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多國批評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4日 06: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加拿大:“可以避免罰款”

  加拿大環境部長彼得肯特12月12日晚發表聲明稱,加拿大即將正式退出《京都議定書》。他在聲明中説:“加拿大將援引並行使其正式退出《京都議定書》的法定權利。這一決定將2006年以來我們多次講過的‘加拿大將不會執行《京都議定書》’正式化。”該聲明一齣,立即招致國際社會一片譴責之聲。

  肯特説,退出議定書後可以使加拿大免遭議定書規定的大約140億加元(1美元約合1.026加元)的懲罰,這對在當前困難經濟形勢下的保守黨政府來説,沒有其他選擇。肯特在聲明中説:“《京都議定書》沒有包括世界上兩個最大的排放國——美國和中國,所以它不會起作用。現在已經清楚的是,《京都議定書》不是一個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性解決途徑,相反,它是一個阻礙。”他在聲明中同時表示,加拿大將致力於對一項有效的國際氣候變化協議進行談判,它要包括所有主要排放國。加拿大將繼續履行在坎昆會議上所做出的承諾,即到2020年,加拿大將在2005年的水平上減排17%。

  德國議員:“這是虛偽和懦弱的表現”

  肯特的聲明一發佈,立即遭到“加拿大人委員會”和其他一些環保組織的譴責。它們在一份聲明中説:“在我們時代所面臨的最緊迫的氣候變化問題上,哈珀政府正在將加拿大變成一個落伍者,這嚴重損毀了加拿大的國際聲譽。”聲明表示,“儘管《京都議定書》並非十全十美,但至少還具有法律約束力並提供了明確的標準”,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並非要讓所有排放者負起責任,而是想讓加拿大企業通過許多漏洞繼續我行我素,繼續其無法核實的自願減排。

  據《法蘭克福彙報》網站13日報道,德國聯邦議會環境小組組長艾娃布林—施略特認為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的理由“充滿破綻”,是“推卸責任”,“加拿大的退出是虛偽和懦弱的表現”。布林—施略特認為,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發達國家要比發展中國家責任大得多。德國《明星》雜誌網站發表評論文章稱,歐洲和其他所有重視環境保護責任的國家現在都應該將加拿大綁在恥辱柱上。

  南非《商業日報》網站13日報道説,加拿大宣佈退出《京都議定書》,將給這個本已舉步維艱的協議帶來沉重打擊。南非《時代直播》網報道説,剛剛結束的德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已經同意《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並且對2020年後簽署一個全球主要排放國參加的法律框架協議做出了安排,這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首要武器,但加拿大的行為為其蒙上陰影。非洲新聞網站的報道説,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嚴重損害了聯合國的氣候變化談判進程。

  日本政要:此舉“令人遺憾”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針對加拿大正式宣佈退出《京都議定書》一事,日本環境相細野豪志13日表示,“我們的考慮是日本當然會繼續留在《京都議定書》的框架中,加拿大的退出令人遺憾。”日本經濟新聞社、每日新聞社和産經新聞社13日網站上的文章都分析道,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極有可能與加拿大近年來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難以達成原定目標有關。

  《紐約時報》網站12日援引加拿大一個環保組織彭比納研究所的氣候變化主任麥特霍恩的話稱,加拿大政府決定退出並不是一個意外,有一點意外的是在這個時間宣佈退出。

  印度媒體普遍認為,德班會議的最終成果來之不易,印度、中國等國家在敦促達成《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問題上做出了極大努力,談判各方應當積極維護並履行德班會議所達成的各項決議。

  中方:“與國際社會努力背道而馳”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德班會議剛剛就《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問題取得重要進展,加方選擇在此時退出《京都議定書》,與國際社會的努力背道而馳,令人遺憾。希望加方正視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繼續履行減排承諾,以積極和建設性的姿態參與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進程。

  他説,中方積極參與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為德班會議取得進展作出了最大限度努力,今後我們還將一如既往繼續這樣做。中方已在“十二五”規劃中確定了節能減排的目標,並輔之以配套措施。這些指標經過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具有約束性。中方將繼續扎紮實實地採取具體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本報渥太華、柏林、約翰內斯堡、東京、華盛頓、新德里、北京12月13日電 本報記者李學江、鄭紅、裴廣江、苑基榮、劉軍國、張旸、廖政軍、彭敏)

熱詞:

  • 京都議定書
  • 多國
  • 坎昆會議
  • 外交部發言人
  • 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