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日本大地震週年:核陰影下的兩難選擇(組圖)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1日 01: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月20日,東京電力公司繼去年11月對媒體開放採訪福島第一核電站,第二次組織媒體前往第一核電站採訪。這是繼去年12月1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宣佈核電站成功實現冷停堆後首次曝光。圖為4個機組的全景。

  當地時間2月11日,日本東京澀谷區代代木公園內1萬多人參加了由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等人發起的“再見核電站、1000萬人聯署活動”集會並進行了示威遊行活動。

  中新網3月11日電(記者 曹昆 孟湘君)即使距離那場撼動全國、震驚世界的“複合災難”已經一年時間,日本民眾仍生活在福島核泄漏事故的陰影下,身心俱疲,災後重建更是任重道遠。

  從曾經的“核能立國”,到如今的“談核色變”,日本民眾被摧毀的,不僅是過去的生活,也是對核能的信心。在脫核還是不脫核的這個關鍵問題上,日本正面臨兩難選擇。

  失控與反思

  幾十年前,福島縣雙葉町的居民們對於自家門前建造了核電站感到相當自豪。他們在一處散步廣場上豎起大大的標識牌,作為一種標榜或炫耀正是福島核電站讓他們的生活變得富裕安康。

  長期以來,資源匱乏又心懷大國夢想的日本一直把“核能立國”作為基本國策。2006年、2010年,日本相繼公佈《國家能源新戰略》報告草案、《核能立國計劃》大綱以及《能源基本計劃》修正案草案,朝著加速核戰略開發,提高能源自給率的道路邁進。

  但去年3月11日,大地震和海嘯兇猛來襲,福島核災難突然降臨,使日本能源戰略部署完全被打亂。

  福島第1和第2核電站7座核反應堆全部自動停止運轉,其中福島第1核電站1至3號機組冷卻系統失靈。接下來的四天,全世界的目光都擔憂而緊張地投向了這個小島國上的一隅福島第1核電站1、2、3號反應堆分別發生氫氣爆炸,廠房嚴重受損,輻射物質開始如看不見的幽靈一般,向外擴散。當局迅速將福島第1核電站方圓20公里內的“疏散區”設定為禁止進入的“警戒區”,數萬民眾就此開始了逃離核輻射的“長征”。

  3個月後,上述3個反應堆燃料棒發生堆芯“熔毀”。堆芯“熔毀”是指核反應堆失去冷卻水供應後,燃料中放射性物質産生的熱量無法發散,高溫會令燃料棒熔化。這是核電事故中最嚴重的事態。

  在日本將福島核泄漏事故等級上修至國際最高的7級後,這場自1986年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危機以來全球最嚴重的核危機,註定將永久性地改變日本對核能的態度。

  福島核事故發生後,民間“棄核”呼聲高漲,反核遊行不斷,反對繼續發展核能的日本民眾從此前的20%迅速升至77%。一個民間反核團體稱,他們已經收集了500萬人的簽名,將向政府請願呼籲永久性關閉日本所有核能發電站。

  但是,作為多年來高度依賴核電的日本,政府在是否脫核這一問題上“騎虎難下”。福島核事故後,日本三分之二的核電被迫停運,導致日本出現了嚴重“電荒”。如果走出核電,將如何保持日本在核能方面的先進性,以及尋找何種能源替代核能,都是令政府“撓頭”的難題。分析指,在脫核還是不脫核這個問題上,日本政界和民間的分歧日益加深,但雙方都不願直面對方的聲音。

  然而,更有報告指出,福島核事故原本或可以避免。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今年3月6日公佈一份由專家匯總的報告稱,如果日本經濟産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及東京電力公司當時能夠按照國際標準強化海嘯安全對策等,福島核事故就不會發生。

  2月21日,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RC)公開一份長約3000頁的內部文件,顯示美國在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不久就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擔憂其3個反應堆發生堆芯熔毀以及輻射物質泄漏。但是,當NRC向日方提供這份以美國遭受“911”襲擊為契機制定的文件時,卻被日方束之高閣。

  分析指出,正是日本政府對“核能安全神話”和認為日本不會遭恐怖襲擊的過於自信的態度,錯失了應對福島核事故的良機。

  擔憂與應對

  隨著時間流逝,福島核電站中泄漏出的輻射物開始附著在附近的土壤、海水、污泥、農田、房屋和花園中。人們開始擔心自己的居住環境,擔心飲食,甚至擔心超市裏販售的嬰兒奶粉。

  核能專業詞彙“貝克勒爾”和“西弗”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日本的“每日關鍵詞”,放射性物質計量器在日本部分地區幾乎成為家居必備品。

  上月在東京參加反核集會的設計師Kyoko Itagaki説,“在311之後,我意識到,在那次災難之前我從未對核能有過任何判斷。現在,我越是深入思考,就越意識到核電站有多危險。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劇變。現在我只購買特定地方出産的飲用水和蔬菜,我還隨身攜帶輻射測量儀。”

  為去除核污染,日本政府和民間展開了規模宏大的“除污”工程。按照計劃,政府要在3年內投入約1萬億日元。目前,福島縣各市清理受污染表土的工作仍在進行。據估計,福島縣大概需要封存1500-2800萬立方米的土壤,而這只是所有需封存土壤的一小部分。將來為徹底清除污染(包括凈化被污染物),或需再投入1萬億日元。

  另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災區垃圾的處理。據估計,災區目前共有廢墟垃圾2000萬噸,東北3個重災區的海嘯垃圾回收速度僅為5%,其中岩手縣最快,也僅處理了8%。由於缺乏建設燃燒爐的地形環境,同時,周邊有些城市擔心垃圾中有核輻射物,不願意接納來自災區的垃圾處理,導致災區垃圾處理進度相當緩慢。按照目前的處理進度,這些垃圾估計需5年以上才能處理完畢。這將大大影響災後重建的進程。

  目前,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災區重建的“總體規劃”上仍未能達成一致,日本紅十字會上周就此批評説,遭海嘯襲擊的災區重建工作已被“整整耽誤了一年時間”。

  孤立與羈絆

  災民也有自己的難題。日本現在仍有34萬人過著離鄉背井的“避難生活”,故鄉在福島第1核電站周圍地區的住民,僅有4成還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回到自己的故鄉。對於政府是否能夠徹底清除核污染,有近三分之二的住民表示“不抱希望”。

  他們中還有很多人仍未得到運營福島核電站的東電公司的賠償金。在爭取賠償金的過程中,災民們説,他們感到非常無助。有人將這場抗爭形容為“螳臂擋車”之舉。負責解決賠償糾紛的機構説,從去年9月截止到今年2月底,註冊的1000件賠償糾紛中僅13件獲得解決。

  災民們的代理律師稱,東電仍在拖延向已經因核污染而變得毫無價值的土地支付賠償金。之前,東電曾暫時向災民提供每月12萬日元(1500美元)的“精神損失費”,但現在卻要求申請者每三個月重填一次既耗時又費神的申請單。

  一位拍攝了一部有關福島核事故紀錄片的導演説,“失去了土地和房屋,即使他們最終獲得了賠償金,也不會因為失去的時間而獲得賠償,這又是一種悲劇。”

  每年歲末,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都會公佈最能代表這一年日本世態民情的“年度漢字”。去年,“絆”這一承載著一年來日本人精神共鳴的漢字最終當選。

  “絆”字日語為“kizuna”,寓意為“紐帶、聯絡”。它被選中的理由是:東日本大地震之後,日本民眾紛紛意識到家人和朋友對自己的意義有多麼重大,意識到每個人與其它人都是不可分離的,就像是有聯絡,有紐帶一樣。

  但已經失去家園,又不得不因為核污染離開親友去異鄉謀生計的部分災民卻越來越感到正被政府和社會“孤立”。

  有報道稱,即將到來的週年紀念將是日本災區自殺發生的高峰期。日本媒體還警告: “孤獨死”正在災民中蔓延。

  現在,在某些災區的臨時安置災民的板房區裏,確實有一些人在災後一蹶不振。雖然吃住都有政府保障,但很多人還是因為失去原來的工作或失去親人,顯得十分沮喪,甚至沉湎于酒精或彈子遊戲特別是男人。

  日本紅十字會官員解釋説,“能否為災民提供幸福感真的非常重要。即使已經過去一年時間,人們仍有太多的情感創傷需要治療。”

  日本防衛省調查發現,在震後負責搜索下落不明者的自衛隊員當中,2400多人曾遭受巨大心理壓力,他們會情不自禁地反復回想起在搜救活動中遭遇的悲慘場面。這種心理壓力甚至可能發展為一種名為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心理疾患。

  早在去年6月,日本就在推出的《2011年自殺對策白皮書》政府報告中提醒,地震發生後,災民可能因為生活發生巨變遭受壓力;或因為地震、海嘯等引發創傷後情緒障礙,再加上親友、熟人遇難或失蹤而産生悲傷情緒與喪失感,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響日本民眾的心理健康,甚至長達數年時間。

熱詞:

  • 核污染
  • 1986年
  • 核電站
  • 日本防衛
  • 核危機
  • 日本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