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相關資料:1979年伊朗扣留美國人質事件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30日 00: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979年之前,美國和伊朗曾經有過很長一段蜜月時光。當時,為了從南方牽制蘇聯,並謀求自己在中東的利益,美國曾大力扶植伊朗的巴列維政權作為其中東的代理人。提起那段美伊之間的親密接觸,即使是美國在中東最鐵桿的戰友以色列都暗生妒意。

  但天有不測風雲,1979年的一場“伊斯蘭革命”卻拉開了美伊交惡是序幕,雙方自此分道揚鑣,而隨後的德黑蘭人質事件更使之形同水火。

  要提及德黑蘭人質事件,對美國軍方來説那更是如鯁骨在喉,因為在那場解救人質的特種行動中,美國軍方損兵折將,可説是弄了個灰頭土臉,即便20多年過去也難忘其痛,可以想象,歷來睚眥必報的美軍肯定在苦等能雪此恥的時機。因此解讀這段陳年舊事便具有了現實意義。

  另外,更具戲劇性的是,前些時間一些西方媒體又爆傳現今伊朗總統內賈德也曾參與當年的人質事件,這就更使這段往事變得非同尋常起來。

  下面,是我們從《美國戰爭全景》一書中節選出的“德黑蘭人質事件”的介紹,以幫助讀者了解這段26年的歷史。

  伊朗扣留53名美國人質:美伊交惡的起點

  1978年,革命風暴席捲伊朗全國,巴列維國王的統治岌岌可危。

  當美國明顯看出國王註定要失敗後,便開始籠絡國王任命的巴赫蒂亞總理,並幫助國王安全地離開伊朗,想以此來緩解伊朗國內的矛盾。但是巴赫蒂亞也迅速被推翻,美國在伊朗的勢力急劇下降。

  1979年2月,流亡國外的伊朗宗教領袖阿亞圖拉。霍梅尼日國,領導了一場伊斯蘭革命,4月1日“伊斯蘭共和國”宣佈成立,巴列維王朝被徹底推翻。

  在如何對待伊朗國王的問題上,美國政府內早就有不同意見,革命到來之後,不同觀點之爭更趨激烈。以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為代表的一派認為,伊朗的戰略位置對美國是非常重要的,親美國的國王無論採取什麼措施,美國都應堅決支持,而且伊朗的動亂是能夠控制的,為挽救國王,美國可以採取必要的軍事行動。而以國務卿萬斯為代表的一派則認為,對伊朗的政策應留有退路。兩人的觀點相持不下,因此影響了美國對伊朗政策的決斷。

  美國總統卡特在伊朗問題上經常動搖于布熱津斯基和萬斯之間。在1978年11月之前,他一直把伊朗問題簡單化,認為只要國王實行一點“人權”、“民主”、“自由”,伊朗出現的問題就可迎刃而解。但是,當伊朗實行軍人統治後,伊朗局勢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惡化,總統的調子開始有所變化,擺出作兩手準備的姿態,以防止國王倒臺後美國無退路可走。

  霍梅尼領導伊朗人民推翻了巴列維國王的統治、成立伊斯蘭共和國之後,對美國支持巴列維十分仇恨。儘管卡特政府對革命後的伊朗在政策上有所改變,但對美國一直持有戒心的伊朗人,對巴列維國王復位這一歷史教訓仍然記憶猶新。所以,當美國國務院伊朗科科長在德黑蘭私下與伊朗宗教界人士進行廣泛接觸時,立即引起了霍梅尼和伊朗當局的疑慮。而美國又不顧伊朗當局的抗議,于10月22日准許前國王巴列維途經墨西哥赴美治病,更激起了伊朗人對美國政府的不滿。

  於是,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開始與美國較勁了,他宣佈:“美國在伊朗的統治是我們一切不幸的根源,伊朗人民必將予以回擊。”霍梅尼的話把本已激蕩的仇美情緒,一下子推向高潮。

  11月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的學生4000余人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佔領了美國大使館,將美國國旗撕下來,代之而挂上了寫著“真主偉大”字樣的白旗,在館內外進行演説煽動,氣勢咄咄逼人,最後將66名美國外交官扣押起來,作為要求美國交出巴列維的人質。

  第二天,伊朗最高領袖要求美國引渡巴列維國王,要求英國引渡正流亡在那兒的巴赫蒂亞前首相。並説:“美國大使館是間諜的根據地,許多陰謀都是從這兒産生的。”美國人雖然對事件開始估計得沒有那麼嚴重,但大使館一被佔領,他們便慌張起來。根據卡特的指示,國務院立即在內部組織一個伊朗工作小組,晝夜不停地為人質問題而奔忙。

  人質被扣的第二天,布熱津斯基為人質危機召開了特別聯合委員會首次會議。會議建議向伊朗派出兩名特使,這兩個人當中,一個是伊朗宗教領袖與革命者都能接受的前司法部長拉姆齊。克拉克,另一個是參議院工作人員威廉。米勒。隨即將注意力迅速轉到緊急計劃方面,並成立了一個小組,考察當人質受到傷害或伊朗開始瓦解時美國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計劃,而且重點集中在擬訂一項營救計劃上。

  當晚,美國國務院設法與伊朗要人貝赫斯蒂取得了聯絡,並通知他美國計劃派遣特使的消息。

  6日清晨,克拉克與米勒被召到國務院,萬斯向他們通報了伊朗形勢,並準備了一封概括美國關於人質危機立場的指令信。

  這封信所包括的基本要點是:關鍵目標是使所有被關在伊朗的美國人立即得到釋放,第二個目標是就如何解決美伊關係的困難與伊朗宗教當局進行談判。

  可是,就在國務卿萬斯確定解決人質危機的目標時,霍梅尼和伊朗政府正式宣佈支持學生們的行動。頓時,擁護霍梅尼的各政黨和團體紛紛響應,並在德黑蘭舉行了萬人示威遊行,高呼“引渡國王”、“處死卡特”的口號。這樣一來,就將基本上是政治對抗的象徵性行為轉變為美國與伊朗之間的全面對抗。

  人質事件發生之後,美國朝野譁然。不失大國“風度”的美國,先是採取一些“討伐性”措施,以孤立和制裁伊朗,企圖迫使伊朗釋放美國人質。10日,美國決定中止向伊朗提供武器和運送軍事裝備零件,凍結伊朗在美國包括銀行存款在內的所有官方資財。12日至14日,美國又停止了同伊朗的石油貿易,禁止在華盛頓的伊朗學生舉行示威,並宣佈對在美國的伊朗學生進行特別移民審查,凡是不符合手續的一律驅逐出境。另外,美國還通過聯合國和中間人進行活動,號召西方盟友對伊朗進行制裁,試圖通過外交途徑及早解決人質問題。

  美國的這些措施,不僅沒有使伊朗屈服,反而更加激起伊朗人對美國的敵對情緒。針對美國政府的制裁措施,伊朗革命委員會于13日決定停止向美國出口石油,禁止在全國各地放映美國影片,禁止美國飛機、船隻進人伊朗領空和領海。14日,伊朗政府還宣佈,它將取出存在美國銀行的約120億美元的存款。至此,美伊雙方陷入僵局,誰都無法提出和平解決的方案。

熱詞:

  • 1980年
  • 內賈德
  • 人質事件
  • 伊朗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