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40餘年外交生涯"不辱使命"(圖)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4日 22: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沈汀):提起沙祖康,人們立刻想到那位外表嚴肅、言語犀利、有時又不失幽默的中國外交官,身材不高的他總能在各種場合以鏗鏘有力的言語吸引每個人的注意,也總是以自己獨特的談吐和交流方式,一改外交官在人們腦海中刻板、拘謹的傳統形象。2007年,沙祖康被任命為聯合國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人在聯合國擔任的最高職位。如今,身為聯合國副秘書長的他又是如何看待中國與聯合國在過去40年中所經歷的一切?如何面對副秘書長工作帶來的困難和挑戰?

  從事中國外交事業40餘年的沙祖康,可以説正好見證了中國在聯合國恢複合法席位以來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所面對的各種挑戰和考驗,而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他直接參與其中。

  沙祖康表示,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對中國的內政、外交乃至國際格局都産生了深遠影響。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昂首進入國際多邊舞臺,成為國際多邊機制當中的重要力量,改變了多邊力量的對比和格局。中國獨立自主、主持正義,為廣大發展中國家仗義執言,同時也積極利用聯合國舞臺廣交、深交朋友,讓中國外交迎來大發展的新局面。不過他坦言,剛剛重返聯合國時,中國對聯合國事務感到陌生,因此處於較為被動的階段。沙祖康説:“我們進聯合國以後的話,71年進入,我們都不知道怎麼投票,因為我們對聯合國的問題不清楚。聯合國只有三種投票方式,一種叫Yes就是贊成,一種叫No就是反對,還有一種就是棄權。可以我們當時的話,這三種辦法哪一種都不行,因為我情況不了解,我既不能説Yes也不能説No,也不能説棄權,你進來了怎麼説棄權呢?因此中國當時就提出一個做法,我不參加投票,也就是説因為我對情況不了解,我沒法表明我的態度,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由於這麼個情況,現在聯合國投票有四種形式,贊成、反對、棄權和不參加,所以經常你們看到這麼一個情況:有的國家坐在代表團席位上就宣佈説‘不參加’。應該説‘不參加’成為聯合國第四種投票方式,這是中國對聯合國文化的一大貢獻。”

  沙祖康説,當時中國外交官對聯合國的議事規則並不掌握,因此也缺乏制定議題、主導議題的能力,只好被動接招。直到上世紀90年代人權鬥爭的時候才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深入研究,此後便較為熟練地掌握和運用了程序性表決、主席裁決、提出動議、唱名錶決等各項議事規則,從而變被動為主動,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聯合國事務中來。現在,中國每年在聯合國提出不少提案,並通過積極參與聯合國在維護和平與安全、發展、人權等各項領域的工作,主動參與到國際規則制定的進程當中。

  談到中國對聯合國的貢獻時,沙祖康表示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當中最大的維和行動出兵國,中國也是全世界公認的執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典範。他強調,千年發展目標目前取得的重大進展,多數是因為中國全面、快速發展的帶動。中國在聯合國維和、發展方面的重要貢獻,不僅反映了中國自身的目標,也反映出中國對世界的期待,那就是中國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希望世界永葆和平、可持續發展。

  儘管40年來中國正日益積極地參與到聯合國事務中來併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但熟悉和了解聯合國的人都知道,目前中國在聯合國內部的代表性還顯得不足,也就是在聯合國工作的中國籍職員的比例相對偏低,尤其是高級別官員更是鳳毛麟角。沙祖康指出,這種現象的産生當然有其歷史原因。沙祖康説:“你在聯合國看一看,聯合國的規章制度全是以西方發達國家的模式為標準制定的,他根據他訂的制度、他訂的規則來招聘這樣能夠執行他規則制度、理解他規則制度的人員,由於這麼個原因,因此聯合國事實上是西方掌控的,這是一個歷史原因,我們叫先天不足。”

  除了歷史原因以外,沙祖康表示還有重視程度不夠的因素。他強調,聯合國是各國討論、醞釀、談判和制定國際規則的機構,這方面的意義非常重大,不容小視。沙祖康説:“那我們認識上必須要有個提高。這個聯合國啊,幹什麼事都很慢,可是別忘了,它為什麼慢?它有它的邏輯的。190幾個國家要達成一致當然是很困難的,它的公正性也體現在這裡,就是因為有代表性啊。如果沒有代表性我可以一家説了算,我搞霸權主義,我一家説了算,那當然快了。聯合國的公道、公正也在這兒,它有一種道義上、政治上或者是法律上的一種約束力。”

  沙祖康表示,在提高認識的同時,就需要對人才的培養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因為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甚至要花上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夠實現,為此他提出兩項具體建議。沙祖康説:“(要)改變這個現狀,首先呢要培養自己的一個多邊隊伍,加強多邊人才的儲備,另一方面,要加強和創建國際職員的輸送、交流機制,要形成一個國際職員國際、國內流動的良性循環。”

  沙祖康説,在多邊人才以及國際職員的培養方面,日本和韓國可以説為中國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沙祖康説:“你們試想一下,二十多年前在國際組織,日本人是個什麼樣子。可今天,日本人做了很多國際機構和組織的頭頭,哪個機構裏的日本人都不少,因為它幾十年前就開始培養,今天開始收穫了,他們還在繼續培養。韓國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