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埃及軍方妥協表述語焉 難平民眾抗議潮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4日 06: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1月23日,在埃及首都開羅市中心的解放廣場附近,一名示威者試圖將警察發射的催淚彈擲回。

  新華社/路透

  駐京記者張全 本報記者洪俊傑

  在連續幾日埃及百萬人遊行的壓力下,埃及軍方22日作出妥協,不僅宣佈把總統選舉提前到明年6月30日前舉行,還提出可以通過公投實現立即交權。然而抗議者的怒火卻未被澆滅,矛頭直指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主席坦塔維。23日,首都開羅市中心解放廣場依然聚集了上萬名示威者,抗議者與安全部隊人員在廣場附近再次發生衝突。軍方妥協緣何難平示威浪潮?抗議者訴求究竟何在?

  軍民矛盾累積爆發

  如果説被稱為“二次革命”的抗議,其導火索是臨時政府副總理塞勒米宣佈的憲法原則文件,那火藥桶則是自穆巴拉克被推翻後走向前臺並逐步累積的軍民矛盾。

  自穆巴拉克移交權力給軍方、臨時政府成立後,軍方在很多承諾上失信於民,並多次流露出推遲議會、總統選舉的意圖。加之經濟、民生問題持續不得好轉,都給矛盾的總爆發埋下伏筆。“憲法原則”的公佈,既讓民眾不滿情緒找到了“井噴點”,也讓坦塔維成為眾矢之的。

  在該文件中,軍方從行政、財政、軍事角度作出了有利於自身的制度設計,以便其像以往一樣維持特殊地位。例如,規定軍方享有軍事預算不受未來議會審核的特權、有權否決議會通過的涉及國防的法律、軍方任命未來制憲會議80%的人等等。這些無不讓民眾及各大政治勢力深受刺激。他們擔心,如此一來,作為穆巴拉克夥伴和戰友的軍方將左右未來政局走勢,導致“另一個穆巴拉克來臨”,使他們推翻前政權的努力前功盡棄。而利益蛋糕的大塊一旦被軍方獲得,各政治勢力生存空間更面臨遭打壓的危險,首當其衝的是伊斯蘭勢力。在這種情況下,穆斯林兄弟會(穆兄會)、世俗政黨、民眾等才會對軍方群起攻之。

  有懷疑稱,示威的幕後推手是穆兄會,但專家表示,從如此大的衝突規模來看,恐怕不是個別勢力所能推動的。況且穆兄會有獲得議會選舉40%左右席位的把握,推遲選舉對其有弊無利。

  妥協表述語焉不詳

  再從軍方看,其妥協並未取得民眾信任,難以化解根本矛盾,某些表態甚至語焉不詳。

  北京大學阿拉伯語系教授吳冰冰表示,“公投”與包括大選在內“路線圖”的關係是什麼,軍方並未厘清。根據此前軍方為權力和平過渡制定的“路線圖”,交權應在議會選舉、憲法産生、總統選舉之後,那麼公投究竟是要取代還是要補充原有的路線圖?而且目前埃及擁有的是臨時憲法,在制憲尚未完成情況下公投的意義和效力都要打問號。即便進行公投,未來權力架構的運作關係如何理順都是問題。難怪埃及民眾對此也頗有微詞,認為公投意味著拖延時間,是一種伎倆,給剛要起步的政治過渡安排增加新的不確定因素。

  此外,在軍方接受臨時政府總理謝拉伕辭呈後,將視線投向了原子能機構前總幹事巴拉迪,並跟他協商是否考慮接任。對此,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劉中民認為,“相中”巴拉迪只是軍方為應對時局所作出的權宜之計,能不能改變當前局勢存疑。巴拉迪政治態度相對開明,也擁有較為豐富的國際事務經驗,可以為國際社會所接受,但是由於他長期身處國外,在國內沒有成熟的政治組織作依託,人脈也不是很強,難有大的作為。此外,一旦由“局外人”轉變為“體制內”角色,要調和軍民矛盾,實非易事。巴拉迪對此也心知肚明,含糊地表態稱只願充當軍方與示威者間的“中間人”。

  若選舉延後乃“雙輸”

  動蕩不安的局勢為即將到來的下院選舉增添了變數。吳冰冰表示,從路線圖看,選舉久拖只能使交權日期押後,這既跟遊行訴求相悖,也加劇局勢的複雜性;另一方面,如果軍方以保障安全為藉口,對選舉採取控制手段,比如推遲,甚至質疑結果,這對於參選的各方勢力也並非利好。綜上,選舉延後並非軍方和抗議者樂見之事,現在就要看他們如何相互妥協。劉中民則預判,既然軍方承諾28日的議會選舉將如期舉行,那麼按期開選的可能性存在,不過局面或許會比較混亂。

  一向熱衷於中東變局的西方此次對埃及採取了冷眼旁觀的態度。雖然美國想把埃及打造成中東變局中民主化的一個典型,但目前敘利亞內亂、伊朗核問題更具緊迫性,分散了美國的注意力。此外,美國判斷埃及目前局勢不會出現顛覆性變化,因為埃及民眾的民族凝聚力比較強,政局雖亂而難以大亂,更不會從大規模衝突滑向內戰邊緣。然而,專家也表示,美國一向在中東持雙重標準,例如,鼓勵敘利亞反對派不與政府接觸,這變相也會對埃及示威者起鼓舞作用,這樣一來,如果埃及選情生變,動蕩加劇甚至軍方在政治框架中失去優勢地位,恐怕也是美國不願看到的。

熱詞:

  • 軍方
  • 埃及
  • 上海外國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