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美國8日公佈國家軍事戰略報告 媒體稱矛頭直指中國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2日 06: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0年8月28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附近的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從伊拉克返回的美軍士兵走下飛機。(資料圖片)  

  新聞背景

  美國五角大樓8日公佈了一份長達24頁的《美國國家軍事戰略報告》。這份指導美國軍事戰略和美軍指針的報告一經曝光就吸引了世界的眼球。

  報告強調,在下一個十年內,來自亞洲的威脅極有可能上升,美國必須更多地依賴其在次區域內的盟友來維持其亞太地區的軍事優勢。儘管報告中極少有文字明確提到中國,但是媒體普遍分析稱,這份《美國軍事戰略報告》矛頭直指中國。

  這份文件把亞太地區作為美軍新的戰略重點,並且強調要加強對中國軍力增長的關注。為何會發生這種戰略的轉變?美國將試圖打造怎樣的一種戰略環境?它又會給我們中國帶來怎樣的影響?本週的《圓桌會議》我們邀請了兩位專家解讀這份最新的《美國國家軍事戰略報告》。本報記者 李明波 蔣林

  背景

  美國家戰略分三層

  軍事戰略是指南針

  本報訊 美國最新的戰略報告由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馬倫團隊執筆。這是美國七年來首次修改《國家軍事戰略報告》,涉及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內容只佔極少部分,顯示美國將逐步結束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作戰,將戰略重心轉向亞太地區。

  美國的國家戰略通常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國家安全戰略(NSS),它是由美國總統簽署的國家最高級別的戰略,涉及對美國面臨威脅的判斷、確保國家安全的措施等;第二層次是國防戰略(NDS),由國防部長髮表,該戰略提及美國所面臨威脅,但更多的是就美國的國防力量建設提出具體要求;第三層次是國家軍事戰略,由參謀長聯席會議簽署,主要涉及美軍建設和戰備情況。

  美國的國家軍事戰略由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是執行《國防戰略》和《國家安全戰略》的軍事指導具體文件,法律規定每兩年發佈一次,但每次發佈可不作實質性內容更新。上一版有內容更新的《國家軍事戰略報告》發佈于2004年。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丁立教授解釋説,美國國家軍事戰略一直被認為是美軍行動的指南針,這種戰略指南的制定是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出發點,其目的是防範侵略、預防不測。

  歷史

  反恐仍是重大挑戰

  曾延緩美戰略東移

  本報訊 按照美國媒體的解讀,新版報告發生戰略重心變化,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個戰場的戰略比重下降,亞太地區成為美軍關注的新戰略重點。

  沈丁立教授認為,這樣的修改意味著美軍的反恐戰爭已經階段性地告一段落,雖然反恐依然是美國面臨的重大挑戰,但未來美國不會再以作戰手段來應對。

  沈丁立強調説,美國的國家安全包括正當的國家安全和不正當的國家安全,比如説美國確保本土不遭受侵略就是其正當的國家安全,但美國向中國台灣出售武器就屬於其不正當的國家安全,“由於美國的不正當國家安全,常常會傷害到中國的正當安全,所以我們往往看不到美國的正當國家安全需要。”

  上海政法學院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系教授、軍事戰略專家倪樂雄認為,美軍明確提出將戰略重點轉到亞太地區,這並不奇怪。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就提出將戰略重心由歐洲向亞太地區轉移,但“拉丹”拖延了戰略轉移的時間和速度。

  倪樂雄解釋説,從2001年開始,美國先後陷入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的泥沼。如今隨著戰場形勢的變化,可以把這兩個戰場暫時放一放,抽身集中精力應對亞太地區的“威脅”。與恐怖勢力相比,國家對國家的威脅才是長期的、更重要的“威脅”。

  意圖

  中與美未有軍事互信

  暗指中國是最大威脅

  本報訊 美國“戰略要務和利益將會越來越多地來自於亞太地區”,在整個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美國將“尋求推動更大範圍地區安全合作的新途徑”。有美國媒體分析説,這份報告的關鍵詞就是“中國、中國、中國”。

  沈丁立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儘管報告中提到中國的次數很少,但是相信看過報告的人都明白,美軍提到的在亞太地區的主要威脅就是來自中國。他舉例説,報告中提到了“某些國家正在發展反介入能力”,就是暗指中國剛剛試飛的新一代戰機殲-20等先進軍事武器。

  倪樂雄指出,中國發展海上軍事力量,是維護海上生命線、建設與自身安全相匹配的防禦力量的需要,但這卻增加了他國的疑慮和不安。倪樂雄分析,從根本上講,這是因為美國對中國軍事的未來走向把握不準,兩國未建立起軍事互信,因此美國做了防範戰爭的準備。

  倪樂雄表示,美國戰略重心的變化無疑會加劇亞太地區的緊張態勢,這也符合美國在亞太地區一貫的追求目標和利益。但倪樂雄同時強調,由於中美兩國經濟合作的日益加深,雙方都在努力避免戰爭衝突。況且,核武器和全球一體化是制約現代戰爭的兩大基石。因此,他認為,在未來50年甚至100年之內中美之間不會爆發戰爭。

  盟友

  美國強化盟國軍事合作

  中國可用經濟手段瓦解

  本報訊 美國新版戰略同時指出,“美軍應當與東南亞各國、印度及澳大利亞加強軍事合作,從而進一步提升美軍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影響力”。

  在沈丁立看來,中國的快速崛起不僅對美國構成挑戰,也令東南亞國家感到不安。他舉例説,中國與菲律賓等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爭端,就被某些國家認為是中國國力增強引發心態變化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看,美國新版戰略給其亞太地區的戰略盟友打了一劑強心針。

  倪樂雄説,這也是美國在加緊打造扼制中國的“防範聯盟圈”,與亞太其他國家進行“遏制性”合作,歸根結底是不希望中國“富強”,而是讓中國成為加拿大一樣“富而不強”的國家。實際上,小國特別是中國的東南亞鄰國未必會完全跟進美國的“指令”,任何一個小國都不願意和一個強大的鄰國作對,因此美國的舉動也讓這些國家難以抉擇。

  倪樂雄特別強調,維護兩國關係最根本的是經濟,軍事和政治是服從經濟需要的。中國不在軍事上與美國較勁,而與各國共同發展經濟,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經濟是瓦解遏制聯盟、緩解軍事緊張最好的手段。今後亞太局勢很大程度上是在此框架下進行。”倪樂雄説。他認為,美國對中國軍事上扼制、經濟上合作的這種思維是不符合邏輯的,難免兩邊搖擺不定。

  核心提示

  2011年版美國國家軍事戰略內文節選

  “我們希望今後數十年內,美國仍在東亞地區維持穩固的軍事力量,我們也將同日本自衛隊展開闔作,並提升其境外戰鬥能力。某些國家正在發展反介入和區域封鎖能力,以及從戰略上限制美國從國際社會自由行動的能力。”

  “美國要繼續與亞太地區的傳統盟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保持密切聯絡……匯聚我們共同的力量,我們就能拓展跨區域多邊行動的參與範圍。”

  “我們願和菲律賓、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以及新加坡擴大軍事合作,交流和演習。”

  “我們會繼續監視可能影響台灣海峽地區平衡的中國軍事力量和戰略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