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東盟邀美參會尋求大國制衡 致力於推動東亞一體化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8日 09: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發

  市場和制度設計助推東亞一體化

  今年美俄受邀參加,也是因為東盟想尋求大國之間的相互制衡,比如請了中國又請了日本和印度,請了美國也會同時請俄羅斯

  東亞峰會為年度領導人會議機制,峰會此前有16個參與國,即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6國,採取“10+6”模式。今年美國和俄羅斯受邀參加,本次峰會也被擴容為“10+8”。

  “東亞多邊合作機制不是單一的制度設計,而是具有多樣化、複合性特徵的。今年美俄受邀參加,也是因為東盟想尋求大國之間的相互制衡,比如請了中國又請了日本和印度,請了美國也會同時請俄羅斯。”倪峰告訴記者。

  倪峰表示,東亞峰會作為東亞地區一個新的合作形式,致力於推動東亞一體化進程、實現東亞共同體目標。目前有兩股力量在推動地區一體化:一是市場選擇的力量。跨國企業資金的流動,進入各國市場,其實跟政府關係並不密切;二是制度設計。雖然區域一體化合作的基本形態由市場達成,但政府之間談合作就會出臺制度設計的各項標準,為一體化提供相關政策便利。

  美欲借助東盟實現出口增長

  亞太地區相對穩定,經濟增長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從經濟恢復來看,美國能實現出口倍增的希望就在東南亞

  “亞洲問題的重要性被美國重新認識了。2009年開始美國就發出重返亞洲的聲音,並開始謀篇佈局,經過兩年時間的醞釀,加上今年國際形勢的變化,美國在加快步伐,在APEC上打TPP牌和奧巴馬參加東亞峰會也都是重返亞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倪峰説。金融危機後,亞太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區。美國國務卿希拉裏曾表示今後10年美國將大量資源投入亞太地區,進行戰略轉移。

  倪峰告訴記者,整個世界經濟版圖分為以美國為中心的北美、歐洲、中東和東亞四部分,而前三個部分的形勢都不太妙。美國國內經濟衰弱,當務之急是發展經濟。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中東政權更迭,都對美國很不利。“可以説在短期內,美國指望不上歐洲,對歐洲出口的帶動是美國的難題。世界範圍來看亞太地區相對穩定,經濟增長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從經濟恢復來看,美國能實現出口倍增的希望就在東南亞,從戰略角度來看,中國的崛起對美國是一大挑戰,美國需要把這個地區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倪峰分析道。

  通過制度建設經濟上獲利益

  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增加,隨之而來的也是美國影響力下降。以美國目前的經濟狀況是沒資源往亞洲投的,所以它需要通過制度建設的方式在經濟上獲得利益,擴大影響力

  “中國和東盟的關係在過去10年裏進展很大,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形成一體化市場,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增加,隨之而來的也是美國影響力下降。以美國目前的經濟狀況是沒資源往亞洲投的,所以它需要通過制度建設的方式在經濟上獲得利益,擴大影響力。”倪峰告訴記者。

  “美國想在和中國競爭時處於有利地位,就希望區域合作制度上的設計偏向自己。在美國的TPP基本線路圖中,是先找新加坡、文萊這些小一點的國家談判,在談判過程中美國處於主導地位,標準也會對美國有利。標準一旦形成,美國可以通過這些標準,把大的經濟體一個個綁架了。”倪峰説。

  有分析認為,東盟扮演的主導作用將成為歷史,並由美國取而代之。東盟秘書長素林稱,超級大國與我們接近的時候都有自己的盤算。“除了APEC,東亞地區一體化進程中很多事務的安排都是把東盟放在‘駕駛員’位置上的,一直以來中日韓印也都尊重東盟的位置,這是推動區域合作的大前提。而美國天生認為自己是老大,想當‘駕駛員’,這種本能掩飾不住。為此,東盟未必甘心充當美國的棋子。”倪峰説。

  利用南海矛盾挑撥中國東盟

  南海問題並不在會議議程中,也不應該成為會議的議題。將有爭議的問題引入會議,只會影響合作主題和互信氣氛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東南亞項目負責人鮑爾説,過去15年來,中國非常成功地深化了與該地區的經濟聯絡,但最近中國在南海和其他地區採取了更加強勢的措施,這給東南亞國家帶來了壓力,也就提高了這些國家與美國加強關係的意願。

  從2009年開始,美國國會就舉行了多次關於南海問題的聽證會,結論是“南海問題是中國和東盟關係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從去年10月27日到11月8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裏逐次訪問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新西蘭和澳大利亞,所到之處頻繁提及南海爭端。此外,美國近來與菲律賓、越南等國在南海周邊舉行了多次軍演。

  “911事件以後,美國的戰略中心在反恐上,對亞洲比較忽視。現在美國要回到亞洲,最好的辦法是挑撥中國和東盟國家的關係,而南海問題的矛盾就可以利用。但美國只想削弱中國與東盟的依存度,不會把問題激化,也不會為了東盟國家而與中國決裂。”倪峰説。

  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表示,在東亞峰會上,南海問題並不在會議議程中,也不應該成為會議的議題。將有爭議的問題引入會議,只會影響合作主題和互信氣氛,破壞本地區來之不易、極具活力的良好發展局面,有害而無益。外部勢力的介入,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還會使問題複雜化。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楊春)

  繼APEC後,第19屆東盟首腦會議昨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拉開帷幕。美國和俄羅斯將首次以東亞峰會成員國身份參會,東亞峰會機制由此擴大到“10+8”。伴隨此次擴容,會對東亞地區合作機制産生怎樣的影響?區域安全框架將會面臨怎樣新的調整?

  昨日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副所長倪峰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俄受邀參加,也是因為東盟想尋求大國之間的相互制衡。但美國欲利用南海問題制肘中國,充當東亞地區“駕駛員”,只是一場“美國夢”。

  東盟峰會重點討論地區一體化

  第19屆東盟峰會17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努沙杜阿會議中心開幕。東盟峰會17日通過了《在全球國家共同體中的東盟共同體巴厘宣言》,強調東盟在加快共同體建設的同時,將加強與外部世界互動與融合,提升東盟作為地區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

  本屆東盟領導人會議將重點討論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以政治安全、經濟和社會文化三個共同體為支柱,實現平衡務實發展。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照顧各方需求,“以人為本,服務於人”。

  第二,推動地區經濟增長。東盟將依照發展路線圖,注重國家與地區間互聯互通,促進經濟包容性與可持續增長,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與平衡發展作出貢獻。

  第三,確保東盟在地區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東盟將作為一個整體參與和對話夥伴國的互動,通過10+1、10+3、東亞峰會、東盟地區論壇等多種方式加強與對話夥伴國的合作,增進凝聚力,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第四,確保地區穩定與安全。東盟將進一步加強自身調解爭端的能力,繼續發揮積極作用,協助各成員國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衝突。東盟也願意通過東盟地區論壇等機制為更多國家提供一個和平解決問題的平臺。

  第五,增強東盟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在全球面臨各種挑戰之際,東盟不應扮演一個旁觀者,而應在應對眾多全球性問題中發出自己的聲音。

  本屆東盟峰會的主題是“在全球國家共同體中的東盟共同體”。此後,還將舉行東盟分別與中日韓三國(10+1)、東盟與中日韓(10+3)和東亞峰會等系列峰會。

  新華社印尼巴厘島11月17日電

  ●小卡片東盟一體化進程

  1992年,東盟就提出建立自由貿易區。

  1997年5月底,東盟7個成員國決定接納緬甸、柬埔寨和老撾加入東盟。

  2000年11月,東盟領導人同意將東盟國家視為一個經濟體並在國際上採取整體行動。

  2007年1月舉行的第12屆東盟首腦會議通過的《宿務宣言》決定,正式啟動《東盟憲章》的起草工作。宣言還決定將東盟共同體建設提前至2015年完成。

  2008年12月,《東盟憲章》正式生效。

  2009年2月,東盟國家領導人就如期在2015年建成東盟共同體提出了戰略構想、具體目標和行動計劃。

  2010年10月,在第17屆東盟首腦會議期間通過了700多項工程和計劃,投資規模約達3800萬美元,以促進東盟地區全方位聯通。

熱詞:

  • 東盟地區論壇
  • 東盟國家
  • 東盟峰會
  • 東盟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