量,加強地面沉降長期監測等,以提高城市綜合管理水平,增強城市整體防護能力。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嚴格限制地下開採,避免短視行為造成的不可逆轉的影響。

       暗藏的陷阱,隨時會坑人。負擔起道路安全責任,防止地陷危機愈演愈烈,是對公眾的生命負責,也需要所有城市管理者、建設者積極行動。唯有如此,我們腳下的土地,才不會暗藏殺機。如何連走路都沒有安全感了,豈不悲哉?

熱詞:

  • 城市
  • 地陷
  • 大連
  • 熱力井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