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歐盟欲取消勞動力流通限制 專家稱其紙上談兵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2日 1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英國《金融時報》的消息,歐盟委員會通過了一項草案,旨在推動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因為官方數據顯示,歐元區失業率從1月的10.7%增長到了2月的10.8%,不降反增。

  歐盟新提出的草案要求,各國政府實行一系列促進就業的政策,比如削減與勞動力相關的稅收。此外,歐盟委員會還建議消除勞動力自由流動限制,因為這些限制阻礙了失業的技術工人向勞動力短缺的國家流動。

  這份草案的最終版本將在下周公佈,這就引起了人們的一連串猜想,尤其是草案要求取消勞動力流通限制,這個建議可能很難獲得通過。資料顯示,至少在從七年前,也就是2005年,歐洲議會就通過了一項旨在打破歐盟新、老成員國人員和服務自由流動限制的提案,但至今這也只是“紙上談兵”。

  如果勞動力不能實現自由流通,那麼歐盟的促進就業草案會做哪些修改?最終實現促進就業、恢復經濟增長的目標,又要依靠哪些得利的措施呢?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所助理研究員魏亮對此作出點評。

  可能對歐洲不太了解的人,乍一聽到“打破勞動力流通限制”這個詞兒還是不太理解,歐洲國家之間的勞動力市場難道不是一個開放的市場嗎?提出這個概念的背景是什麼?意義何在?

  魏亮:歐盟聯想歐洲一體化有一個基石,就是四大流通。商品人員服務和資本要自由流通,那就意味著理想中的歐洲必須大家都自由流通,什麼東西都可以自由流動,就好像大家都是歐盟的國民。但實際上,隨著歐盟的擴張、發展,這就成為一個問題。2004年,歐盟東擴,一些中東歐洲國家十個國家加入歐盟,原來15個老成員國擔心這些新的國家存在社會傾銷,也就是廉價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涌入相對富的國家就對勞動力市場形成衝擊,所以在那個時候就簽訂了一個勞動力自由流動過渡協議,這個過渡協議對其中八個國家有限制,到2011年底,這個協議作廢了。但是隨著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家後,又重新簽訂了這個協議,這個協議2013年底作廢,也就意味著原來在理想中的自由流動現在在歐盟並不真正存在,因為有種種壁壘和限制,歐盟還沒有實現這樣的流動,但是如果真正實現流動後,從理論上講,當然是市場資源的合理配置。

  有分析認為,歐盟這個“打破勞動力流動限制”的建議可能會落空,比如草案要求取消對保加利亞和羅馬利亞工人流動的所有限制,這就可能在法國造成爭議,因為移民問題已經是薩科齊競選連任的中心問題,法國一直是限制勞動力自由流動的。這麼看來,提了很多年的打破勞動力流動限制的想法是不是還是“紙上談兵”?

  魏亮:我想可能性比較大,法國和德國願意拖過大選,畢竟這種過渡性協議對於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來説2013年底也就結束了,在這個之後就沒有法律或國際法層面的管制,也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能拖一年是一年,至少不會對大選形成衝擊。另一方面,現在歐盟內部雖然四大自由流動是一個理想,但是每個國家尤其在危機之後內顧傾向非常明顯,也就意味著民族國家的特性反而在增強,對其他國家就形成一種潛在歧視,一方面懷疑其他國家要向它發起社會傾銷,也就是廉價勞動力傾銷。另一方面,一些國家存在國家和種族歧視,也就意味著在甄別勞動力能力時存在以國或以民族作為區別,也就意味著好的人願意要,不好的人可能就不願意要,因此就會設計很多壁壘,比如進入這個國家的某個行業需要什麼職業資格。你們國家教育體系和我們國家不太符合,包括技術培訓體系不太符合,這些壁壘就使勞動力實際上不能自由流通,也就意味著即使這個法被廢除了,很可能勞動力還是不會自由流動,這就存在在勞動力市場上的逆向選擇。如果有這種偏見或有信息不對稱情況存在,即使法廢除了,也是紙上談兵。

  現在歐元區以外的國家要求歐元區從緊縮轉向需求的呼聲日益高漲,也正是在這種壓力下歐盟決定把重點轉向經濟增長,促進就業因此就被放在了首位。如果打破勞動力流動限制這個關鍵的問題不能解決,歐元區各國靠什麼來促進就業、恢復經濟增長?

  魏亮:因為歐元區或整個歐洲就業一直是一個問題,不光因為歐債危機它成為一個問題,歐債危機之前失業率也很高,所以一直希望能夠壓低失業率,有些時候並不是危機導致失業率下不去,而是因為經濟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比如在歐洲新興産業尤其是信息産業相對少,對今年就業機會就相對少。另一方面,傳統高端製造業,比如去瑞士做鐘錶,德國工業製造業,這些行業年輕人進去了沒經驗做不了,企業要培訓很長時間,也就意味著不願意招。如果這種調結構沒法轉變,歐盟在1月30號特別峰會上提出“年輕人再行動計劃”,也就是對這些年輕人進行無償培訓,包括繼續教育、學徒、培訓,慢慢的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很複雜,一下子恐怕解決不好。

  其他觀點:

  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説,目前歐盟對成員國就業政策的影響力有限,歐債危機進一步揭示了歐盟各經濟體與勞動力市場的相互依賴性,強調了經濟增長,應該由就業、社會政策加強相配合。

  資料顯示,早在2005年,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波蘭、捷克、斯洛文尼亞和匈牙利8國就聯合通過了一份文件,反對歐盟老成員限制新成員的人員和服務自由流動。文件説,歐盟所有成員國應當遵守其法律所保證的歐盟公民平等和開放市場的原則,遺憾的是,一些成員國存在著保護內部市場的歧視性機制和不平等地對待新成員國勞動力的現象。這份文件要求歐盟委員會採取必要措施,停止對新成員國勞動力和企業的歧視現象,因為這種歧視現象不僅不符合歐盟的共同價值觀,也會遏制歐盟經濟的共同增長。然而當時的德國民意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德國人擔心鄰國勞工涌入,法國面對自己數以百萬的失業大軍,也明確表示不支持。所以,“勞動力自由流通”目前還只是一種願望。

熱詞:

  • 歐盟
  • 取消
  • 勞動力
  • 流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