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巴以展開“歷史性”換人協議 1:1027背後有考量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8日 18: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0月18日,以色列士兵沙利特(戴帽者)在被關押五年多後獲釋,他表示,對於終於能回家感到很“興奮”

2011年10月18日,家人迎接獲釋的以色列士兵沙利特

  中新網10月18日電 綜合報道,以色列一家電視臺當地時間18日播出了遭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組織(哈馬斯)抓捕並關押5年多的以色列士兵沙利特重獲自由的首段影像。報道指,以巴當天在些時候開始執行的換俘協議具有“歷史性的意義”,雖然以方是用1027名巴囚犯換取士兵沙利特1人,看似“賠本”,但由於雙方背後各有考慮,實際上達成了一場互惠互利的“政治交易”。

  五年牢獄生涯 “無名”小兵成“名人”

  據報道,以色列電視二台播出了來自埃及國家電視臺一段時間不長的視頻剪輯,視頻顯示,以色列士兵沙利特戴著黑色棒球帽,身穿灰色T恤,被戴著面具的武裝分子送出一輛白色的小型敞篷卡車。影像顯示,沙利特雖然面容蒼白,但看上去健康狀況不錯,步伐輕快。周圍擠滿了歡迎他歸來的民眾。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證實,在被哈馬斯釋放後,沙利特已經取道埃及,回到自己闊別了五年多的以色列。2006年6月25日,時年19歲的沙利特遭加沙地帶巴勒斯坦武裝人員俘虜,從此開始了長達5年多的牢獄生涯。

  一名以色列出租司機埃利曾説:“如果他是我的兒子,我希望政府先盡一切努力把他安全地接回家。”

  據介紹,以色列實行義務兵役制,許多家庭都有士兵或者預備役人員,民眾表示,能夠體會沙利特家人的痛苦。

  多年來,沙利特的家人一直指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沒有為沙利特獲釋盡力,更長期在他的住所外扎帳篷,以示抗議。但在以內閣批准換俘協議消息傳出後,沙利特的家人終於撤走了帳篷,滿心歡喜地迎接他的歸來。

  從19歲的少年到25歲的成熟男子,沙利特已經從默默無聞的小兵成為以色列家喻戶曉的新聞人物,他的獲釋,是以色列當局用1027名巴囚犯“賠本”換取的結果。

  “歷史性”的換俘協議

  沙利特被俘後,以色列政府一直試圖通過換俘方式換回沙利特,但屢屢碰壁。終於在今年,以色列與哈馬斯的談判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本月12日,以色列內閣以26票支持,3票反對的結果,投票通過換俘協議。根據協議,以色列將先後釋放1027名關押在以監獄內的巴囚犯,以換取沙利特的獲釋。

  這一協議分為兩個階段執行:第一階段,以方在1周時間內分批釋放477名巴囚犯,哈馬斯則釋放沙利特以交換;第二階段,2個月時間後,以方將再釋放550名巴囚犯,以完成協議餘下的義務內容。

  18日,以色列最高法院駁回了一些巴勒斯坦方面襲擊受害者要求延遲或取消換俘協議的申請,為這一“具有歷史性”的換俘協議的實施掃清了障礙。巴以換俘計劃于當天正式啟動。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領導人哈茂德扎哈爾(Mahmoud Zahar)18日發出消息稱,哈馬斯已經釋放了沙利特。

  哈馬斯武裝組織的艾茲丁卡薩姆旅早些時候透露,沙利特是“以非常複雜和機密的方式于18日早晨8點15分(北京時間14點15分)抵達埃及的。”

  一名以色列軍方人士透露,哈馬斯在埃及接受了一個簡單的身體檢查程序。美聯社的最新消息説,沙利特獲釋後接受了首次採訪。他對埃及電視臺表示,他對於能回到家鄉感到“很興奮”,也非常思念家人及親友。而就在一週之前,沙利特還在擔心“事情可能出錯”,自己還將在他鄉被關押“許多年”。

  加沙迎“歸人” 三國派飛機接人

  與此同時,以色列當局從半夜開始,分批釋放477名被關押在以色列監獄中的巴勒斯坦囚犯,其中包括450名巴勒斯坦男性,27名女性。據悉,首批獲釋的巴囚犯為96人,他們中的部分人已經通過連接埃及與加沙地帶的拉法口岸,回到哈馬斯所控制的加沙地帶。

  據悉,這96名巴勒斯坦囚犯中的部分人之前被關押在以色列南部的凱特祖裏特(Ketziot)監獄。他們分乘三個車隊,在埃及安全官員的護送下踏上返鄉旅途。

  據介紹,建立於1979年的拉法口岸是唯一能將加沙地帶跟外界連接、且不經過以色列的陸路通道,它直接關係到150萬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的生計。2006年,以色列封鎖了加沙地帶。2007年,哈馬斯組織控制加沙地帶後,以色列加強了對加沙的封鎖。此後,約150萬加沙人只能依靠拉法地區的地下隧道獲得絕大部分所需物資。埃及從今年早些時候開始,宣佈長期開放拉法口岸。

  消息説,數千民眾涌向拉法口岸,迎接獲釋的巴勒斯坦囚犯,他們將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囚犯家屬們則懷著焦急心情等待家人回歸。最新消息説,搭載首批獲釋囚犯的數輛巴士已經駛入加沙地帶。

  英國廣播公司還援引拉馬拉-巴勒斯坦衛星電視臺的消息説説,三架分別來自敘利亞、土耳其和卡塔爾的飛機已在埃及首都開羅國際機場降落,將各自搭載從以色列監獄中獲釋的部分囚犯返回各自的國家。據悉,將有10人回到敘利亞、15人回到土耳其、15人回到卡塔爾。

  據報道,德國和埃及參與了達成此次換俘協議的斡旋活動。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埃及在此次換俘協議達成過程中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

  看似“賠本” 實則各有考慮

  報道指,此次巴以換俘行動是1983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1983年11月24日,巴方曾經以6名以色列士兵換取4600名巴在押人員獲釋。

  這次,以色列用1比1027的代價,做了一場看似“賠本”,實際上互惠互利的“政治交易”。分析稱,此次交換協議對提升哈馬斯在巴勒斯坦人心中的政治地位與聲譽很有益,也是以色列內塔尼亞胡內閣提高支持率的良好契機。

  今年9月,巴勒斯坦申請成為聯合國會員國,遭到美國與以色列的強硬反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東研究中心主任李國富、北京大學中東問題專家王聯教授向南方日報做出解讀,認為以色列因巴“入聯”問題遭受不小的外交壓力,如適當調整對巴勒斯坦強硬態度的舉動,不僅對國內民眾有所交代,也向世界證明了自己不願在國際社會的對立面。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問題專家陳雙慶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埃及在此次交換協議的談判中努力斡旋,以色列或希望借此緩和與埃及等阿拉伯國家間的關係。

  專家表示,從中東大背景下看,以方對埃及溫和務實的外交姿態,有利於它在動亂的外部環境中找到支持者。

  從以色列國內來看,以色列政府一直頂著“沒有全力營救”本國被俘士兵的壓力,沙利特幾乎成了內塔尼亞胡內閣的一塊“心病”。本月12日,當內塔尼亞胡稱對在暴力衝突中喪失親人的以色列家屬的哀痛表示理解,並宣佈這已經是雙方目前為止取得的“最好的交易”的時候,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以色列民眾的支持度。

  另據《巴勒斯坦時報》報道,國立阿拉伯巴勒斯坦大學學者Zakaria al-Qaq認為,巴勒斯坦兩大政治派別民族解放運動組織法塔赫和伊斯蘭抵抗運動組織哈馬斯存在政治理念上的較大分歧。崇尚激進主義的哈馬斯近年來處在下風,此次希望通過和平換俘擴大其在本國的影響。

責任編輯:郭思宇

熱詞:

  • 史性
  • 沙利特
  • 1983年
  • 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