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波蘭國家概況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5日 18: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波蘭國家概況

  (最近更新時間:2012年6月25日)

  國名 波蘭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Poland)。

  面積 312679平方公里。

  人口 3820萬(2010年12月)。其中波蘭族約佔98%,此外還有德意志、白俄羅斯、烏克蘭、俄羅斯、立陶宛、猶太等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波蘭語。全國約90%的居民信奉羅馬天主教。

  首都 華沙(Warsaw)。人口172萬(2010年12月)。2010年平均氣溫8.0℃,降水量798毫米。

  國家元首 總統布羅尼斯瓦夫科莫羅夫斯基(Bronislaw KOMOROWSKI),2010年8月就職,任期5年。

  重要節日 國慶節:5月3日(憲法日,1791年5月3日波蘭頒布第一部憲法);11月11日(獨立日,1918年11月11日波蘭恢復獨立)。

  簡況 位於歐洲中部,西與德國為鄰,南與捷克、斯洛伐克接壤,東鄰俄羅斯、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北瀕波羅的海。海岸線長528公里。屬海洋性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1月份平均氣溫-5~-1℃,7月份17~19℃。

  波蘭國家起源於西斯拉伕人中的波蘭、維斯瓦、西裏西亞、東波美拉尼亞、馬佐維亞等部落的聯盟。公元9、10世紀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紀進入鼎盛時期,18世紀下半葉開始衰落。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沙俄、普魯士和奧匈帝國瓜分,1918年11月11日恢復獨立。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戰後建立波蘭共和國,後改名為波蘭人民共和國。波蘭統一工人黨(共産黨)執政40餘年。1980年,反政府組織——團結工會組織全國大罷工,波當局于1981年12月至1983年7月實行戰時狀態,宣佈團結工會為非法組織。1989年4月,議會通過了團結工會合法化和實行議會民主等決議。團結工會在當年6月提前舉行的議會大選中獲勝,成立了以其為主體的政府。12月29日,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波蘭共和國,將5月3日定為國慶日。

  政治 2011年10月,波舉行議會選舉。主要執政黨公民綱領黨獲得39.18%選票,執政黨農民黨獲8.36%,主要反對黨法律與公正黨獲29.89%,帕利科特運動黨獲10.02%,民主左翼聯盟黨獲8.24%。公民綱領黨和農民黨聯盟在眾議院獲過半席位,繼續執政。公民綱領黨主席圖斯克成為波劇變以來首位連任總理。

  【憲法】1997年4月,波蘭國民大會通過新憲法。新憲法于1997年10月生效。新憲法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和以社會市場經濟為主的經濟體制,規定:眾議院和參議院擁有立法權,總統和政府擁有執法權,法院和法庭行使司法權;波經濟體制的基礎為經濟自由化、私有制等原則;波武裝力量在國家政治事務中保持中立。根據新憲法,如總統否決了議會或政府提交的法案,議會可以五分之三的多數否決總統的決定。

  【議會】由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任期4年。眾議院議員460名,參議員100名,均通過直接選舉産生。本屆議會于2011年11月成立,由5個黨派組成。眾議院的席位分配是:公民綱領黨207席,法律與公正黨157席,帕利科特運動黨40席,農民黨28席,民主左翼聯盟黨27席,德意志少數民族1席。眾議長艾娃科帕奇(女,Ewa KOPACZ,公民綱領黨),2011年11月8日當選。參議院的席位分配是:公民綱領黨63席,法律與公正黨31席,農民黨2席,獨立議員4席。參議長博格丹博魯塞維奇(Bogdan BORUSEWICZ,公民綱領黨),2005年10月當選,2007年11月、2011年11月兩度連任。

  【政府】 本屆政府于2011年11月組成,下設18個部。政府總理和部長名單如下:部長會議主席(亦稱總理)多納德圖斯克(Donald Tusk)、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瓦爾德馬爾帕夫拉克(Waldemar Pawlak)、外交部長拉多斯瓦夫西科爾斯基(Rados aw Sikorski)、財政部長雅採克羅斯托夫斯基(Jacek Rostowski)、衛生部長巴爾托什阿爾烏科維奇(Bartosz ARLUKOWICZ)、教育部長克裏斯蒂娜舒米拉斯(女,Krystyna SZUMILAS)、農業和農村發展部長馬萊克薩維茨基(Marek Sawicki)、行政與數字化部長米哈烏博尼(Micha BONI)、國庫部長米科瓦伊布讚諾夫斯基(Mikolaj BUDZANOWSKI)、運輸、建築與海洋經濟部長斯瓦沃米爾諾瓦克(Slawomir NOWAK)、環境部長馬爾欽克羅萊茨(Marcin KOROLEC)、文化和民族遺産部長博格丹茲德羅耶夫斯基(Bogdan Zdrojewski)、司法部長雅羅斯瓦夫高文(Jaroslaw GOWIN)、地方發展部長伊麗莎白卞科夫斯卡(女,El bieta BieNkowska)、勞動和社會政策部長伏瓦迪斯瓦夫科西尼亞克-卡米什(Wladyslaw KOSINIAK-KAMYSZ)、國防部長托馬什謝莫尼亞克(Tomasz SIEMONIAK)、體育和旅遊部長約安娜穆哈(女, Joanna MUCHA)、內務部長雅採克契霍茨基(Jacek CICHOCKI)、科學和高等教育部長芭芭拉庫德雷茨卡(女,Barbara Kudrycka)、總理辦公廳主任兼部長會議常務委員會主席托馬什阿拉伯斯基(Tomasz ARABSKI)。

  【行政區劃】 1998年7月,議會通過了政府制定的關於地方自治機構改革方案,決定將原有的49個省調整為16個省,同時重新設立縣制,由省、鄉兩級改為省、縣、鄉三級,共設16個省,314個縣,2478個鄉。新機制于1999年1月1日啟動。

  【司法機構】最高法院是國家最高審判機關。最高法院對下屬法院的審判活動實行監督。法官由總統任命,現任最高法院院長斯塔尼斯瓦夫董布羅夫斯基(Stanis aw D BROWSKI),2010年10月就職。1990年3月,波眾議院通過檢察院法,規定檢察院作為一個司隸屬於司法部,由司法部長兼任總檢察長。

  【政黨】根據1998年實施的新政黨法,必須收集1000名以上成年人的簽名才可建立政黨。目前已註冊登記的政黨有200多個,最具影響的是:

  (1)公民綱領黨(Platforma Obywatelska):執政黨。2001年1月成立,黨員約46000人(至2010年3月)。2000年,參加總統選舉的獨立候選人奧萊霍夫斯基和分別退出團選聯和自由聯盟的眾議長普瓦任斯基和參議院副議長圖斯克發表聯合聲明,宣佈組建“公民綱領派”選舉委員會,並在大選後將其改建為政黨。該黨在意識形態上兼具保守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和基督教民主主義色彩。主要綱領為:發展教育和經濟、與貪污腐敗作鬥爭、使國家非政治化及對農村進行結構改造。主席多納德圖斯克(Donald TUSK)。

  (2)農民黨(Polskie Stronnictwo Ludowe):執政黨。該黨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東歐劇變後,于1990年5月重新創立,黨員約128000人(至2010年2月)。該黨在意識形態上具有中間主義、新平均地權主義、基督教民主主義和新凱恩斯主義的性質。主張國家扶持農業,提供免費教育和醫療,放緩私有化步伐,反對單一稅制,支持歐洲一體化。主席瓦爾德馬爾帕夫拉克(Waldemar Pawlak)。

  (3)法律與公正黨(Prawo i Sprawiedliwo ):在野黨。2001年6月成立,黨員約22000人(至2010年2月)。該黨具有新保守主義和基督教民主主義的性質。政治上,主張實行政治家財産公開制度,建立反腐機構,同犯罪現象作鬥爭,嚴懲犯罪分子甚至主張臨時恢復死刑,實行向家庭傾斜政策;外交上,主張親美近歐、睦鄰周邊,同時強硬維護本國利益。主席雅羅斯瓦夫卡欽斯基(Jaros aw KACZY SKI)。

  (4)民主左翼聯盟黨(Sojusz Lewicy Demokratycznej):在野黨。1999年4月成立,黨員約73491人(至2007年11月)。主要綱領是:把波蘭建設成為公正、平等、持久和均衡發展的國家。政治上,主張實行三權分立和多黨制;經濟上,主張建立社會市場經濟,實現把市場經濟同國家干預相結合、把經濟效益與社會公正相結合的均衡發展。主席萊舍克米萊爾(Leszek MILLER)。

  (5)帕利科特運動黨(Ruch Palikota):在野黨。2010年10月成立,黨員約40000人(至2011年9月)。主要綱領是:終止公立學校的宗教教育、終止教會的國家補助、墮胎合法化、允許同性婚姻、改革選舉制度、改革國家安全局、取消參議院、大麻合法化和推行單一稅。主席亞努什帕利科特(Janusz PALIKOT)。

  (6)團結波蘭黨(Solidarity Poland):在野黨。2012年3月成立。係從最大反對黨法律與公正黨分裂出的一支政治力量。現有20名眾議員、2名參議員、4名歐洲議員。主席茲比格涅夫喬布羅(Zbigniew ZIOBRO)。

  其他主要政黨有:波蘭社會民主黨(Socjaldemokracja Polska)、民主黨(Partia Demokratyczna)、自衛黨(Samoobrona)和波蘭家庭聯盟黨(Liga Polskich Rodzin)等。

  【團體】(1)團結工會(NSZZ Solidarno ):1980年成立,1982年12月,波當局宣佈實行軍管時被取締。1989年4月恢複合法地位,同年6月贏得議會選舉並成立以其為主體的政府。在1993年9月大選中未進入議會。1996年6月,聯合基督教民族統一黨、中間派協議會等35個右翼政黨和團體組成團結工會選舉聯盟,贏得1997年議會大選,並與自由聯盟組成聯合政府。2001年,由於執政聯盟內部矛盾以及改革措施不力,政府支持率明顯下降,不少黨派和議員紛紛退出“團選聯”。在2001年選舉中,“團選聯”未進入議會。10月,團結工會召開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並做出決議,禁止任何政治組織使用“團結工會”這一名稱和標誌、禁止工會領導人同時擔任政黨領導職務,時任團結工會主席馬裏安克薩克萊夫斯基(Marian KRZAKLEWSKI)繼續任職。2010年10月,彼得杜達(Piotr DUDA)當選團結工會主席。現有40-68萬成員(截至2010年)。

  (2)全波工會協議會(Og帙lnopolskie Porozumienie Zwi zk帙w Zawodowych):成立於1984年11月,現有約80萬會員。主張通過提高超額工資累進稅、增加退休人員收入、解決職工住房問題等維護職工權益,反對國營企業私有化和普遍私有化政策。2004年11月,全波工協召開特別大會,紀念工協成立20週年,選舉揚古斯(Jan GUZ)為主席。

  【重要人物】布羅尼斯瓦夫科莫羅夫斯基:總統。1952年6月4日生於波蘭西裏西亞省。1977年畢業于華沙大學歷史系,獲碩士學位。1977~1980年在一名為《廣泛言論》的小報社任記者。1980~1981年在團結工會瑪佐夫舍省地區社會調查中心就職。1989~1990年任部長會議辦公廳主任。1991年作為民主聯盟候選人當選第一屆眾議院議員,任眾議院國防委員會委員。後作為團結選舉運動候選人當選第二、三屆眾議院議員,並一直在國防委員會工作。1990~1993年任國防部副部長。1997~1998年任人民保守黨秘書長。1998年10月至2000年6月任眾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2001年3~11月任人民保守黨副主席。2000年6月至2001年10月任國防部長。2001年9月作為公民綱領黨候選人當選第四屆眾議院議員,任眾議院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和外交委員會委員。2005年9月當選第五屆眾議院議員,並任副議長。2007年10月21日當選第六屆眾議院議員,11月5日當選眾議長。2010年4月10日波總統專機墜毀事件發生後代行總統職能。7月4日,經過兩輪角逐,以53.01%的得票率當選波蘭共和國第五任總統,于8月6日宣誓就職。已婚,有5個孩子。艾娃科帕奇:女,眾議長。1956年12月3日生於波蘭斯卡利瑟夫。1981年畢業于盧布林醫學院醫學系,獲家庭醫學二級資格證書和兒科醫學一級資格證書。1998~2001年任馬佐夫舍省議會議員。2001年加入公民綱領黨並當選眾議員。歷任第四~七屆眾議員。2007~2011年任衛生部長。2011年11月當選眾議院議長。離異,有一女。博格丹博魯塞維奇:參議長。1949年1月生於波蘭瓦爾米亞-瑪祖裏省。畢業于盧布林天主教大學人文學系。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從事反政府運動,曾遭監禁。1977~1978年參與創建海岸自由工會及《海岸工人》雜誌。1980年為革但斯克造船廠罷工組織者之一。1986年再遭監禁,1988年獲釋後繼續從事罷工活動。1990~1991年任團結工會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曾任波蘭第一~三屆眾議院議員,先後任團結工會議員團主席、戰時狀態特別研究委員會主席和情報委員會主席。1997~2000年任內務行政部副部長。2001~2005年任濱海省副省長。2005年10月當選第六屆參議院議長。2007年11月和2011年11月兩度連任。喪偶,有一女。多納德圖斯克:總理。1957年4月生於波蘭北部的革但斯克市。曾就讀于革但斯克大學人文係歷史專業。大學期間參與組建大學生“團結”委員會,後成為全國獨立大學生聯合會主要領導人。1991年參與創建自由民主大會黨並任主席,1994年該黨與民主聯盟合併成立自由聯盟後任主席。2001年參與創建公民綱領黨。2003年至今任該黨主席。係第一、四、五屆眾議院議員、第四屆參議院議員。曾任第四屆眾議院和第四屆參議院副議長。已婚,有一子一女。愛好足球。

  經濟 2010年國內生産總值居世界第二十位、歐盟第七位。根據聯合國社會發展指標,首次被列為世界高度發達國家。1989年劇變後,“休克療法”導致經濟一度下滑。1992年起經濟止跌回升,並逐步成為中東歐地區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加入歐盟後,經濟更是突飛猛進,2007年,增幅達6.5%。同時,公共財政赤字持續增加、勞動人口大量流失、失業率較高等問題也較突出。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經濟明顯下滑,但仍好于歐盟多數國家,為歐盟內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2010年,經濟繼續增長,增幅為3.8%,居歐盟前列。

  2011年,經濟增長4.3%,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55%,遠低於歐盟88%的平均水平。吸引外資142億美元。聯合國貿發會議2011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在2011~2013全球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國家中,位居第六。根據聯合國社會發展指標,位居世界第三十九,為世界高度發達國家。

  國內生産總值(2010年):4693.31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産總值(2010年):12286.15美元

  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2010年):3.8%

  貨幣名稱:茲羅提(Z OTY)

  1茲羅提=100格羅什(GROSZ)

  年平均匯率(2010年):1美元=3.0157茲羅提

  通貨膨脹率(2010年):2.6%

  失業率(2010年):12.4%

  【資源】主要礦産有煤、硫磺、銅、鋅、鉛、鋁、銀等。截至2010年底,已探明硬煤儲量為451.44億噸,褐煤198.19億噸,硫磺5.14億噸,銅17.53億噸。截至2010年底,森林面積953.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9.2%。

  【工業】2010年工業總産值按現行價格計算為2958.45億茲羅提(約合981.02億美元),佔當年國內生産總值的21.0%。工業部門從業人員290.95萬,佔就業總數的21.2%。

  近幾年主要工業産品産量如下(單位:萬噸):

2008

2009

2010

硬煤

8430

7790

7670

褐煤

5970

5690

5650

原鋼

972.7

712.9

799.3

硫磺(按純量計)

76.2

26.3

51.7

發電量(億度)

1560

1520

1580

小轎車(萬輛)

84.2

81.9

78.5

水泥

1720

1530

1580

  

  【農牧業】2010年農業用地1550.3萬公頃,人均佔地面積0.41公頃。2010年農村人口1493.6萬,佔全國人口的39.1%。農業就業人數232.62萬,佔就業總數的14.9%。2010年農業總産值按現行價格計算為469.05億茲羅提(約合155.54億美元),佔當年國內生産總值的3.3%。

  近幾年主要農産品産量如下(單位:萬噸):

 

             2008

            2009

2010

小麥

927.5

979.0

940.8

黑麥

344.9

371.3

285.2

大麥

361.9

398.4

339.7

燕麥

126.2

141.5

151.6

甜菜

871.5

1084.9

997.3

馬鈴薯

1046.2

970.3

818.8

油菜籽

212.8

252.8

227.3

  近幾年牲畜存欄數如下(單位:萬頭或萬隻):

2008

2009

2010

575.7

570.0

576.1

1542.5

1427.9

1527.8

32.4

28.6

26.8

  【旅遊業】2010年接待外國遊客1247萬人次,旅遊收入249.56億美元,約佔當年國內生産總值的5.3%。遊客多來自以色列、美國、英國、意大利、丹麥、西班牙、瑞典、俄羅斯、法國、荷蘭、捷克、白俄羅斯和德國。主要旅遊勝地有首都華沙、沿海城市革但斯克、索波特和什切青,以及托倫、奧爾什丁、南部古城克拉科夫、山城扎科帕內、克雷尼察和東部的比亞沃維扎森林區等。

  【交通運輸】2010年交通運輸情況如下:

  鐵路:鐵路總長20228公里,其中標準軌鐵路20089公里(包括電氣化鐵路11916公里);客運量2.61億人次,貨運量2.17億噸。

  公路:公路總長27.4萬公里;有1724萬輛小轎車,298.2萬輛載重汽車;客運量5.7億人次,貨運量15.52億噸。

  水運:內河航運線總長3660公里,內河貨運量514.1萬噸,客運量139.7萬人次。共有海運船隻121艘,294.2萬載重噸,貨運量836.2萬噸,客運量67.1萬人次;海運商港6個,貨物吞吐量5950.7萬噸,主要海港有革但斯克、格丁尼亞、什切青、希維諾烏西切等。

  空運:波蘭航空公司有飛機56架,同46個國家、96個城市有定期航班,國際航線165條,總長度為34.1萬公里;客運量499萬人次,貨運量4.1萬噸。主要國際機場是華沙肖邦國際機場。

  管道運輸:石油及其産品輸送管道總長2362公里,輸送量5620.8萬噸。

  【財政金融】2008~2010年財政預算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2008

2009

2010

收入

1052

880

830

支出

1153

956

978

赤字

101

76

148

  截至2010年底,波蘭外債總額為3153.39億美元,外匯儲備935.14億美元。

  【對外貿易】主要進口石油、汽車、鋼鐵、合成材料及工業成品油等。主要出口汽車、內燃機、橡膠製品、鋁製品、農産品等。

  2008~2010年波蘭進出口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2008

2009

2010

進口額

2104.79

1495.70

1780.63

出口額

1718.60

1366.41

1597.58

差 額

-386.19

-129.29

-183.05

  2010年主要貿易夥伴及佔波蘭外貿總額的比例如下(%):

出口

進口

德國

26.0

21.7

法國

6.8

4.3

英國

6.2

2.7

捷克

6.0

3.6

意大利

6.1

5.7

荷蘭

4.2

3.6

俄羅斯

4.3

10.5

中國

1.1

9.5

  【外國資本】2010年波蘭吸引外國直接投資267.06億茲羅提(約合91億美元)。主要投資國為比利時、盧森堡、德國、意大利、瑞士、塞浦路斯、英國、奧地利和瑞典等。

  人民生活 2010年國民經濟各部門的人均月工資為3224.13茲羅提(約合1069.11美元),工業部門企業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為3257.75茲羅提(約合1080.26美元),退休金和撫恤金月平均為1755.19茲羅提(約合582.02美元)和1527.22茲羅提(約合506.42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3%和6.0%。2010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積24.4平方米,農村25.7平方米;平均每千人擁有小汽車451輛,移動電話1243部;全國有醫師79337名,牙醫師12326名,藥劑師25120名,護士和助産士206941名,每千人有病床4.7張;年人均消費肉類食品70.5公斤,牛奶191公升,雞蛋204個,啤酒90.5公升。

  軍事 1943年10月12日建立波蘭人民軍。1990年更名為波蘭軍隊,將8月15日定為建軍節(1920年8月15日,波蘭軍隊在華沙近郊擊退蘇俄紅軍進攻並轉入反攻)。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防委員會是最高國防決策機構,總統任該委員會主席。國防部作為最高軍事行政機關,負責執行議會對軍隊的政治領導和行政保障,部長由文職人員擔任。總參謀部是國防部領導下的最高軍事指揮機構,負責軍隊的指揮和訓練。總參謀長是米奇斯瓦夫切紐赫(Mieczys aw CIENIUCH)上將,2010年5月就職。2009年9月,波軍最後一批義務兵退役,波軍職業化改造初步完成。自此,波軍開始根據自願原則招收士兵。截至2011年1月,波蘭武裝力量總人數為99778人。2010年國防開支為185.49億茲羅提(約合61.51億美元),佔國家預算總支出的6.3%,佔國內生産總值的1.3%。

  文化教育

  【教育】從1999年9月1日起,波蘭實行新的教育體制。新體制分為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高等教育一般為4或5年。2010年普通教育經費和高等教育經費支出分別為16.21億茲羅提(約合5.38億美元)和117.22億茲羅提(約合38.87億美元),分別佔財政預算的0.5%和4.0%。著名高等學府有克拉科夫雅蓋隆大學(1364年)、華沙大學(1816年)、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1919年)、華沙工業大學等。2010/2011學年各級學校、學生、教師數目如下:

學校(所)

學生(萬人)

教師(萬人)

小學

13922

219.17

17.63

初中

7278

126.14

10.94

初級職業學校

2191

23.47

1.72

普通高中

2447

63.44

5.03

職業高中

438

3.43

0.29

技校

2204

54.87

4.97

高等院校

460

184.13

10.35

  

  【新聞出版】2010年底,全國出版發行的報刊雜誌7655種,其中主要報刊有:《選舉報》,43.70萬份;《超級快訊》,30.70萬份;《共和國報》,19.41萬份;《日報》,14.89萬份。此外,還有《論壇報》、《事實》、《政治週刊》、《直言週刊》和《新聞週刊》等。

  國家主要通訊社有波蘭通訊社(PAP)、廣播新聞社。國家主要電臺和電視臺是波蘭廣播電臺和波蘭電視公司TVP。1990年10月,眾議院通過關於允許開辦私營電臺和電視臺的法令。截至2010年底,共有287家廣播電臺,其中全國性電臺9家;電視臺12家,其中全國性電視臺4家。

  對外關係 1999年3月12日加入北約,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2007年12月加入申根協定。主張歐盟和北約繼續東擴。2011年,波蘭政府延續理性務實的外交路線,更加注重現實利益和戰略平衡:政治和經濟上立足歐盟,安全和防務上倚靠北約和美國,睦鄰周邊,積極構建全方位外交格局,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影響力上升。現同182個國家保持外交關係。

  【同中國關係】1949年10月7日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2004年兩國建立友好合作夥伴關係。2011年兩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雙邊關係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2011年1月,波蘭經濟部副部長巴尼亞克訪華。2月,中國廣播藝術團赴波蘭參加“歡樂春節”演出。3月,波蘭財政部副部長拉吉維烏訪華。4月,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張偉訪波。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赴波蘭出席華沙大學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理事會年會。5月,司法部副部長陳訓秋、國家檔案局副局長李明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趙顯人和國家行政學院院長周文彰訪波。波蘭農業部副部長沃伊托維茨訪華。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對波蘭進行友好訪問。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袁曙宏、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訪處第一書記王玉普、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和中國電子商會會長曲維支訪波。波蘭信息與外國投資局局長馬伊曼和前副總理、經濟學家科沃德科訪華。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和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世元訪波。8月,中聯部副部長于洪君、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于冰、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羅熹訪波。9月,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祖遠訪波。10月,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甘霖訪波。廣東省和香港特區在華沙聯合舉辦“2011粵港-波蘭經濟技術貿易合作交流會”。波蘭文化和民族遺産部長茲德羅耶夫斯基、陸軍司令戈文卡中將和空軍司令馬耶夫斯基中將訪華。11月,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會長萬季飛、國家廣電總局局長蔡赴朝和藏學家代表團訪波。12月,波蘭總統科莫羅夫斯基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共同簽署《中波關於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兩國外交部交往頻繁。6月,波蘭外交部副部長斯泰爾馬赫訪華。8月,外交部長楊潔篪訪波,同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就兩國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看法。10月,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海龍出席歐盟為籌備2012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在華沙舉行的部長級會議。11月,波蘭外交部副部長波米亞諾夫斯基來華舉行兩國外交部政治磋商。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1年中波貿易額為129.9億美元,同比增長16.7%。其中中方出口109.4億美元,同比增長15.9%,進口20.5億美元,同比增長20.7%。波方逆差88.9億美元。

  中國駐波蘭大使:孫玉璽。館址:華沙博尼弗拉泰爾斯卡街1號(BONIFRATERSKA 1),電話:(004822)8313836;傳真:(004822)6354211;網址:www.chinaembassy.org.pl。商務處電話:(004822)8313861。

  波蘭駐中國大使:塔德烏什霍米茨基(Tadeusz CHOMICKI)。館址:北京建國門外日壇路1號,電話:(008610)65321235;傳真:(008610)65321745;網址:www.pekin.polemb.net。商務處電話:(008610)65321888;傳真:(008610)65324958。領事處電話:(008610)65321235;傳真:(008610)65323567。

  【同歐盟關係】繼續以“依託歐盟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加強在歐盟內地位與作用”為外交重點,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方面力主歐盟內部團結和共同行動。高度重視歐盟單一市場建設、能源安全,提倡建設更有競爭力、開放和安全的歐盟。主張強化歐盟機構作用,倡議合併歐盟委員會、歐洲理事會主席職務,以提高決策效率,推動歐盟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2011年下半年輪值歐盟主席國期間,將歐盟經濟治理、擴大進程、能源政策、防務一體化等作為主要任務,積極作為,在歐盟內地位和影響有所上升。

  【同西歐大國關係】視波德關係為波蘭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兩國領導人互訪頻繁,雙方一致主張深化兩國戰略合作,協商解決歷史和現實爭端。德國是波蘭最大貿易夥伴,也是波蘭最大出口國及歐盟預算最大凈出資國。波蘭外資總額的五分之一來自德國。重視與法國在“魏瑪三角”(德國、法國、波蘭)機制內的合作,雙方在安全、政治、經濟、人文領域交流活躍。視英國為北約內重要盟友,與英傳統合作基礎良好,在歐盟單一市場等方面意見相近。

  【同北約和美國關係】認為波美關係具有特殊重要意義,視美國為歐洲之外最主要夥伴,是僅有的3個堅決支持美國對伊拉克動武並在第一時間派兵參戰的盟國之一。近年來,隨著美國主導全球事務能力下降和戰略重心轉移,對美政策趨於務實。

  視北約和美國為波蘭國家安全重要支柱,支持深化跨大西洋合作和北約東擴,堅持共同防禦原則,積極參與制定北約新戰略和阿富汗重建,向駐阿國際安全援助部隊(ISAF)派兵約2580人。

  【同俄羅斯及東部鄰國關係】2009年以來,波俄關係有所改善。儘管兩國圍繞俄烏天然氣危機、美國在波蘭部署反導系統、二戰歷史爭議等問題齟齬不斷,但雙方均有重啟對話和加強務實合作的意願。波俄成立對話與和解中心,兩國議會間合作委員會、歷史問題委員會等多次舉行會晤,科技、學術等領域交流日益頻繁。波蘭支持歐俄對話,在歐盟對俄關係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高度重視“東部夥伴計劃”,與東部鄰國關係進一步密切,雙方領導人互訪頻繁。視烏克蘭為重要戰略夥伴,繼續充當其加盟入約代言人。大力推動白俄羅斯民主化進程,支持白俄與歐盟對話。

  【同中東歐國家關係】視中東歐為波蘭在歐盟內的戰略依託,重視維謝格拉德集團(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等地區組織合作,多次倡導召開中東歐領導人會議,就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舉措等問題協調立場,維護波蘭及地區國家共同利益。主張新入盟國家加強內部協調,力爭在歐盟內用一個聲音説話。

  【同其他國家關係】密切關注西亞北非局勢發展,大力宣揚自身民主轉型經驗。支持突尼斯、埃及、利比亞等國現代化、民主化進程。重視同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加強人員往來,增加對該地區關注與投入,深入挖掘在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投資、旅遊、高科技産業等領域合作潛力。積極探索與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秘魯等拉美國家在氣候變化、能源項目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對當前重大國際問題的態度】關於國際形勢:國際政治、經濟和社會格局已發生重大變化。美國領導地位受到挑戰,無力單獨應對層出不窮的各種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新興國家地位顯著提高,與歐美大國差距逐漸縮小。世界多極化趨勢更加明顯。西方應適應形勢變化,積極調整自身角色。波蘭已成為世界第二十、歐盟第七大經濟體,理應有資格加入二十國集國。

  關於聯合國作用與改革:聯合國是解決全球性問題不可或缺的力量,在維護世界安全和穩定、氣候變化等領域具有重要作用。聯合國應與時俱進,適應各國力量變化新趨勢,進行相應改革。應增加常任理事國席位,但不賦予新增常任理事國否決權。應讓歐盟作為整體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應為東歐國家增加一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

  關於歐洲一體化:《裏斯本條約》生效有助於深化歐洲一體化進程,促使成員國在對外關係和安全政策方面採取共同行動,但歐債危機凸顯了歐洲一體化進程的脆弱。歐盟應致力於建設更具競爭力、開放和安全的歐洲。歐盟繼續擴大有助於鞏固地區及世界安全與穩定。波蘭視歐盟為自身發展的重要依託,希在地區事務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波蘭反對“雙速”、“多速”歐洲。目前,歐元區正處在重建過程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波蘭不急於採用歐元。

  關於北約轉型:北約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北約是波蘭國家安全主要支柱之一。北約應與歐盟加強防務合作。波蘭堅持共同防禦原則,積極參與北約行動,支持北約擴大。北約應強化內部團結,縮小新老成員差異,增強快速反應和行動能力。波蘭支持北約在歐洲建設導彈防禦系統。

  關於氣候變化: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波蘭贊成歐盟制定的“三個20%”計劃,但反對設定更高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損害中東歐國家利益。波蘭支持聯合國公約談判平臺,但主張變革談判方式和程序。歐委會提出的歐盟2030、2040和2050能源路線圖超出了波蘭的承受能力,在歐洲經濟危機的情況下也不現實。歐盟設置進一步減排目標時應考慮波蘭能源結構單一、經濟發展較西歐落後等實際情況。

  關於敘利亞問題:敘利亞政府的行為違反聯合國憲章、侵犯人權。敘政府應立即停止對本國國民使用暴力。解決敘問題的唯一途徑是敘政府真正開啟同公民對話。安理會應通過涉敘決議。波蘭已與美國簽署協議,波蘭駐敘大使館負責向美在敘公民提供領事保護,並代表美在敘利益。

  關於伊朗核問題:波蘭反對核武器擴散,支持歐盟為解決伊核問題所作努力。伊朗政府應按照國際社會要求,配合國際原子能機構工作,與安理會“五常”及德國進行認真談判,澄清伊核計劃有關問題,使其更加透明。波蘭積極配合美就伊核問題對伊制裁,嚴格限制從伊進口石油。

  關於朝核問題:朝鮮半島對世界和平意義重大。朝核問題直接影響朝鮮半島及東北亞地區安全局勢。波蘭希望朝鮮新領導人上臺後地區穩定與安全不會受到威脅,希望六方會談取得實質性突破。朝鮮應遵守安理會有關決議,恢復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實現半島無核化。作為中立國監督委員會成員,波蘭願積極活動,在朝核問題上發揮一定作用。

  關於中東和平進程:波蘭支持以“中東路線圖”為基礎解決巴以衝突。聯合國在中東和平問題上具有重要作用。巴以雙方應停止軍事、暴力行動,恢復對話談判並簽署永久停火協議。波蘭願參與加沙地區重建工作,與國際社會一道推進中東和平進程。

  關於阿富汗問題:阿富汗的安全、民主和發展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波蘭支持北約在阿採取軍事行動打擊恐怖主義、維護地區安全,積極參與歐盟對阿重建和發展項目。阿政府應加強維穩和重建能力,避免阿再次成為恐怖主義基地。歐盟各國應同時從阿撤軍,並在撤軍後積極與阿開展經濟、教育等領域合作。

  關於國際反恐:波蘭反對恐怖主義、民族和宗教仇恨及其他一切形式的極端主義。恐怖主義是全球威脅,反恐需各國採取團結、有效和堅決行動。波蘭重視同國際組織和其他國家在反恐問題上的合作,主張從軍事、經濟和政治等各個層面採取行動,剷除恐怖主義滋生的根源。波蘭積極配合美國網絡反恐計劃,已加入北約在愛沙尼亞塔林的網絡防禦中心。

  關於人權問題:波蘭重視和關注人權問題。近代以來波蘭爭取人權、民主和自由的鬥爭經驗值得他國借鑒。侵犯人權是對當前國際安全的極大破壞,保護和促進人權理應成為各國共同責任。支持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揮更大作用。波蘭于2010年5月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至2013年。

熱詞:

  • 波蘭
  • 國家概況
  • 搜索更多波蘭 國家概況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