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利比亞百廢待興期重建 派系鬥爭是最大隱患(圖)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2日 05: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日,利比亞蘇爾特,利比亞“過渡委”士兵慶祝卡扎菲身亡。

  卡扎菲的死亡,並非利比亞變革的終結,而是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經歷了戰亂的利比亞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政治與經濟重建之路依然漫長。尚不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利比亞過渡委面臨的任務極其艱巨,經濟千瘡百孔、部族武裝矛盾重重、卡扎菲殘余猶在……不過,最大考驗是如何滿足600萬利比亞人對“後卡扎菲時代”的巨大期望。學者艾哈米達認為,這全部取決於過渡委領導層如何治愈國家傷口、實現民族和解……或者報復、復仇。這可能是一條危險的道路。

  內政

  政權重建難題何在?

  民兵組織成隱憂

  一些分析人士擔心,安全和政治形勢不穩定可能拖延並擾亂利比亞重建進程。首先,卡扎菲“殉難”,可能被用來煽動部族暴力。

  北非問題專家約菲認為,卡扎菲支持者可能指責過渡委在北約支援下殺死卡扎菲。軍事專家張博也認為,卡扎菲的死很可能使其成為反西方的象徵,甚至被“基地”組織利用。

  與此同時,另一難題是如何管理反卡扎菲民兵組織,防止其在“後卡扎菲時代”為政治資本相互爭鬥。

  中東事務諮詢師沃倫認為需要小心解散這些團體或者把他們整編為政府軍。

  另一方面,分析師也擔心,組建新政權過程中內部政治鬥爭將考驗“反卡聯盟”穩固程度。利比亞地域、部族、種族矛盾複雜,執政當局內部派系眾多,過渡政府組建工作一直進展不順。

  而石油利益分配也將牽動利比亞戰後局勢,北約各國都想最大化自己利益,外界普遍認為,美國會設法收回其10億軍費成本。

  同時,過渡委需要向外國石油公司展示穩定局勢,爭取早日重啟石油生産換取重建急需資金。

  外交

  外交立場如何轉變?

  給予歐美石油利益

  隨著卡扎菲被擊斃,新政權即將浮出水面,專家普遍認為,這意味從1969年後至今,利比亞和西方長期不和的關係出現了本質變化。

  中東問題專家朱兆一稱,卡扎菲雖然在執政後期和歐美關係出現了回暖,但是由於基本意識形態的差異,歐美對接觸卡扎菲政權更多的還是利用為主,並不是真正與其建立友好關係。因此當反卡扎菲勢力集結後,歐美立刻明確表示支持。

  由於利比亞新政權是在西方軍事實力的支持下建立的,利比亞新政府將和西方國家構築更加緊密關係。實際上,在卡扎菲還沒有被抓獲之時,西方國家就已經獲得了新政權給予的“好處”,比如法意等國已經開始在“解放區”開採。並且新政權也將改變卡扎菲一貫與阿拉伯聯盟主流國家的不友好關係,新政府會向這些主要阿拉伯國家尤其是沙特和埃及靠攏。

  而另一方面,朱兆一稱新政權可能不會像卡扎菲政權那樣親非盟,對與非洲國家合作,也沒有與歐美合作那麼積極。卡扎菲執政期間,很多周邊非洲國家都受到其資助,比如尼日爾和乍得等國,這些國家都暗地支持卡扎菲。

  軍事

  北約為何撤軍?

  順應民心減少傷亡

  21日,法國外交部長朱佩表示北約在利軍事行動可認定為“已經結束”。軍事專家張博稱,在卡扎菲被打死前一天,北約成員國高官就空襲行動未來舉行會議。

  卡扎菲的死,讓主張結束軍事行動的一派增加發言權。雖然利國內還有不穩定因素,但北約大規模空襲理由已不那麼充分。

  張博認為,另一促使撤軍原因是利比亞新政權將宣佈全國解放,此後將著手進行經濟建設和恢複國內秩序。

  北約若再實施大規模空襲將增加傷亡招致輿論不滿。所以在卡扎菲勢力基本上被肅清的情況下,北約放手,讓利比亞執政當局武裝來撿起勝利果實,應該是最好的結局。

  另一方面,卡扎菲獨攬大權40餘年,利比亞各級政府機構缺乏順利展開戰後重建的能力,因此不排除北約小規模協助過渡政權重建和打擊卡扎菲殘余。

  經濟

  卡氏侵吞資産今何在?

  600億美元下落不明

  隨著卡扎菲死亡,數以十億計美元的利比亞國家資産可能將下落不明。據信卡扎菲政權隨意竊取利比亞國庫資金轉至個人名下。

  據悉,利比亞2010年石油出口收入達450億美元。而這些錢大部分落入卡扎菲家人和一些政要的囊中。

  據估計,卡扎菲家族坐擁330億美元資産,據信,在世界範圍內另有600億美元資産“未統計在內”。

  一些分析師認為,卡扎菲政權倒臺,他本人死亡,大量利比亞國家資産可能就此“失蹤”。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員瑟沃認為,利比亞執政當局可能“非常難以”收回這些資産。因為 即使現在“一些人仍試圖把利比亞中央銀行中的資産裝進自己口袋,把土地、官職私有化……”

  《經濟學家》分析師鮑威爾認為,卡扎菲銀行賬戶難以確認,部分原因是其名字的英文拼寫“數以百計”。

  聲音

  不可一世的卡扎菲上校在戰爭中死於暴力,正如他40多年來帶給這個國家的暴力一樣。我們對利比亞人民長期遭遇的殘酷統治表示同情,值得慶倖的是他再也無法傷害利比亞人民。

  《紐約時報》

  也有不少人對他的死表示“可惜”,因為人們無法讓這個“暴君”接受審判,無論是在國際犯罪法庭還是在利比亞的國家法庭。他的死也留下一個問題,北約的空襲究竟要為他的死負上多大責任。英國《獨立報》

  令人憎惡的統治者已經死亡,人們在歡慶的狂歡中高聲宣佈勝利與和平的到來,利比亞三軍將士都為他們抓住了卡扎菲自豪,但如果他們認為這就是結局,就大錯特錯了,等待他們的應該是緊鑼密鼓的“政治進程”。

  綜合新華社電 本報記者 張樂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