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尹繼武 唐世平:奧運暗藏種族競爭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5日 09: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四年一屆的現代奧運會,既體現了“奧運精神”,也折射了群體社會心理學的諸多方面。

  奧運會最開始是一個純粹白種人的運功競技會。到19世紀末現代奧運開始時,白種人在科技、經濟和軍事力量方面的領先優勢已經持續幾百年,他們對自己的種族優勢深信不疑。而隨著其他種族的加入,白人的體育優勢一點點被削弱。先是黑人運動員在田徑、拳擊等項目讓白種人看到,他們不是什麼都是最優越,之後是黃種人,在羽毛球、體操等項目上取得了抗衡甚至優勢實力。總體説來,白種人的優越感又有所下降,而其他人種的優越感有所上升。

  在這樣一個群體的優勢被其他群體所削弱的過程中,曾經是優越群體中卻又不肯服輸的一小部分人,甚至會偏執地認為後來取得優異成績的其他群體是由於“嗑了藥”或者舉國體制加魔鬼訓練。言下之意,你們還是不行。

  弱勢群體也需要優越感,甚至更需要優越感。對於後發弱勢群體來説,由於先前社會地位的低下,特別是群體自尊受到長期壓制,他們對於群體榮譽甚至更為看重。比如,由於在近現代喪權辱國,國家人格遭受侮辱,中國人對於重獲群體優越感的需求非常強烈。尤其是,我們特別希望在那些別人一向認為我們不行的方面獲得突破。所以,劉翔帶來了田徑風暴,孫楊和葉詩文讓中國人倍感自信和自豪,姚明成為中國在世界崛起的象徵,東方社會和華人熱情追捧“林書豪旋風”等等。這種事件的背後,多多少少包含了一些我們要打破其他群體對中國人陳規偏見的意願和決心。

  基於歷史傳統、不同身體素質等多方面的因素,不同國家和群體形成了不同的體育優勢。比如亞洲運動員擅長乒乓球、羽毛球,美國黑人運動員擅長籃球等。這種格局的形成,有一定的先天因素,但也有心理學以及經濟因素的相互作用而造就的路徑依賴。一旦有朝一日我們擺脫了這種路徑依賴,比如更多人相信中國人也能打好籃球,就會有更多的人去打籃球,也許中國未來也能擁有一支世界一流水平的國家男籃和女籃。同樣,如果有更多黑人和白人運動員願意投入到乒乓球和羽毛球這些項目上,他們也有可能成為頂尖高手。

  奧運會表明作為社會生物的人類,不僅追求溫飽的利益,也是為集體榮譽或者種族優越感而活著的動物。不過,在一部分人眼中,奧運會的金牌並不那麼重要,他們會認為,如果每一個國家和群體都把投到奧運上的資源投入到教育、公共衛生、科技上,那麼人類的福利可能比如今強多了。這種看法也應該得到尊重。奧運説穿了,是人類一種奢侈的精神消費品。▲(作者分別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熱詞:

  • 奧運精神
  • 國家男籃
  • 運動員
  • 羽毛球
  • 種族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