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歐盟對伊朗再出狠招:發佈金融禁令 禁止進口天然氣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6日 03: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歐盟外長會議10月15日在盧森堡召開,宣佈對伊朗實施更加嚴厲的制裁。會議發表的聲明稱,歐盟禁止從伊朗進口天然氣,並禁止一切歐洲與伊朗銀行間的交易,加大了對伊朗的出口限制,禁止向伊朗出口石墨、金屬、工業進程中使用的軟體,並對伊朗造船業進行了限制。歐盟希望通過此舉向德黑蘭施壓,以外交手段解決伊核問題。 

  歐盟表示,此次制裁是為了減少伊朗用於核計劃的資金,並非針對伊朗人民。如果伊朗政府採取負責任的行動,歐盟將結束對其制裁,否則,歐盟將聯合國際社會繼續對伊朗施壓。但會議重申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伊核問題的承諾,並敦促伊朗進行建設性對話,建立互信達成協定,通過談判解決國際社會關注的問題。  

  有分析指出,新制裁措施的出臺標誌著歐盟對伊朗施壓政策的轉變。截至目前,歐盟對伊朗的制裁措施都是針對特定公民和公司,而新制裁措施將對伊朗民眾的生活造成更大的影響。  

  伊朗石油部發言人阿裏勒扎近日表示,伊朗本來就沒有對歐盟成員國出口天然氣,所以歐盟對伊天然氣制裁不會産生什麼效應,天然氣制裁是歐盟為向伊朗施壓而採取的一種“宣傳戰”。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道,伊朗天然氣出口主要面向土耳其、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等鄰國。伊朗與瑞士也簽有鉅額天然氣協議,但瑞士不屬於歐盟成員國。

  實際上,美國和歐盟在石油、金融等方面的制裁已造成伊朗外匯收入減少,導致伊朗本國貨幣裏亞爾對外匯比價大幅下降。據報道,當下在伊朗公開市場上,裏亞爾對美元的比值約為34000里亞爾兌換1美元,較去年同期貶值近一半,較上個月大約貶值近1/4。

  石油和天然氣是伊朗出口貿易的命脈,歐盟在3個月前出臺的對伊朗石油禁運措施已經對伊朗出口造成了嚴重衝擊,對整個伊朗經濟也造成了嚴重影響。此次再將天然氣加入禁運名單,對伊朗的能源出口來説無異於雪上加霜。  

  歐盟在此次制裁措施中還包括金融禁令,這將使伊朗在世界金融系統中進一步被孤立。有媒體指出,如果説石油和天然氣禁運是打斷伊朗經濟的血脈的話,那麼金融制裁則是徹底癱瘓伊朗經濟的神經。

  另外,歐盟加大對伊朗的制裁力度,可以看作是對美國、以色列的一個交代。以色列希望歐盟實施更加嚴厲的制裁措施,以色列媒體甚至表示“歐盟對伊朗的示弱就如同當年英法對希特勒的綏靖政策”,呼籲歐盟不要將上世紀30年代的情況重現。

  由於伊朗對進口商品存在較強依賴,而進口商品主要通過外匯交易,鋻於此,為從根本上抑制對外匯的需求,伊朗政府正準備出臺措施,減少國內消費者購買進口商品,特別是非生活必需品。據伊朗學生通訊社報道,伊朗工業副部長哈米德薩夫德爾14日説,伊朗政府認為,進口商品依據其必需程度,可劃分為10大類,如果進口商是為了進口煙草、壁紙、手機、服裝、汽車等非生活必需品,則必須以高出公開市場的匯率來換得美元等外匯。從客觀上説,不購買這些進口商品,一方面將有利於節省外匯,另一方面也將鼓勵伊朗人購買國産商品,從而更好地應對歐美制裁。 

熱詞:

  • 伊核問題
  • 伊朗人民
  • 歐盟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