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姜泓冰:“最差成績”能否引出選拔新規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1日 07: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讓優秀人才選拔少些含糊曖昧的潛規則,少些蘊含腐敗風險的小團體利益和人情交易,不以任何名義侵害每個參與者的個體合法權益,在今天這個時代裏,已是必行之義

  7月29日的奧運會舉重賽場上,兩個同樣長著東方面孔的年輕女孩的表現,又一次將人們關注起了中國競技體育管理和重大國際比賽的國手選拔機制問題。

  17歲的選手周俊在53公斤級抓舉比賽中開把試舉95公斤三次未失敗,第一輪出局,讓實力雄厚的中國女子舉重隊創下了自參加奧運會以來的最差成績——一張“白卷”。

  幾乎一言不發、眼含淚水黯然離場的周俊,讓人有些心疼。計數著金牌的人們多半都顯示出對於年輕失利者的包容。沒人忍心責怪這個僅有一次國際比賽成績、因報名成績最低而被降至B組比賽的女孩,人們普遍更擔心的是,這樣不堪回首的慘痛記憶,會不會成為一道難於走出的濃重陰影,毀壞她剛剛開始的舉重生涯乃至整個人生?

  不過,對中國舉重乃至中國競技體育的發展而言,“白卷”之羞,並非全是壞事。如果不是這份“白卷”,大多數渴望見證“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激情,更期冀見到五星紅旗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奏響一刻的中國百姓,恐怕並不知道,原來,奧運會等國際重大比賽的舉重國手選拔,並非是基於個人成績優劣的個體間平等競爭,竟是不同省市地區間“佔山頭”、照顧利益平衡的結果。某省區一位優秀運動員若因為受傷或者狀態不佳等原因而不能參加比賽,其名額居然還可以私相授受,在本省內“傳承”而不是由全國範圍內選拔的第二名來遞補。這,大概可算是競技體育“舉國體制”少為人知的另一面。

  這種甚至不惜犧牲國家利益的和稀泥式的“平衡”原則,究竟是已經成文的規則,還是注重人情倫理、中庸和合的社會傳統與計劃經濟時代留下的不成文“潛規”,外行不得而知。可以確知的一點是,各個地區捂住奧運選手名額不肯外放的動力,大抵是由於一枚奧運獎牌可以換算該地區在全運會上的金牌數,影響其成績排名,更涉及背後的眾多利益分配。往更深處想,追求“金牌GDP”的體育政績考核和發展思維,當是讓連對手都“知道她成績不穩定”、一入選即被廣泛質疑的周俊被過早推上風口浪尖的根本原因。“最差成績”固然有偶然性,無力競爭獎牌的失敗卻早已是意料之中。四年準備,投入巨大,最終換來有關人士的一臉無奈、無辜,唯有兒戲般希冀小選手“憑著年齡優勢衝一衝”、撞大運式的滑稽結果,難道不該喚起對於國手選拔規則的質疑和反思嗎?

  這樣的事情,只怕遠不止女子舉重一項、周俊一例。回頭想想,近年來我國在競技體育發展和人才選拔機制上存在的缺陷弊端大有增多和逐漸被曝光的趨勢。這大概也是社會轉型時期的必然,也提醒著有關部門,必須認真研究和規劃、建設體育發展的新體制機制,改變某些僵化落後、滋生權力腐敗的慣性做法。

  體育不過是一種遊戲,並不複雜。但保證這一遊戲健康良性運行,建立切實合理的遊戲規則,根本上也要稟持科學發展觀。所謂好的遊戲規則,不單單是可以激勵選手獲得更多金牌,更重要的還是讓人們相信,只要“更快、更高、更強”,便可以在不同的比賽和競爭裏獲得機會,贏得光榮。

  讓優秀人才選拔少些含糊曖昧的潛規則,少些蘊含腐敗風險的小團體利益和人情交易,不以任何國家、地區、集體利益的名義侵害每個參與者的個體合法權益,在今天這個時代裏,已是必行之義。整個社會都在渴望著各種選拔、決策過程和標準的公平公開公正,聽不見這樣的呼聲,不做這樣的踏實努力,輸掉的,絕不只是某個地區、某個項目的一塊兩塊金牌。

熱詞:

  • 科學發展觀
  • 成績排名
  • 選拔機制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