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視頻 >

[環球視線]美財長訪中日 想斷伊朗“油路”?(20120111)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1日 23: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cbe5d11e45644eaa90332a779395121b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2012開年圍繞著制裁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等諸多的問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和伊朗展開了外交舞臺上的大比拼。一邊是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8日抵達了委內瑞拉,開始他為期5天的拉美之行。另外一邊是肩負多重任務的美國財長蓋特納昨天到訪北京。中美雙方主要談的是雙邊經貿關係、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同時,也有不少西方媒體關注的是作為奧巴馬的特使,蓋特納此行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在制裁伊朗的問題上尋求中國的支持,而這項認為卻被認為是十分的艱巨。關於這個話題,今天演播室裏請到了特約評論員宋曉軍先生和洪琳先生,歡迎兩位。

    美國總統大選現在已經開戰了,雙方已經打得非常白熱化了。在這個時候,美國財長蓋特納他到中國來訪問,我們看到現在報出來的議題當中,有包括人民幣的匯率問題,還有包括很多西方媒體都非常關注的就是美國現在要爭取中國能夠支持美國來制裁伊朗的石油工業的問題,怎麼來看蓋特納這次的來訪和議題?

    正在評論:蓋特納訪華主要來談啥?

    專家觀點:經濟局面是決定美總統選舉的關鍵因素

    洪琳 特約評論員:蓋特納是美國的財長,並不是美國的國務卿,因此我覺得他主要的議題還是在經濟的領域。有兩個因素不可以忽視。今年是美國的總統選舉年,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的經濟形勢、經濟局面實際上決定著總統選舉非常關鍵的因素,蓋特納到中國來實際上帶著這樣的情況,合作互信的中美經貿關係,對於美國,尤其是對奧巴馬總統在選舉之年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個背景是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實際上使中美的這種合作關係,在全球經濟走出危機的背景下,應該説變得更加重要。在危機的背景下,中國的因素變得更加積極,中國這種外交物權的這種空間會更大,這也是美國看重中國的一點。在這種情況下,蓋特納到中國來,他應該會有他政治上的考慮,但是更多還是集中在經濟方面,希望為奧巴馬的總統選舉獲得好的局面,更加地造勢。

    正在評論:蓋特納亞洲行有無伊朗因素?

    勞春燕:其實他這次談的議題是有很多,我看今天世界上的各大媒體都特別關注一點,美國這一次是想要爭取中國支持美國,在制裁伊朗的石油工業上的這種做法。美國的《華爾街日報》説,蓋特納在北京將敦促中國減少進口伊朗石油,加強國際制裁對伊朗金融業的打擊。半島電視臺表示,美國財長訪問中國,希望在制裁伊朗石油工業方面能夠贏得來自北京的支持。怎麼看待蓋特納的這一項任務呢?宋先生。

    專家觀點:蓋特納亞洲行為奧巴馬“拉選票”

    宋曉軍 特約評論員:蓋特納面子上説了兩件事,一個是人民幣升值有10%-20%,另一個是讓中國不要買伊朗的石油,裏子還是拉選票,這是他最主要的任務。奧巴馬在進入2012年大選之前,前半部分是沒有時間為大選做準備的,首先為敗家子、富二代小布什擦屁股,發了四輪錢,第一輪1600億,第二輪4000億,接著就是兩個7000多億。這樣,美國財政是非常困難的,又設了上限,你政府可控支出這一部分和公民權利性支出這一部分是擺不平了,沒有錢,沒有錢怎麼辦?讓中國把人民幣升起來,然後進口它的東西,解決它的一部分就業,前一段就説它造假就業,這樣就有選票了,第一,人民幣升值,拉選票。

    第二,拉選票把伊朗的這件事情,讓世界石油的油價抬得很高,支持共和黨的人是石油利益集團,支持奧巴馬的人是天然氣利益集團或者説新打出來的這種液燃氣。美國在2010年突然液燃氣從不到1000億立方米一下上到1400多億,沿途要加氣站,到2016年每百公里用的升,無論是石油或者天然氣規定是6.25升,這樣的話,就等於説天然氣的工業可以解決美國的就業,同時也環保,相當於一塊錢人民幣一立方米是工業用氣,還有美國一些工業會回去,因為你氣便宜了,電就便宜,把一些製造業給拉回來,整個這一塊核是假的,把伊朗的這一塊油價炒起來,打擊共和黨石油的票倉,把自己的天然氣抬起來。美國現在液燃氣開發非常快,整個這兩件事的運作面子上都説得很高尚,骨子裏還是為奧巴馬來拉選票。

    勞春燕:説來説去還是為了選票,還是為了今年的大選。伊朗這件事,咱們這也有一個圖板,大家可以一塊兒來看一看,看看為什麼美國要在制裁伊朗的這件事情上,要拼命地來取得中國的支持,伊朗現在原油的出口排名中國是最大的買家,然後是歐盟、日本、印度、韓國、土耳其,中國是54.3萬桶/天。另外一個比例可能更清楚一些,中國佔到了伊朗原油出口的22%,日本是佔到了14%,韓國是佔到了10%。咱們國家從伊朗進口的原油是佔到了咱們國家總體原油進口的11%左右,大概是1/10這樣的水平。假使我們中國站在了美國這一邊,那對伊朗來説意味著什麼?

    專家觀點:美國看重的是伊朗1/3石油出口中國

    洪琳: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下,對伊朗構成的壓力非常大,尤其是外交的壓力,這也是美國最關注的一點。比如説,剛才我們在圖板上看到,中國目前進口伊朗的石油就佔到伊朗石油出口的22%左右,這還不是頂峰時期的數字,最高的時候就是説1/3左右,實際上在過去的一年多的時間裏,美國一直關注這一點,伊朗如果説頂峰時期有1/3的石油出口到中國,中國作為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的話,這種情況下,對美國來説非常重要,美國是看重這一點,美國不僅是在遊説中國,實際上之前遊説歐盟,歐盟在這之前基本上內部已經達成了一致,將來會對伊朗實行這樣的制裁,像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等等這些南歐、西南歐的國家,對伊朗的石油依賴暫時還得不到這樣的替換,所以內部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美國還在做亞洲一些國家比如説中國、日本、韓國等等這樣的工作,實際上伊朗的石油60%是出口在亞洲國家,因此這次蓋特納之行,儘管説主要是為總統選舉造勢。

    另外一個因素,其實也是以伊朗的問題在給奧巴馬拉選票,對中國、對日本都在做這樣的工作。對亞洲國家來講,它需要一個獨立的思考、獨立的聲音,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它的外交手段是非常豐富的,大外交的概念不僅是政治的,還包括軍事的、經濟的、文化的等等,這石油也是一樣。亞洲國家肯定要考慮自己的石油安全,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説的非常清楚,中國和伊朗的經貿關係是正常的經貿往來,和伊朗核沒有任何的關係。這種情況下,實際上來講亞洲國家也是一樣,美國給亞洲國家留的答題者的角色,美國把問題擬好了,中國、日本、印度等等所有國家來回答,願不願意參與制裁,是不是這樣等等,實際上亞洲國家要考慮自己的事情,要公正地看到伊朗目前的這種問題,因此不僅是説,不要被動地做一個答題者,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地做一個出題者的角色。國際事務這種解決的過程中,需要各個國家積極的參與,尤其是一些熱點的問題、敏感的問題等等,尤其作為中國來講,你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在這個問題上可能要發出自己的聲音、理性的聲音、和平的聲音。

    正在評論:中方 中伊合作正常公開透明

    勞春燕:好,我們也來看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的表態説,蓋特納財長是作為中美戰略和經濟對話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特別代表來華訪問的,主要談的是雙邊的經貿關係以及世界金融經濟的形勢。在伊朗的問題上,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有著合理的能源需求,中國和伊朗保持著正常、公開、透明的能源和經貿合作,這和伊朗核問題沒有關係,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不應該受到影響。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