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聃:救人農民工聞“謝”而激動的況味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7日 09: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每日一評

  對比他們在危難時刻體現出的真善美,我們會驟然發現,平常給予這個群體的“太少太少”

  有一種厚重,會像埋藏于大地下的煤,只有經由危情的沖刷,它才會顯現出意外的光亮。北京7月21日的暴雨已經過去,但那些關乎平民的抗災敘事才剛剛開始。中國廣播網報道了北京高速路上救人的農民工:強降水導致京港澳高速公路出京方向17.5公里處的鐵路橋下嚴重積水,水深平均4米,數十輛汽車被淹,上百人的生命受到威脅。險情發生之後,附近工地的一百多名農民工兄弟,立即奔到現場。大雨中,他們拋下救生圈,結起繩索,為被困的人們,搭起了一條生命線。

  暴雨來襲,一條意外又仿佛早就準備好的生命線,或許並不是最擊中人心之處,倘若説它還只是對普通農民工“埋藏之善”的呈現,我必須得承認,真正讓人心動的是報道中的一個細節:救援農民工説,他也被深深感動,當被救的人被自己陸陸續續往橋上背,都連聲説“謝謝”。“這是一種説不出的感覺,好像得到了別人的認同。”——于生存的重壓之下仍然保持道德的高標準,隱忍、也能輕易地被滿足,習慣於冰冷與隔膜的我們,怎能不潸然淚下?較之公眾,這何嘗不是“説不出的感覺”,並心懷愧疚?

  救人農民工為何會反被感動?農民工義舉之所以會讓人産生道德上的虧欠感,本質上是因為,對比他們在危難時刻體現出的真善美,我們會驟然發現,平常給予這個群體的“太少太少”。而他們被一聲謝謝就激動不已,或許更道出一個事實:這個數目巨大、流血流汗支撐著城市化進程的群體,他們可能習慣性地被社會隔離開來,成為被忽略的人,所以,一旦有微小的善意從外界傳來,即便是附加於主動付出之上,也已“滿足”得令人震顫。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説,“我們正在失去感知疼痛的能力”,其實同樣也可以説,我們正在失去感知尊重和感恩的能力,這是觀察農民工救人反被感動時必須看清的事實。當然,説到失去感知,並不是説我們對農民工群體無動於衷,沒有人不知道他們的背井離鄉,沒有人不知道他們的討薪之苦,沒有人不知道他們生活在城市裏的艱難,疼痛是真實的,憂傷也是真實的,但很顯然,當種種苦難變得疊加,甚至不可能短時間內解決,社會是否更多地將農民工只看做了“流動的人”,而非真正融入城市的細胞?進而在客觀上忽略了他們的承受,不去改變,令他們像無法被感知一樣?

  以更長的目光來丈量農民工們的得到與失去,當下社會管理面臨的是更繁複的現實。改革開放初期進城打工的第一代農民工,他們懷抱著改善個體生活的目的,離開土地來到城裏,伴隨著年歲的增長,氣力漸衰,已逐漸重新回歸到農村與土地,他們為城市建設“只留貢獻、不留問題”。眼下留存在城市中的多是第二代農民工,與父輩們不一樣,他們有著基本的知識素養,從事著多樣化的職業,有著在城市安家立業的願望,且渴望和市民們“平權”“同待遇”。新生代農民工如何融入城市?從農民工到市民的路途還有多遠?這些都已經成為逼人的追問,必須得到制度性的回應。

  頂層設計的改變當然有目共睹,“十二五”規劃綱要就對農民工同工同酬、戶籍轉換、就業培訓、權益保障等提出明確要求;民政部等部委的相關文件也致力打通農民工的社區融入之路,但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它又不可避免地陷入地方利益保護的泥沼。許多城市還遠未準備好足夠的氣度和政策空間,來迎接外來人口對城市容量和保障水平的衝擊。如此帶來的結果,一方面是農民工平權之路依然漫長,足以為佐證的事實是,關於農民工的權益與保障,一些地方還停留在是否廢除“農民工”稱呼的層面;另一方面是由此衍生出整個社會對農民工群體的近乎“視而不見”,看到他們的遭遇,習慣於“不去改變”,群體之間變得隔閡,裂痕仍在。

  請記住暴雨之中農民工的挺身而出,也請記住他們“反被感動”的那種複雜況味。世事悠忽,我們不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償還“挺身而出”的熱忱,但他必須對得起曾擁有過的無私饋贈。從制度和現實層面給予農民工的關切必須加速,別再讓農民工在給予時反而卑微地被感動,一群有著金子般的心的人,社會倘若不能感知,不能深刻認同,必須為之愧疚,並起而改變。

熱詞:

  • 農民工
  • 況味
  • 農民工群體
  • 農民工兄弟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