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新華國際時評:美債風波暴露美國制度軟肋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3日 13: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漫畫:危而不知當地時間 7月31日夜,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國會兩黨就提高美國債務上限和削減赤字達成協定。如果這份協議未來幾天在國會兩院順利獲得通過,備受全球關注的美國債務違約警報將暫時得以解除,但美國長期債務形勢依然嚴峻。得益於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美國政府一直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獨享低廉融資成本,這助長了美國政府寅吃卯糧的財政習慣。過度消費以及由此引發的高負債和高赤字一直是美國經濟的一大隱患。新華社記者 高微 作

  新華網北京8月3日電(新華社記者)美國總統奧巴馬2日簽署參眾兩院通過的削減政府開支和提高債務上限法案,一場曠日持久、牽動全美、震驚全球市場的美國國會兩黨債務爭鬥,經過一波三折,總算在美國債務違約的大限之前塵埃落定。

  這一結果,既有懸念亦無懸念。警報在最後時刻解除,美國經濟災難在最後時刻得以倖免,依然脆弱的全球經濟復蘇免遭雪上加霜,這無疑讓人們松了一口氣。但美國國內和國際輿論這樣形容這場風波的平息:這是妥協而沒有贏家,是急救而不是根除,是緩解而不是病癒,是迫不得已而不是心甘情願。倘若美國國會兩黨不能達成妥協,無異於“美國信譽”的自毀。

  從全球的市場反應來看,雖然松了一口氣,陰影卻拂之難去。亞太主要股市2日普遍急跌,歐洲主要股指1日收盤時普遍大跌,而華爾街傳遞出來的,同樣是不確定和不樂觀的情緒。這表明,最終達成的協議,未能讓投資者獲得足夠動力重建信心,他們希望看到的是美國經濟現實的改變與體制弊端的消除,全球經濟的上空不再籠罩不確定的陰影。

  如同今年夏天美國酷暑難熬一樣,美國國會兩黨、國會山與白宮圍繞美債違約的爭鬥著實達到了罕見的白熱化。今年8月4日將是美國總統奧巴馬的50壽辰。為了獲得兩黨債務協議這份“最想要的生日禮物”,奧巴馬在過去整整一個月裏,取消了密集訪問各州,出席連任競選募捐集會的計劃,堅守華盛頓,“全力以赴、夜不成眠”,百般遊説。這份生日禮物雖然苦苦爭取到了,用他自己的話説,卻未遂心願。面對美國經濟困境與政治體制的現實,奧巴馬曾公開發表講話,坦誠無奈:“過去的10年裏,美國的花費遠遠多於我們的收入;過去幾十年裏,我們的債務一直在上升……很多時候,華盛頓更多地集中于玩弄政治,為特殊利益服務,而不是在解決諸多實際問題,或者聚焦於人們自身生活中所面臨的事情。”

  國際市場同樣在經受煎熬。在美國國會兩黨長時間爭吵期間,全球市場遍嘗吃驚、氣憤、失望、無奈、緊張、焦慮和疲憊等種種滋味。如今,火燒眉毛的違約風險雖然暫時消除,尖厲的警報聲卻長留耳畔。

  原來,購買美債,不僅可能被美國國內經濟所綁架,也可能被美國國內政治所綁架;不僅要承擔美國國內外種种經濟風險——特別是美國作為主要儲備貨幣國,隨心所欲開動印鈔機稀釋債務的風險,還不得不承擔由美國制度派生出的選舉政治和黨派政治的風險。

  更何況,白雲蒼狗,世易時移,今日之美債,已非昔日之美債。提高債務上限不過是把危機後移,以高失業、高赤字和低增長為特點的美國經濟“兩高一低”困局仍難改變,美國債務風險已經成為中長期問題。

  在提高債務上限以避免美債違約方面,美國國會兩黨其實都深知其中利害。那麼,曠日持久的政治爭吵所為何來?又何以激烈到令世界為之瞠目的地步,以至於素來很有紳士風度的奧巴馬總統一度在激辯中拂袖離場,而共和黨眾議長博納曾經拒接橢圓形辦公室主人電話?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美國的選舉政治。民主黨要爭取協議能夠撐到明年11月大選之時,以免因債務問題再生波瀾而失分;而共和黨當然不想放棄這樣一個讓對手難堪的大好機會。於是,為了黨派利益能夠最大化,兩黨無視所引發的全球經濟波動和市場焦慮,執著地纏鬥到最後一分鐘。奧巴馬雖然守住了協議期限這條“唯一底線”,卻被認為“付出過於高昂的代價”——不得不滿足了共和黨關於減赤、不增稅、分階段提高債限等多項要求。

  可想而知,為了選舉政治和黨派利益而苦苦纏鬥、爭吵和交易來的債限協議,既不會擁有解決美債積弊的誠意與力度,也缺乏重振美國經濟的通盤考量與長遠謀劃,甚至還可能為未來的債務風險新添一些伏筆。

  其中,最令世人失望的,倒不在於明年美國大選之後,這樣的鬧劇可能還會重演,而在於從協議內容來看,兩黨都安於、囿于借新債還舊債的老路子,不論代言哪個利益群體,都斷然不肯割肉療瘡,唯恐因此失去選票。《今日美國》的評論一針見血:“(這)就像是把國家的債務和赤字這個皮球在相似的路上盡可能地踢遠了一些,後面還會有人撿起來。”

  人世間,再長的道路終有一天會走到頭,不負責任地踢皮球終有一天可能踢到鐵板。即便強悍如美國,也不可以無限期地隨意透支未來,更不可以賴賬。不管美債市場多大、多深、多麼經得起經濟和政治的雙重折騰,就連美國人自己,也未必相信它會是那艘永不沉沒的穿越版泰坦尼克號。經歷這場債務風波之後,外國投資者雖因形格勢禁,無可奈何地在繼續購買美債,但同時也紛紛另作打算,或增持他國貨幣,或矚目新興市場,或轉向投資開發自然資源。

  此次美債風波算是就此平息了,但它給世界經濟帶來的陰影卻沒那麼容易清除;它所暴露出的制度軟肋動搖了世界對美國的信心,而這種信心也沒那麼容易恢復。人們相信美國,投資美國,如今,這一切卻多多少少變成了離現實漸行漸遠的迷思。美債有風險,需防陷太深,或成全球市場的共識。

  這場美債風波,令人震驚,發人深思。顯然,把規避風險的希望寄託于別人是不現實的,唯有吸取教訓,認清風險,把握自身,未雨綢繆,掌握主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責任編輯:侯永勝

熱詞:

  • 債市場
  • 美國經濟
  • 美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