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市場運作模式大有可為(中華文化“走出去”)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3日 07: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作為中國文化部今年9、10月間舉辦的中國文化系列活動的一部分,“瓷都—景德鎮當代中國瓷畫展”在華盛頓舉行。

  新華社記者 張 軍攝

  中國文化系列活動最近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成功舉行。芭蕾、崑曲、話劇、歌劇、合唱等多種藝術形式,以及國家級藝術團體的精彩演出,讓美國觀眾大飽眼福。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每場演出幾乎都座無虛席。除了熟悉的華人面孔,更多的是美國當地人。他們有的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更多的則是肯尼迪藝術中心的忠實觀眾。一名美國觀眾在看完中國國家芭蕾舞團表演的《紅色娘子軍》、《天鵝湖》和《黃河》後讚不絕口:“中國芭蕾舞演員的水平世界一流。”他對記者説,文化在美國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欣賞文化演出是很受歡迎的社交手段。中産階級家庭大都有文化預算,會定期瀏覽劇院的節目預告,發現感興趣的就在網上提前購票,舉家或邀友人前往。儘管他本人對中國文化了解不多,但他相信,能在肯尼迪藝術中心演出,就是有品質的保證。

  肯尼迪中心新聞官告訴記者,這次演出的所有節目,都由肯尼迪藝術中心親自赴中國挑選,從古代戲曲到現代話劇,不僅水平高,且極具代表性,整個中國文化系列演出的票房銷售情況都很不錯。

  在美國工作4年,記者曾多次在肯尼迪藝術中心觀看來自中國的文藝演出,明顯感到中國演出團體在拓展美國市場上越來越依靠市場機制這一可喜的變化。與中國不同,美國政府中沒有文化部這一機構,政府通過國家人文基金會等機構對文化事業提供資助,而文化本身的發展則更多依靠市場運作。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文化處李冬文公參多次對記者説:“中國藝術進入西方主流社會,要以市場化運作模式來實現,這是發展方向。”

  去年12月,在肯尼迪藝術中心上演的中國著名舞劇《一把酸棗》(在美譯為《長城腳下的禁果》),就是以商業化運作方式向西方主流劇院推介中國文化的實踐。以往中國演出團體的演員赴美均持商務旅遊簽證,演出也多以贈票為主,此次則不同,參加演出的演員獲取的都是P類簽證,只有持這類簽證才能在美國進行商業演出,而所有的演出都公開售票。同時,所有的演出都是通過與美國當地的文化企業合作,提前展開媒體宣傳。觀看演出的美利堅大學亞洲中心主任趙全勝教授認為,中國文藝演出進入美國主流社會時,一是要選好平臺,二是要重視當地輿論宣傳,改變“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傳統思維,讓美國民眾了解中國演藝名人。一位美國國會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中國藝術團演出水平很高,但美國觀眾對其了解不多,今後應更加重視美國媒體的作用。

  在利用美國主流劇場這一平臺的同時,中國演出團體還採取了直接投資的做法。過去中國劇目赴海外演出,通常是只賣産品,不投資;只拿保底的低薪演出費,將投資經營、銷售風險全部交給外國經紀公司打理,結果,不僅演出反響有限,收入還大都落入外方腰包。中國藝術團體對此多有怨言,但“誰投資、誰擔風險、誰受益”是市場規則,要想多獲利,就要以投資人身份出現。

  在這一思路主導下,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下屬的北京天創國際演藝製作交流有限公司決定在美國落地生根。2009年12月,歷經3年考察談判,天創成功收購位於美國密蘇裏州布蘭森市的白宮劇院,投資註冊成立了演出經營公司。這是中國文化企業首次在美國擁有自己的劇院。從製作人、供貨商到經銷商,天創在美國演藝市場實現了自我産業鏈的完整化。這一大膽舉措無論對公司,還是對中國文化産業,都是突破,為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中國文化企業提供了新思路。

  天創收購白宮劇院,在當地産生了很好的社會效果。不僅讓這家瀕臨困境的劇院獲得了新生,還為當地創造了工作崗位。劇院管理團隊全部是美國人,熟悉當地情況,他們在短時間內做了大量市場推廣,很快使天創的品牌劇目《功夫傳奇》成為布蘭森這座以藝術演出聞名的旅遊城市的新亮點。

  採訪中,記者深感中國藝術演出拓展美國市場正逢其時。美國人對中國文化的迷戀歷史久遠,但在多元文化共生的美國,中國文化在很長時間裏依然被誤讀,關於中國的描述依然與異國情調相聯絡。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讓美國的中國文化熱進入一個新階段,蓬勃發展的當代中國文化開始越來越多地進入美國民眾視野。一名韓國同行應記者之邀看了中國文化系列活動的演出,非常羨慕。他感慨地説,在美國工作近1年,他從未在肯尼迪藝術中心看到如此密集的韓國文化活動,“可見美國人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很大”。丹佛大學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趙穗生教授認為,在中美文化相互理解方面,美國是赤字國家。美國的中國文化熱,有助於令這種理解失衡走向平衡。

  (本報華盛頓電)

熱詞:

  • 文化企業
  • 文化熱
  • 市場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