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倫敦奧運掀起最炫中國風 中式文身成一道風景線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1日 02: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綜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倫敦奧運會即將收官,最搶眼的“中國元素”當然是中國奧運代表隊的摘金奪銀,但這並不是全部,還有其他的“中國元素”大放異彩。從比賽服、賽場器械、座椅到吉祥物甚至小小的徽章,再到“倫敦碗”上空綻放的絢爛煙火,穿梭于倫敦街頭的紅色大巴……從小到大,從內到外,“最炫中國風”在倫敦奧運可是刮得好猛。

  【中式文身】

  倫敦奧運去了相當多的中國記者,有記者表示本來想借機在英語的故鄉好好溫習溫習“英格裏希(English)”,不料卻差點兒成了漢語老師,而且還是免費的。而且,在本屆倫敦奧運會上,五星紅旗處處飄,漢語成了新時髦。無論是志願者還是觀眾,人家一看你像中國人,就熱情地用漢語問“你好”!這樣一來,經常把韓國人和日本人弄得很尷尬。

  當然,與漢語一樣熱的還有漢字文身,這雖説不是本屆奧運會才興起的,但在倫敦奧運會上,外國運動員身上的漢字文身仍然是一道風景線。

  【中國面孔】

  賽場外

  在倫敦,擁有鮮紅色的雙層巴士幾乎和大本鐘一樣,是英國重要的文化符號,倫敦的城市標誌之一。奧運期間,400輛印有“平凡中國人不平凡的故事”字樣的紅色大巴穿梭在倫敦的大街小巷,成為倫敦街頭最受關注的中國元素。值得一提的是,這支公益廣告的主角不是孫楊、劉翔、李娜這樣赫赫有名的奧運明星,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平凡人物——白髮蒼蒼攜手環遊世界的花甲揹包客、立志把馬拉松當作後半生事業的退休老人、有一顆不再健康的心臟卻滿懷愛心的花式籃球第一人等等。這些平凡的中國形象伴隨巴士行駛成為了倫敦街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賽場內

  在倫敦奧運會的比賽中,中國面孔更數不勝數了。在比賽中披金戴銀的中國運動員自不必説,在其他代表團中出現的中國面孔也不少。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新加坡選手馮天薇,她在乒乓球女單比賽銅牌戰中擊敗日本女將石川佳純後,為新加坡代表團奪得該國52年來的首枚奧運個人獎牌。而奧運史上首位黑人女子體操全能冠軍道格拉斯的教練是華人教練喬良。

  值得注意的是,參加倫敦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的華裔選手,性質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從移民、更改國籍的“簡單輸出”,變成了“本土製造”。土生土長的華裔選手黃嘉露4年前在女子摔跤48公斤級為加拿大拿到金牌,4年後她再拿到一塊銅牌,有意思的是與她並列拿到銅牌的是另一位土生土長的美籍華裔選手陳美玲。

  【中國製造】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倫敦奧運會的紀念品怎能沒了“中國製造”的身影。據英國媒體統計,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官方網站上銷售的194款紀念品中,只有9%是在英國製造,而62%的商品來自中國。其實,奧運會中的“中國製造”遠不止這些紀念品。在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絢麗的煙火,便來自中國瀏陽。另外,外國運動員身上的運動服,也有很多來自中國。尤其是在金牌榜上與中國競爭的美國代表團,他們在開幕式上所穿的“拉爾夫勞倫”出場服,其實也是“Made in China”。而南非隊、白俄羅斯隊、新西蘭隊、牙買加隊也都穿著中國品牌的服裝。

熱詞:

  • 文身
  • 奧運明星
  • 中國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