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冰島經濟增長現復蘇奇跡 美媒稱政府無需救銀行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7日 13: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冰島經濟增長2.5%,預計明年經濟增長率為1.5%。這比歐元區的經濟增速還要快。不僅如此,冰島的資本控制開始穩步取消,匯率再次走高。於是美國《華爾街日報》在一份“2012年十大猜想”的目錄裏,把冰島的“恢復奇跡”列在第九位,並認為,冰島“經驗”不容忽視──因為在冰島的復蘇過程中,冰島政府沒有象其他大國那樣救助壞賬纍纍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用百姓的稅金去填補金融冒險家的無底洞。所以,《華爾街日報》認為,冰島帶給人們的啟示便是政府終究無需救助銀行。

  一個30萬人口的北歐小國,在次貸危機來襲時,因為經濟規模小而成為最先倒下去的一個,他的復蘇套路對歐美大國來説是否可以複製效倣呢?今天我們從當事國和專家兩個角度來傾聽:

  昨天,冰島駐華使館商務代表楊力接受中央臺記者蘇鈴專訪,他在談到冰島是如何從金融危機中逐漸恢復時談到,正是因為冰島政府分清楚的分割了國內儲戶和國外投資的界限,冰島的金融惡疾才被逐漸治愈:

  楊力:可能大家會覺得冰島債務很嚇人,但實際上,坦率的説我當時倒沒有特別的覺得,有幾個原因。第一個就是説冰島銀行的債務那麼龐大,是因為他們在海外擴張時融資太容易了,所以他們很容易借錢,擴張非常的快,但是這裡很多是屬於國際業務,冰島政府採取的措施是國內業務好的資産不能因為壞的資産全部搭進去,所以它不是那種去把好的資産拿去再投入到壞的資産裏面,希望把壞的資産變成好資産,它是採用剝離好資産重組,壞資産就按照破産的方式來做。冰島政府實際上負債很大一部分就是在去扶持這些新的銀行,國內資産儲蓄帳戶這一塊來組建新的銀行,然後政府就來扶持這些新的銀行來實現冰島金融業的恢復重建。

  人口只有32萬,人均GDP卻是世界第四,冰島這個北歐島國,2007年被聯合國評為“最適宜居住的國家”。然而 一夜之間,這個天堂裏的國家便墜入了地獄,冰島銀行近些年吸納了大量海內外資金,還購置了大量海外資産,這最終導致債務急速膨脹。

  2008年10月份危機顯現時,冰島整個銀行體系的崩潰,外匯市場停業,進口物品無法及時到貨,在冰島的零售店裏,居民們紛紛搶購日用品,冰島總理甚至建議國民自行捕魚來節省糧食開支。

  在這個關鍵時刻,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伸出援手,及時援助冰島21億美元貸款,冰島使館的商務代表楊力表示,冰島政府特別對中國當時在基金組織內部所起到的積極作用表示感謝:

  楊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給冰島的援助,2008年11月份冰島經濟危機是在10月初,所以一個多月以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開始對冰島給了援手,這一點很重要,就相當於給冰島一個緩衝喘息的機會,否則的話可能冰島就真的是很難很難,而且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穩定匯率,然後要使公共財政回到可持續的軌道上,重建金融系統。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決定對冰島進行援助的決策過程中,中國政府發揮了非常關鍵的積極作用,冰島政府對此非常感謝。所以我們公使他特別提到,就是説我們要談IMF,在談IMF的時候我們要談中國政府。

  危機過去,冰島的漁業、清潔能源和旅遊等支柱産業又重新為經濟復蘇注入活力,2011年,冰島經濟增長2.5%,預計明年經濟增長率為1.5%。這比歐元區的經濟增長還要快。而《華爾街日報》也關注到冰島的復蘇,並將它放在2012年的十大猜想之中,但歐美是否會複製冰島的模式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冰島的現狀對歐美來説,鼓勵意義更大,但具體措施不可複製:

  巴曙松:我們認為,歐美這些金融界經濟界從全球動蕩的眾多不好的消息裏面,找了一個有代表性的好消息來鼓勵市場這種信心,我認為是有這個作用。在歐美整個經濟界看來,是從冰島爆發金融危機最先開始的,然後到了美國然後到了歐洲,所以説最開始爆發危機的冰島開始觸底復蘇了,那麼是不是對接下來規模更大的、影響更大的這些經濟體是一個好的消息呢,現在看下來它更多只具有一個象徵性和代表意義,因為實際上冰島整個的規模很有限,解決債務危機的方案並不明顯,就是還沒有形成一個可執行的一些共識去推進它。

  在冰島的案例中,政府能夠不救助銀行,可能這對美國更有對比效果。雖然美國總統幾次痛斥華爾街的“金融蛀蟲”,但是美國政府還是將援助之手伸向了花旗、摩根大通這些仍在為高管發高薪的金融機構,巴曙松認為,因為歐美的金融機構一旦被摧垮,實體經濟將受到嚴重傷害,這正是“船小好調頭”的冰島能夠自救的不同之處。

  巴曙松:冰島它的金融業在很大程度上,是吸收了歐洲的很多的國家的居民和機構的存款,然後又貸向美國或者歐洲一些房地産相關這些項目,所以其實它的金融業大規模的膨脹跟它本國的實體經濟可能相關度不是非常的顯著,所以在這個時候他的不救助對冰島本身來説還是理性的,因為受衝擊最大的其實可能是歐洲的存款人,或者是歐洲的金融機構。對於歐洲這個主體來説,或者美國作為一個主體來説它如果不救助自己的金融機構,它可能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就非常大,因為這一金融機構主要的業務是本土的實體經濟。

熱詞:

  • 冰島
  • 銀行體系
  • 美媒
  • 華爾街日報
  • 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