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全球近60國家存島嶼爭端 多訴諸國際法庭解決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22日 14: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裏,日韓兩國獨島(日本稱“竹島”)之爭數次掀起波瀾。8月10日,韓國總統李明博的獨島之行,也許正是對日本7月31日發表《防衛白皮書》再次主張對竹島主權的一次回應。8月14日,韓國空軍戰鬥機編隊飛過獨島上空。據韓國媒體報道,該國將在今年9月初在獨島舉行“防禦聯合演習”。對於韓國的強硬,日本擬就島嶼爭端上訴國際法庭。

  從全球範圍來看,圍繞海洋權益和海洋國土的爭端日益突出,可謂“寸土必爭、一島不讓”。據初步統計,全球有近60個國家存在島嶼爭端,佔全世界沿海國的40%。近年來,國家間的海事爭端開始越來越多地訴諸國際法庭,通過司法或仲裁的方法來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國際法庭歷年來提交聯合國大會的年度報告顯示,1990年以來,新增的加上前一年未審決的案件,國際法院每年需要審理的案件約為10~20件,其中3~5件關於島嶼主權歸屬和海域劃界問題,而審決的案件相當少。

  1990—2010年,國際法庭公佈的有明確或大致結果的11個海疆島嶼爭議案件中,太平洋海域的有4起,大西洋海域5起,印度洋、北冰洋各1起;

  從國家分佈來看,中美洲和南美洲共4起,亞洲3起,非洲、歐洲各2起,其中,中美洲的尼加拉瓜和亞洲馬來西亞各有2起;從爭議標的看,針對海域分界線的案件4起,島嶼歸屬4起,疆線島嶼均存爭議的2起,海域主權歸屬1起;從判決結果來看,對爭議標的,爭議方共享共分的判決為4起,判給一方或大部分判給一方的判決5起,撤訴1起,留後判決1起。

  “若干世紀以來,各國都在謀求維持或加強其政治影響和經濟力量,為土地、能源、入海口、城市控制權而動武。國際法庭審議的爭端常常涉及領土和海洋問題,便不足為怪了。特別是非洲的非殖民化,引起數目眾多的案件提交給國際法庭,因為這些新國家非常重視邊界的穩定。”國際法庭的官方文件中提到。

  旅遊、航運、能源、漁業,個個都是導火索

  海事爭端往往涉及什麼利益?國際法庭通過審理的眾多案件也總結得出,“一般而言,海事爭端涉及位於有爭議海域(如大陸架、領海)的漁場,或者被認為蘊藏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的所謂經濟區。其經濟利益對於有關國家往往十分重要。有些爭端還涉及另外一些問題,例如通行權和勘探權等。”

  2008年3月6日—12日,尼加拉瓜與哥倫比亞斷絕外交關係,原因部分是由於兩國之間的領海爭端。

  兩國在加勒比海素來存在領海爭端,其中包括著名的聖安德列斯群島等。聖安德列斯群島位於南美大陸以北、尼加拉瓜以東的加勒比海上,自1928年起由哥倫比亞實際控制,是該國重要的旅遊目的地之一。2007年12月13日,國際法庭初步裁定,哥倫比亞對聖安德列斯等3個群島擁有主權。之後,兩國漁民和海軍在有爭議的海域曾出現過小規模衝突。今年4月,兩國又開始向國際法庭提交材料,論證該群島的歸屬權問題。

  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之間關於西巴丹島和利吉丹島的主權爭端,同樣是因旅遊資源而起。這兩座小島是世界頂級的潛水勝地,曾經在很長一段時期裏默默無聞。直到1991年,馬來西亞要把西巴丹發展成一處潛水旅遊基地,此舉引起了印尼方面的不滿。1998年11月2日,兩國共同通知國際法庭,要求確認這兩個小島的歸屬。2002年12月17日,國際法庭以16票對1票裁決兩座小島的主權屬於馬來西亞。

  除了旅遊資源,航運需要也是海事爭端的導火索之一。比較典型的有,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間關於白礁島、中岩島和南礁主權歸屬的爭端。

  白礁島面積約為一個足球場大小,沒有人煙,中岩礁只是一塊小礁石,而南礁更是只有在退潮時才露出海面。但這三個小島在航運上極具戰略意義。最終,國際法庭于2008年5月23日作出判決,裁定白礁島主權屬於新加坡,中岩島主權屬於馬來西亞,而南礁因處於白礁島和中岩島的重疊海域,有待兩國劃定領海之後,屬於取得該領海主權的國家。

  “對新加坡而言,它分別被馬來西亞及印尼南北包圍,形成一個‘三明治',曾經被印尼前總統哈比比形容為‘地圖上的小紅點'。但是在國際法庭判決新加坡擁有白礁島主權後,新加坡終於突破馬、印的包圍,讓其領土及軍事延伸至南中國海,這有利於新加坡及其盟友美國控制南中國海至馬六甲海峽的水道,加強它在地區中的軍事地位。”西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教授王秀梅在《白礁島、中岩礁和南礁案的國際法解讀》一文中表示。

  石油、天然氣、漁業等資源的爭奪,更是島嶼爭端的導火索。比如,羅馬尼亞和烏克蘭關於黑海海洋劃界的爭端,就是因為黑海大陸架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今年3月14日剛剛塵埃落定的緬甸與孟加拉國在孟加拉灣的爭端,同樣是由於2005年以後,該海域發現了大量天然氣資源的存在。緬甸在其近海海域發現的天然氣儲量約10萬億~21.18萬億立方米;孟加拉國近海海域也有高達5萬億~13.773萬億立方米。

  丹麥與挪威關於格陵蘭和揚馬延之間區域海界的劃分,則是為了當地豐富的漁業資源。

  和平劃界不易,領土爭端難解

  由於利益攸關以及爭端的複雜性,提交國際法庭裁決的海事案件,往往需要耗費數年時間才能最終收官。不過,比起曠日持久的磋商甚至戰爭,法律手段還是顯得高效和經濟得多。

  國家之間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海洋劃界爭端有過許多成功實踐,比較著名的有:1969年德國、荷蘭、丹麥三國間的“北海大陸架案”;1984年美國、加拿大兩國的“緬因灣海洋邊界劃定案”;1985年利比亞對馬耳他的海洋邊界劃界案;2001年卡塔爾與巴林海洋邊界劃界案;2007年洪都拉斯與尼加拉瓜海洋邊界劃界案;2008年喀麥隆與尼日利亞海陸劃界案等等。

  這些國家通過司法或仲裁的方式有效解決了彼此之間的海洋紛爭,為和平處理國際海事創立了良好的示範。

  但是,“和平解決”不是那麼容易得來的,有時候不僅需要法庭上的較量,還要出動聯合國高層親自斡旋。喀麥隆與尼日利亞海陸劃界案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在此事件中功不可沒。

  喀麥隆與尼日利亞之間的陸海疆界爭議,是西方殖民統治時期的歷史遺留,屬於國際法庭所述“非洲非殖民化”過程中的“模糊邊界”問題。有爭議的巴卡西半島位於幾內亞灣海岸,地處兩國陸地邊界的最南端,歷史上該島被西方殖民統治者任意割讓,其歸屬權曾經在英、法、德等殖民國家之間幾易其手。上世紀70年代後期,巴卡西半島附近海域發現石油和天然氣後,兩國對該島歸屬的爭奪愈演愈烈。1993年以來,兩國在該島發生了多次武裝摩擦。

  2002年10月10日,國際法庭將巴卡西半島判歸喀麥隆,並要求尼日利亞在2004年9月前從巴卡西半島撤軍,將該島移交喀麥隆。喀麥隆對判決表示歡迎,尼日利亞政府卻表示拒絕有關裁決。11月,在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斡旋下,雙方一致同意建立後續行動委員會,落實國際法庭的裁決。之後,兩國的邊境爭端逐步得到解決。

  2008年8月14日,尼日利亞正式向喀麥隆移交了巴卡西半島。

  然而,世界上還有不少與島嶼主權、海洋權益相關的爭端,仍未得到妥善解決。韓國日本獨島(竹島)之爭、英國阿根廷馬島之爭、俄羅斯日本北方四島之爭、利比亞美國蘇爾特灣之爭等,甚至引發了多起戰爭,硝煙至今仍未散去。(記者姚冬琴)

熱詞:

  • 全球
  • 島嶼爭端
  • 國際法庭
  • 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