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視頻 >

[世界週刊]人物:華裔士兵之死(20111225)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5日 22: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011c77c1f59045b0b155e109c969fd47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康輝:

    世界週刊本期人物,關注19歲的華裔美軍士兵陳宇暉。今年10月3號,參軍不久的陳宇暉被發現死在阿富汗坎大哈省的一座瞭望塔裏,一顆子彈從他的下巴穿到後腦。他的家人無法接受,為什麼一個熱愛生活的孩子早早離開了人世?為什麼一個矢志報國的青年屢屢遭到侮辱?本週,陳宇暉的8個同伴涉嫌歧視和侮辱陳宇暉、遭到起訴。陳宇暉之死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

    12月15號,美國紐約曼哈頓下城的陸軍招募中心。

    幾百人在這裡集會,然後遊行到華埠哥倫佈公園,為陳宇暉舉行燭光悼念會。

    “佔領華爾街”運動的一些示威者也加入了進來。

    陳宇暉的堂弟朗讀了陳宇暉今年二月寄給家人的一封信。他的煩惱好像從那個時候就開始了,當時他剛剛參軍,在佐治亞州接受集訓。

    陳宇暉,父母來自中國廣東,他本人出生在紐約唐人街,是土生土長的美國公民。

    入伍前,他剛剛考上紐約城市大學巴魯克學院,成績不錯。但兒時的經歷讓他産生了參軍的念頭。

    2001年911事件發生時,宇暉看到了。那時他才9歲。襲擊的恐怖場景深深印進了他的腦海。從那個時候起,他就想當兵,保衛家人,保衛國家。

    ——陳宇暉的阿姨

    2011年1月,陳宇暉休學參軍,受訓7個月就被派往阿富汗戰場。但一個多月後,他的一腔愛國熱情隨著一顆從下巴穿到後腦的子彈,戛然而止。

    陳宇暉為什麼中槍身亡?他死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根據案發現場情況,五角大樓認為陳宇輝死於開槍自殺。但陳宇暉的母親對此表示懷疑,因為兒子在死前6天,還從阿富汗打電話回家,請母親寄肉乾給他。

    美國軍方將陳宇暉的幾頁日記交還給他的家人,但以調查為由扣下了部分日記和電腦等物品。

    根據他與家人通信通話的內容,陳宇暉在阿富汗的經歷逐漸被還原出來。

    他常常被隊友恥笑辱罵,有人拿石頭砸他,有人要他嘴裏含著水做倒立。而這一切,他認為是源於他的華人面孔。

    最近的一次淩辱發生在10月份。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一天晚上,陳宇暉在洗澡後忘記關熱水器,長官因此把他從床上拽起,拖出了營房。他被逼迫爬回自己的床位,期間不斷有石頭砸在他的背上。

     陳宇暉之死在美國華裔社區引發強烈反響。百人會等各大華裔組織要求美軍展開徹查。

    迫於輿論壓力,12月21日,8 名涉嫌淩辱、虐待和過失殺害陳宇暉的軍人被提起公訴。他們都隸屬於美國陸軍第25步兵師第一旅21步兵團第三營。

    康輝:

    陳宇暉之死在美國華埠引起強烈反響。近年來,美國華人的參政議政意識不斷提高。2009年,來自加州的趙美心當選美國首位華裔女性國會議員。然而,就是她的一位親屬,也在今年因為無法忍受軍隊中的歧視和虐待,在阿富汗自殺身亡。軍中種族歧視,越發引起美國輿論的關注。

    這個愛唱愛鬧的大男孩名叫廖梓源,擅長武術、舞蹈、喜歡搞笑。

    和陳宇暉一樣,他也曾在阿富汗服役,而他的表舅媽是美國首位華裔女性國會議員趙美心。

    今年四月,廖梓源在阿富汗喪生。起初,美軍隱瞞了事情的經過,但後來家人發現,廖梓源是因為不堪受虐、而用機關槍結束了自己年僅21歲的生命。

    他在執勤時幾次睡著,結果招來幾個美國士兵拳腳相加。他們不僅打他,讓他全副武裝做俯臥撐,還讓他舔舐地上的泥土。虐待行為持續了整整四個小時。

    在美國軍隊中,華人以及其他亞裔的比例並不高,約為3%。但近年來,隨著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個戰場連續作戰,對兵源需求增加,亞裔比例有所提高。與此同時,入伍軍人良莠不齊,在加上嚴酷的戰爭環境,虐待同伴、乃至殺害阿富汗伊拉克平民的事件時有發生。

    亞當•賈雷爾,23歲,2009年他作為陸軍國民警衛隊(New Mexico Army National Guard's 920th Engineering Unit)的成員部署在阿富汗,是該隊200名士兵中唯一一個黑人。

    賈雷爾曾向上級反映,一名軍官對兩名下屬實施虐待,結果不僅事情沒得到解決,反而引火燒身。

    康輝:

    對有色人種,特別是黑人的歧視是美國社會的一個痼疾。在美國軍隊中,白人和黑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被分別編隊,直到1951年朝鮮戰爭,美軍才宣佈終止種族隔離政策。但公開的政策宣示並不等於完全抹去種族偏見的陰影。

    美國電影《大兵的故事》,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在軍隊的一起謀殺案。

    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後,盟軍物資嚴重缺乏。巴頓將軍大聲求援:“我的士兵餓了可以啃皮帶,但是我的坦克需要汽油!”

    所幸, “紅球快遞”解決了盟軍的困境。快遞車隊弄來了大量的卡車,快速運送物資。卡車司機中,75%都是黑人。

    讓黑人打打下手、管管後勤,這是美軍從18世紀開始就心照不宣的傳統。在許多美軍指揮官眼裏,黑人智商低,缺乏作戰所需的技能和意志。

    可是,“紅球快遞”表明,他們是軍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二戰後的半個世紀裏,沒有一位黑人因為在二戰中的表現,獲得美國政府頒發的最高榮譽勳章。

    直到1993年,陸軍的一份報告指出了這個問題,並要求為幾名在二戰中表現傑出的黑人追授勳章。

    1997年1月13日,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向7位黑人追授了榮譽勳章。

    但只有一人倖存、親自接受了勳章。

    他就是弗農•貝克(Vernon Baker)。1945年4月,意大利維亞雷焦,他所在的排殺死了26個敵軍士兵,摧毀了6個機槍點、2個哨所和4個防空洞。

    貝克終於獲得了承認。但二戰後60多年,美軍中的種族歧視依然揮之不去。

    康輝:

    針對陳宇暉之死,美國五角大樓表示,將對軍中種族歧視實行零容忍。然而,知易行難,要消除人們心中的種族偏見,可能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而戰爭的艱苦環境和生死考驗,往往又強化人們心中的惡。從這個意義上説,遠離戰爭,遠離武器,也許是一種解決之道。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