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美國發起新一輪人才攻勢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6日 05: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民圖片

圖為在美國佛蒙特大學從事環境研究工作的埃塞俄比亞學者。

  本報記者 溫憲攝

  美國在20世紀長期享有經濟繁榮,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才雲集帶來創新迭出。進入21世紀,全球競爭越來越成為人才的競爭,為走出經濟困境,持續發展,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爭奪人才的新攻勢。

  留住高素質人才

  本報駐美國記者 馬小寧

  傳統以家庭關係為主的移民政策明顯朝著技術移民傾斜

  當今世界,人才決定國家的競爭力。美國在20世紀長期享有經濟繁榮,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才雲集帶來創新迭出。今天,隨著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迅速崛起,並成為人才新的流向地,美國政商兩界領導人頻頻拉響人才危機的警報,並採取措施,力圖通過培養和引進雙管齊下,為美國贏得未來奠定強有力的人才基礎。

  在美國,高素質人才往往與四個英文字母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第一個英文字母的縮寫)聯絡在一起。近年來,有數據顯示,美國中小學生在STEM學科方面的成績遠遠落後於亞洲大國。為此,奧巴馬政府明顯加大了對STEM教育的支持力度,先後推出40億美元的“趕超一流”教育基金,鼓勵各州改善STEM教育以及其他教育慈善項目,並會同企業、基金會和全美75所著名公立高校,加大對基礎教育階段理工科教師的培養和培訓。政府還要求全美20萬名為聯邦政府工作的科學家多去學校演講和參與課外活動,以激發年輕人對科學知識的興趣。這是美國政府、高校、企業合力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一大特色。去年6月,美國國會通過《美國競爭法》,就是要通過加大對從小學到大學各個層次的STEM教育的投入,從而讓美國最寶貴的資源——孩子能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經濟中具有競爭力,從而確保美國在21世紀的全球競爭力。

  外來人才對美國的繁榮至關重要。美國高等教育發達,吸引著全世界的優秀學生。外國學生在美國學習的專業主要是美國學生很少選擇的STEM專業。有統計數據顯示,美國高校電力、電子專業碩士生的50%和博士生的70%是外國留學生。這些學生畢業後許多選擇在美創業。很多著名高科技公司如谷歌、雅虎等是由美國學校畢業的外國學生創建。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美國對接收移民有嚴格選擇,但對高科技人員政策相對寬鬆。目前,美國每年向高端移民發放的簽證為6.5萬人,其中兩萬人是在美取得STEM學位的外國學生。

  然而,受“911”事件的影響,過去10年裏,美國移民政策呈現收緊趨勢,繁瑣的手續、嚴格的審查、過長的排期,使許多優秀人才為了獲得H1—B非移民工作簽證或綠卡不得不等10年或更長時間,許多留學生失去耐心,選擇回國創業。據統計,近年來平均每年有1.7萬名美國高校培養的碩士和博士離開美國,這使美國的高科技公司明顯感到“人才荒”的逼近。在失業率高企的今天,許多高科技企業的大量就業崗位卻虛位以待。微軟負責法律和公司事務的副總裁布蘭德史密斯日前稱,微軟現有4000多個計算機科學的工作崗位找不到合適的僱員。商界領導人驚呼:美國這個昔日人才“磁鐵”,正面臨“反向人才流失”,越來越多人擔心,美國在許多高科技領域將出現“失血”現象。

  奧巴馬早在競選總統期間就表示,要把在美國畢業的所有理工科博士都留在美國。他在今年的國情咨文中再度強調推進STEM移民改革,稱美國高校培養了大量外國留學生,卻在他們學成之後不鼓勵他們留在美國,而是回國和美國競爭,這樣做完全沒有意義。他還在一次講演中呼籲兩黨加快改革移民法,要把那些有天賦、負責任的外國青年才俊留在美國,讓他們充實美國的實驗室,建立新的企業,進一步繁榮美國,而不是“讓下一個英特爾或谷歌誕生在中國或者印度”。支持奧巴馬的人士説,美國在教育上投資了這些外國青年人,再把他們送回國和美國競爭,等於把投資扔進了下水道。

  美國商界所擁有的強大遊説力,使它成為推動美國移民政策轉型的一支決定性力量。由眾多大企業總裁組成的白宮就業與競爭力委員會成員在美國移民改革爭論中致信國會領導人,呼籲國會採取快速行動吸引和留住STEM領域的人才,美國的移民政策必須適應21世紀全球人才競爭的需要,必須充分考慮到企業對人才的需要。商界認為,美國移民政策應默認,只要擁有美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解決問題和創新的技能及知識,美國就敞開大門歡迎。

  企業的這一訴求已獲得許多國會議員的認同。許多議員主張,美國應該向“事實上在每一個關鍵領域擁有高級文憑的人才發放綠卡”,以便留住畢業于美國高校的外國學生,讓他們為美國的未來而工作。儘管反對的聲音也存在,認為擁有美國高校文憑不應成為獲得美國公民資格的快車道,但這些人同樣主張擴大、加快專業技術人才的簽證發放。

  美國移民法專家普遍認為,美國國會即將於今年秋天出臺的移民改革法案,其中一個大方向非常清晰,即傳統以家庭關係為主的移民政策明顯朝著技術移民傾斜,目的是在21世紀延續美國的成功與繁榮。

  留下是為了給回國加分

  本報駐美國記者 陳一鳴

  遇到薩爾瓦多小夥子喬溫尼時,他正在與學校一街之隔的快餐店打工,做兼職收銀員。看到店裏客人不多,記者便跟他聊起來。今年20歲的喬溫尼留學美國已有兩年,在洛杉磯近郊的帕薩迪納城市學院修讀動漫專業。“畢業後想留在美國工作嗎?”“想呀,學我這個專業的還是在美國更有發展前途。”“打算去什麼公司呢?”“想到好萊塢闖蕩。”

  像喬溫尼這樣學成之後有意進入美國企業“闖蕩一番”的外國留學生不在少數。在南加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來自中國北京的留學生小陸告訴記者,外國留學生大多奔著美國高質量的教學水準而來,對自身都有比較高的期望。“如果畢業後能有進入美國公司工作的經歷,無疑會深化專業知識、培養實踐能力、洞察美國文化,為今後回國發展‘加分’。”

  去年11月,美國非營利組織國際教育學會發佈的題為《打開大門》的年度報告顯示,2009至2010學年,在美國各類學校就讀的外國留學生達到了創紀錄的69萬人,選修最多的專業是商業管理,接下來是工程學、物理學和生命科學,讀數學和計算機專業的也不少。在這些專業所涉及的領域內,美國擁有許多享譽世界的企業或科研院所,無疑對這些專業的留學生有著很大吸引力。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和威斯康辛大學聯合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外國學生選擇留在美國工作的理由依次為:“更好的就業機會”、“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大的學術自由”、“更高的生活質量”、“家人或朋友在美國”、“生活伴侶不願離開美國”、“為子女創造更多機會”等。不過,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留學生,留美工作的初衷並不一致。

  對研究報告中的留學生來源地進行分析不難發現,由於歐洲和加拿大的生活水平、發展程度與美國差異不大,願意留下來的歐洲和加拿大留學生中,絕大多數僅僅出於美國就業機會好于自己的國家。拉美國家與美國地理位置接近,因此拉美留學生也較為看重美國的就業機會。換言之,一旦本國就業機會好轉,這些地區的留學生可能輕而易舉地選擇回國。而對亞洲留學生來説,之所以願意留美工作,更多出於生活水平、學術自由和生活質量的考慮。

  美國加州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校長顧問馮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正是美國企業重視研發、鼓勵創新、容忍個性、較少論資排輩以及社會大環境等原因,吸引著許多亞洲國家的留學生留下來工作。不過,他也十分同意中國留學生小陸的看法,認為許多亞洲國家留學生選擇留下來,其實不過是為將來回國打算,畢竟有了在美國工作的經驗後,回國求職或創業就會更有競爭力。

  美國杜克大學企業家精神和商業化研究中心主任韋維克瓦德瓦的一項研究,也證實了這一判斷。瓦德瓦在談到自己做過的一個課堂調查時説:“數年前,當我問外國留學生是否計劃留在美國時,幾乎每個人都會舉手,但現在學生們竟然大多茫然地看著我。”瓦德瓦2009年出版的一個調查報告顯示,只有6%的印度學生和10%的中國學生希望永久留在美國。60%的美國工程學博士學位授予了外國留學生,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進入美國公司只是想獲得經驗後回國,這對美國來説也是一種人才流失。

  爭奪“智緣政治”制高點

  溫憲

  21世紀的全球競爭越來越成為人才的競爭,“智緣政治”將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地緣政治”。為推動走出高失業率等經濟困境,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爭奪人才的新攻勢。

  8月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及美國公民身份和移民局宣佈一系列優惠政策,以吸引能夠在美國高失業率領域進行投資和創業的外國人才。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納波利塔諾表示:“美國必須繼續吸引世界各地最優秀的人才,以使他們的天賦、技能和創意投資于美國經濟增長,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美國公民身份和移民局局長梅奧卡斯説:“美國有著長期歡迎有創造性的企業家和熟練工人來美國的豐富歷史,這些人通過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推動新的技術進步為美國經濟帶來動力。新的優惠政策旨在使得高技能人才更容易在美國創辦公司,為美國增加就業。”

  奧巴馬政府執政以來,美國對來自海外移民的閘門呈現“一緊一松”的態勢。對於大量來自拉美國家的非法移民,或曰“無證件工作者”,奧巴馬政府不僅大門緊閉,還加緊驅逐。對於“世界各地最優秀的人才”,美國則放低門檻,極力引進。根據最新公佈的優惠政策,外國企業家和在藝術、科學和商業等方面擁有傑出能力的外國人在申請EB—2移民簽證時無需提供美國公司聘書和勞工部證明,只要申請人證明其獲得該簽證將有利於“美國國家利益”,能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即可。美國移民局還將改進向外國企業家、特殊人才頒發H—1B非移民工作簽證的工作,以吸引更多有創業意向或已在美開辦公司的外國人在美居留和創業。如果一個外國人已在美開辦了自己的公司,憑此就可以申請獲得H—1B簽證。美國移民局還將提高吸引外國投資移民的EB—5簽證審批速度和效率。

  納波利塔諾的“美國必須‘繼續’吸引全球人才”一語,點出此舉並非始於今日。在美國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各國移民都為其發展提供了源源不絕的人力與智力資源。美國通過“吸引”全球人才,節省了偌大的教育成本,卻賺取了難以計數的豐厚利益。在“吸引”的舉措中,移民機制的適時調整成為美國爭奪全球人才的利器。上世紀末,當計算機等類專門人才和技術人員在全球範圍成為爭奪對象時,美國國會于1998年9月決定增加每年發放來美工作的H—1B簽證數,由原來的每年4萬增至6.5萬,至2000年每年增至10萬。此次,美國在頒發H—1B等簽證問題上“繼續”延續“吸引”之舉,旨在新的一輪全球人才爭奪戰中掌握主動權。

  在新的爭奪全球人才的攻勢中,美國政府實用性更強,政治意味也更為濃重。在奧巴馬競選連任的道路上,最大的難題是經濟。在複合型的經濟難題中,目前高達9.2%的高失業率成為痼疾之一。半年前,奧巴馬提出“創業美國”倡議,要求政府部門採取各種措施努力消除創業障礙,鼓勵創業和創新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攬全球人才助美國經濟,是奧巴馬政府這場新的人才攻勢目標所在。

  >>範例

  蘋果——強調獨一無二

  蘋果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喬布斯認為,員工在蘋果公司所做的事情是他們在別的公司無法做的,這種獨一無二性是蘋果公司吸引人才的優勢所在。由此,他創造了為改變世界而奮鬥的企業文化,用宏大的目標賦予員工們所需要的價值觀,鼓舞他們創造奇跡。員工們也十分信仰公司的追求,因此,工作主動性很強。

  當然,股權激勵制度也是蘋果公司吸引人才的一個亮點。1996年,蘋果市場份額急劇下降,員工對公司的前景持懷疑態度,很多人決定離開。為了留住員工,喬布斯説服董事會將股票低價出售給員工,讓員工成為公司股東,用股權獎勵代替了大部分現金獎金。結果是,公司所有員工都擁有薪水和股票,員工也從股票上獲得了豐厚的收入,在留住員工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王雲娜)

  禮來——吸引全球人才

  禮來制藥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醫藥企業之一,在其美國公司總部內,有大約1.75萬名員工,其中10%的出生地是在美國之外的地區,總部的執行領導團隊有約50%來自於美國之外的地方。在總部辦公室大約可以聽到50種不同的語言。

  禮來公司的中國區總裁艾博來説,如果沒有在世界範圍內吸引多樣化的人才,禮來無法在一個快速變化的環境中持續發展。公司招聘人才的模式是:一方面從頂尖的院校、研究所中挑選合適的應聘者;另一方面會考察應聘者的能力和技術是不是適合禮來,以及是否認同禮來的企業文化。

  “尊重每一個人”是禮來的核心價值之一。禮來制定統一標準的福利政策,以顯示公平性;公司注重人才輸送通道,給員工提供一個全面的培訓和發展計劃。

  (王恬 張旸)

  >>反例

  通用——忽視人才使用

  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全球石油危機深化背景下慘澹經營。公司前董事長羅傑舉起改革大旗,深挖財力,嘗試最廣泛的技術革新。然而,他忽視了最根本的因素——人的因素,他更看重的是機器技術及其自身的能力。

  羅傑擔任董事長後,大量辭退員工,拋棄傳統流水線,應用先進技術,並開發出一套機器人生産系統,妄想用機器代替人的創造力。當員工們意識到這一點時,心灰意冷、毫無戰鬥力,因為他們知道生産越高效,意味著他們離下崗的日子就越近。此外,羅傑取消其前任常開的定期股東討論會,對他人建議和意見充耳不聞。就這樣,羅傑把他自己從大家中孤立出來,對股東、員工和顧客的需求漠不關心、一意孤行。

  技術固然重要,但缺少了人的參與,再好的技術也難以應用。面對羅傑的管理和經營模式,工人和公司其他高管喪失了工作的積極性和最基本的動力。1987年上半年,轎車與卡車國內市場佔有率降至35%,是通用公司半個世紀以來市場佔有率的最低水平。同時,由於進行大量的技術投資,通用汽車公司從國內汽車業成本最低廠家變成了成本最高廠家,且毫無競爭優勢。

  通用汽車曾被美國媒體稱為“美國的心跳”,可見通用在美國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但今天,“美國的心臟停跳了”,其背後原因多多,但通用對人才的長期不合理運用是最致命的。

  (曾育雯)

責任編輯:侯永勝

熱詞:

  • 美國高等教育
  • 美國國家利益
  • 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