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國際視點:巴以“換俘”1:1027顯示緩和信號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9日 05: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0月18日,在以色列中部的泰勒諾夫空軍基地,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右)歡迎獲釋的以色列士兵沙利特。

  新華社發

  10月18日,在加沙地帶拉法口岸,一名被釋放的巴勒斯坦囚犯親吻前來迎接他的親人。

  新華社發

  10月18日,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等地成了歡樂的海洋,成千上萬的巴勒斯坦人聚集在一起,歡迎被以色列囚禁的同胞返回家園。當天,共有包括27名女囚犯在內的477名巴勒斯坦在押犯獲得自由;同時,被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關押5年之久的以色列士兵沙利特也被釋放。自此,巴以雙方根據此前達成的協議順利完成第一階段的交換在押人員計劃。

  痛苦與歡樂交織

  此次巴以“換俘”受到了中東媒體的廣泛關注,許多阿拉伯語電視臺18日對此進行了現場直播。

  巴勒斯坦領導人幾乎全體出動:在加沙,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親自迎接歸來的獲釋者,並與他們擁抱、親吻;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主持歡迎儀式,併發表了講話;而在埃及首都開羅,哈馬斯政治局主席邁沙阿勒專程從敘利亞趕來,與埃及情報部門的官員一起,對“換俘”過程的進展情況進行監督,以防節外生枝。

  巴勒斯坦《新生活報》18日撰文指出,這一天是“令人無比興奮和激情洋溢的一天。‘換俘’的成功,是全體巴勒斯坦人的勝利”。剛返回加沙的葉齊德對媒體説,他在以色列的監獄中已經呆了6年之久,飽嘗鐵窗之苦,家人一直盼望他早日歸來,今天終於如願以償了。

  與巴方的興奮和歡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色列“痛苦和喜悅相交織”的複雜心情。以色列《國土報》評論説,沙利特終於歸來,是好事,值得慶賀。但歸來的代價太大了,讓“沾滿鮮血的恐怖分子”不受懲罰而出獄,則是“令人痛苦”的,這無異於放虎歸山。

  在迎接沙利特的儀式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説,這是一個“痛苦的決定”,他知道“代價很高”,但作為總理,他已經把代價降到了“盡可能最低”。可能正是由於這種糾結的複雜心情,以色列的歡迎儀式很短,內塔尼亞胡的講話也非常短。

  據當地媒體報道,沙利特先是被哈馬斯武裝人員交給埃及情報部門,再由後者移交給以色列軍方。出現在以色列電視臺畫面中的沙利特蒼白、瘦弱,但能獨立行走。經過體檢後,沙利特乘直升機抵達以色列中部的泰勒諾夫空軍基地,在那裏與家人團聚。沙利特在接受埃及國家電視臺採訪時説:“希望這次‘換俘’行動能推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和平進程。”他同時希望能有更多的雙方在押人員獲釋。沙利特的家人則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多國參與秘密斡旋

  2006年6月,哈馬斯武裝人員通過地道突襲以軍哨所,打死兩名士兵,綁架了時年19歲的以軍坦克兵沙利特。以色列採取了一系列營救行動,但都無果而終。此後,雙方圍繞沙利特的角力和博弈從未停止過。

  埃及、德國、卡塔爾等國也都在巴以之間暗中做斡旋工作,並促成哈馬斯和以色列就交換戰俘進行了多輪間接秘密會談。最終,雙方於今年10月11日達成協定,用沙利特來交換1027名在押巴勒斯坦人。按照協議,交換將分兩階段實施:第一階段,以方釋放477名巴方在押人員,巴方釋放沙利特;第二階段,即以方在執行第一階段釋放行動後的兩個月內再釋放550名巴方在押人員。

  此前,以色列一直沒有放棄營救計劃。在強硬派看來,與哈馬斯談判是軟弱的表現,而且一人換1000多人,代價也太大了。此外,一些以色列人還認為,“換俘”會助長巴方的“囂張氣焰”,鼓勵巴方綁架更多以色列士兵以達到他們的政治目的。

  折射地區形勢變化

  中東媒體普遍認為,巴以“換俘”計劃折射出中東地區形勢的新變化,是巴以雙方在新的形勢下權衡利弊、互做讓步的結果。分析認為,以色列現在面臨四面楚歌的外交困境,不得不調整政策、降低姿態,防止再生事端。以色列同意“換俘”本身,就是其改變強硬立場的表現,是在部分阿拉伯國家局勢動蕩的衝擊下採取的靈活做法。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換俘”事件將對未來的巴以關係走向甚至中東局勢産生影響:其一,事件使人看到,在巴以問題上的強硬路線行不通,只有採取靈活立場才能解決問題。其二,哈馬斯的地位得到加強,有可能對巴內部權力格局造成影響。“換俘”是哈馬斯與以色列“交易”的結果,與巴民族權力機構關係不大。阿巴斯此次在講話中也大打“換俘牌”,稱在未來的巴以談判中,“俘虜問題將是首要解決的問題”,這顯然是在迎合巴民眾的關切。其三,埃及的外交努力取得成果,這為埃及提供了積極推動巴以談判的新動力。

  (本報開羅10月18日電)

  歷史上的巴以戰俘交換(鏈結)

  1974年4月17日,名叫馬哈茂德巴卡爾希賈茲的巴勒斯坦被關押人員被以色列釋放,成為巴以雙方換俘第一人。此後,每年的4月17日被視為巴勒斯坦囚犯日。

  1983年11月23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組織)和以色列開始交換戰俘,24日,雙方完成戰俘交換工作。在這次交換戰俘中,以方釋放了被關押在黎巴嫩南部安薩爾集中營和在以境內的約4500名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人。作為交換,巴方釋放了6名以色列俘虜。

  1985年5月20日,巴以雙方同時分別在日內瓦、加沙和納布盧斯三個地點交換了戰俘。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在國際紅十字會代表的主持下,巴方在日內瓦國際機場釋放了3名以色列戰俘,以方在加沙和納布盧斯釋放了1000名巴勒斯坦人和153名黎巴嫩進步陣線戰士。2004年3月在以色列“定點清除”中喪生的哈馬斯創始人艾哈邁德亞辛就是在這批交換戰俘中出獄的。

  (新華社)

責任編輯:陳琰

熱詞:

  • 沙利特
  • 1983年
  • 哈尼亞
  • 巴以問題
  • 巴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