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使館遇襲折射中東亂局 英伊斷交可能性不大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1日 1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為抗議英國政府近期對伊朗採取單邊制裁措施,當地時間11月29日下午,伊朗民眾在英國駐伊使館舉行示威活動。其間有情緒激動的示威者向使館內投擲石塊和燃燒瓶,更有人闖進館內,砸破使館窗戶並焚燒英國國旗。

  英國首相卡梅倫在事件發生當晚警告説,“會在接下來的幾天中考慮採取何種措施”。美國白宮也于當日發表聲明,表示以“最強烈”言辭譴責伊朗示威者衝擊英國駐伊朗大使館。外界有評論認為,這是伊朗戰事將起的信號。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研究所中東室研究員余國慶告訴南方日報記者,英國使館遭襲事件最終不會演變成軍事行動,而會保持在外交層面上。然而伊朗所面臨的國際環境越來越不妙,下一步的關鍵是看伊朗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表態。

  在英國駐伊朗使館衝擊事件發生前,美英剛聯手對伊朗發動新一輪制裁。美國總統奧巴馬21日下令對伊朗重要的石化産品行業實施制裁,同時擴大對伊朗油氣行業的制裁。同日,英國宣佈英國所有金融機構必須停止與伊朗任何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和子公司之間的交易或商業往來。

  “美英在伊朗核問題的制裁上步步緊逼,不僅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一系列對伊朗制裁的決議,一些西方國家也相繼通過對伊朗的單項制裁決議,伊朗國內對此非常不滿。近期英美法方面給予敘利亞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一些伊朗青少年的情緒很激憤,覺得該展開報復。此外,西方也一直鼓吹對伊朗核設施進行打擊,可以説這次英國駐伊朗使館遭襲事件是這種種原因的疊加。”余國慶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教授李大光認為,近日以色列一直為對伊朗動武造勢,英國媒體也煽風點火,報道稱英軍正在加緊制定作戰計劃,以配合美國空襲伊朗,這些也是使館遭襲事件發生的背景原因。

  伊朗外交部則發表聲明對此表示“遺憾”,並強調這是一種“不可接受”的行為。余國慶認為,此次發生的使館被襲擊事件是否和伊朗政府有關並不是重點,即使是伊朗政府有意為之,他們也不會承認,因為這種行為不但違反國際法,也更影響其國際形象。

  “美英和伊朗的矛盾很尖銳,不在這個事件上爆發,就會在其他事件上爆發,偶然性事件折射的是中東亂局的大背景。”余國慶説。

  英國首相卡梅倫11月29日要求伊朗方面嚴懲佔領英國駐伊朗大使館的有關人員,美國白宮的聲明也表現得相當義憤。

  “除了美國自身和伊朗對立的立場外,美國對攻擊使館的行為也有切膚之痛。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示威者衝入美國大使館,將不少外交人員扣押,美國當時派直升機救援也沒成功。此後美伊兩國外交關係斷絕,至今沒有恢復。現在美國表達強烈憤慨比較容易理解了。”余國慶説。

  余國慶認為,伊英兩國外交關係從大使級降至代辦級,英國相應級別外交人員撤離是正常程序,並不完全是受到襲擊事件影響。“目前美國和伊朗沒有外交關係,英國于1988年恢復與伊朗關係,1998年將兩國關係升為大使級,伊英徹底斷絕關係的極端局面出現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保持某種程度的溝通對雙方都有好處。相信目前大部分國家不會有連鎖反應從伊朗撤走使館,但不排除有個別國家對形勢把握不準,想表明和美英立場一致。”余國慶告訴記者。

熱詞: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使館人員
  • 中東地區
  • 英美法
  • 斷交
  • 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