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視頻 >

[環球視線]勇闖新天地: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購買(2010.07.13)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3日 23: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環球視線]>>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環球視線):

    主持人 水均益:

    大家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新聞頻道正在直播的《環球視線》,我是水均益。

    在今天節目的一開始,想給您看一張彩繪的作品,它是英國《經濟學人》發佈的一篇報告的封面,這篇報告名字叫做“勇闖新天地——縱觀中國的海外並購”。在這個封面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位西服格履的男性,右手提著一個粘著五星紅旗的購物籃,這裡面塞滿了像廠房、石油、裝備,而且左手還在不斷地撿起汽車、木材、天然氣等等。這份報告的編輯在這個文章裏面説,這幅畫確切地反映出了雄厚的中國資本正在走向世界。

    讓您看這張漫畫,是因為今天有三條新聞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分別是:中國市值最大的國有企業中石油,正在為並購BP也就是英國石油公司而努力;一家上海民營企業正在嘗試著收購意大利的時尚品牌普拉達;還有就是四家中資的財團,正在接洽收購美國友邦保險公司。具體的情況,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説:

    7月12日,據一價外媒報道,BP預出售價值120億美元的資産,以彌補漏油造成的損失,而中國市值最大的國有石油公司中石油,正在為收購BP積極努力。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條消息成了世界各大媒體報道的熱點。

    與此同時,吸引住了眾多媒體眼球的還有另外兩則消息:一則由香港《南華早報》報道,四家中資財團已接洽美國國際集團,希望收購其旗下亞洲壽險部門——美國友邦保險。另一則由法新社報道,上海富客斯公司總裁陸強,耗資2000萬歐元購買了意大利時尚品牌普拉達13%的股份,並希望繼續增持,成為控股股東。但當普拉達公司發現幕後的買家是陸強之後,隨即將餘下股權的報價提高了一倍多。報道表示,雖然收購成功率不大,但足以讓西方市場感到中國的資本力量。

    今年年初《華爾街日報》就大膽預測,2010年中國海外並購將熱度不減,其主要著眼點仍將是資源領域,但價格和競爭方面的問題,也有可能減緩中國的海外並購速度。

    正在評論 海外並購風起雲涌 中企加速全球佈局

    水均益:

    有關這個話題,我們今天請到兩位,一位是我們的特約評論員周慶安先生,還有一位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教授,陳平先生。

    陳教授,首先,剛才短片裏面提到了,中國海外這幾個並購案引發的一些思考。我這還有一些數字,來自於咱們商務部。2009年我國非金融類的對外直接投資已經達到了433億美元。所以現在有些人説,用“開門紅”來形容中國在海外並購,在這次金融危機當中,似乎已經不夠了。有的人甚至用“井噴”這個詞來形容。我想問一下您,對中國企業來講,走出去這樣的這種並購,是不是一種必然的選擇,目前我們看到的這樣一種現象是一種什麼樣的現象,陳先生?

    專家觀點 走出去是中國産業升級和全球化的必由之路

    陳平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我認為,“走出去”是中國産業升級和全球化的必由之路,因為你知道國際化以後各國都有跨國公司,連很小的國家我們都知道,像芬蘭都有全球性的公司。所以中國産業要升級的話,一定要變成一個全球性的公司,這是必由之路。

    另外,我覺得像剛剛報道的那個新聞,實際上中國才剛剛開始,除了中國企業認識到收購資源性的公司以外。我認為中國公司錯過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比如像去年美國一家非常有名的家電零售商“電路城”破産,竟然沒有中國企業表示收購,我認為非常可惜。因為美國的家電絕大部分都是中國製造的,但是銷售網絡壟斷在百思買少數幾個連鎖店手裏頭。所以,如果中國能夠購買美國的營銷網絡,對中國産業的全球化非常有好處。

    所以我認為,中國現在不存在生産能力過剩的問題,只存在營銷網絡被西方跨國公司壟斷的問題。所以中國公司走出去收購西方的營銷網絡,會打破西方跨國公司壟斷,更有利於全球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