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我國6大強項倫敦奪得25枚金牌 佔總金牌數7成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0日 07: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截至8日,六大強項總共奪得奧運金牌148枚,約佔中國代表團奪金總數的3/4。倫敦奧運會中國六大強項收穫25枚金牌,佔奪金總數的近70%

  截至倫敦當地時間8月8日,中國運動員在歷屆奧運會上的金牌總數已達199枚,其中,奪金數最多的項目依次為跳水32枚、舉重29枚、體操26枚、乒乓球24枚、射擊21枚、羽毛球16枚。以上6個大項總共奪得金牌148枚,約佔中國奪金總數的3/4。倫敦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已經到手的36枚金牌當中,六大強項共有25枚,佔奪金總數的近70%。

  數據表明,中國體育在奧運會上具備競爭實力的強項分佈相對集中,六大強項支撐的遠不只半壁江山。長期以來,中國體育受經濟基礎、自然地理、文化傳統等方面的限制,不能不加區別地廣布訓練網,對不同項目人才培養途徑和訓練手段必須有所區別。上世紀90年代中期出臺的中國體育奧運爭光計劃,其後歷經10多年的調整變化,結果,原以為投入少産出高的個人項目並無明顯提高,成本高、金牌數量少的三大球更是下滑。倫敦奧運會後,有必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奧運戰略再做研討和調整。只有突出重點,才可能拓展優勢。

  羽毛球在大眾當中普及程度非常高,二、三線城市健身場館中的羽毛球場地供不應求,節假日想打幾局球,不提前預約就很難得到滿足。乒乓球更開展到農村,村裏的文化活動室大都會有乒乓球臺,基層學校或縣級體校的教練員水平也不低。不僅基礎厚實,“小球推動大球”的中美外交、“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國際交流和“人生能有幾回搏”等理想追求,都出自乒乓球項目。這是中國體育一筆獨特的財富,不能因為金牌拿多了,就連在奧運會上展示和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和文化內涵的作用都看淡了。

  六大強項形成整體優勢原因很多,但與專業化訓練、對運動項目規律的不斷探索和對技術的不懈鑽研密不可分。隨著其他國家和地區對這些項目的逐漸重視,我們的優勢面臨挑戰

  舉重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副其實的金牌大戶,自從2000年悉尼奧運會女子舉重成為正式項目之後,中國舉重隊每屆奧運會奪取的金牌都不少於5枚,堪稱表現穩定的隊伍。北京奧運會上更是有8金入賬,達到高峰。

  在倫敦奧運賽場,中國舉重隊發揮有所失誤,但仍有5金入賬。同時,6個登上舉重金牌榜的國家全部來自亞洲和東歐,獎牌榜上的18個國家和地區,亞洲和東歐之外只有3個,舉重項目的開展存在著嚴重不均衡,專業化訓練是直接原因。其他地區的選手並非不參與舉重運動,相反,來自英國、美國的選手還表示,他們很喜歡這個古老的項目,只是業餘訓練的水平實在難以與專業選手抗衡。

  跳水項目本是歐美選手的領地,中國跳水進步很快,每屆奧運會都有金牌入賬。除了國家的投入、舉國體制的充分保障和教練員、運動員的刻苦敬業等獲取成功的普遍要素外,對運動項目規律的不斷探索和對技術的不懈鑽研,是更直接的原因。根據中國人體型特點,中國跳水隊發明了壓水花技術,很長時間裏是個獨門秘籍、制勝法寶。為了保證運動員在空中做動作時不發生方向偏差,中國隊在訓練中發明了看目標的技術,高水平選手可以在快速翻騰中分清一枚硬幣的正反面,還發明了水上訓練用的保護帶,大大減少運動員受傷幾率。更可貴的是中國隊居安思危、創新求變,不斷突破和超越自己。

  倫敦奧運會,中國跳水男子三米板輸在了難度不足。警鐘敲響,如何平衡難度與穩定的關係,值得認真反思。難度與穩定是一對矛盾,動作越難,就越不容易穩。曾經的難度動作一旦被更多人掌握,就成了普通動作。攻克新的難度,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身體能力以及訓練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後的賽場上,誰能找到難度與穩定的最佳結合點,誰才能脫穎而出。

  除乒羽外,後備力量不足是今後一段時期其他強項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優異的奧運成績和龐大的明星陣容不能強力推動項目普及,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

  與乒羽相比,舉重和跳水相似,雖為金牌之師,卻面臨著後備力量不足的嚴峻局面。體操、射擊情況略好,但也不算樂觀。

  舉重與跳水走的是精英培養戰略,無需厚實的大眾基礎。中國目前有100多個訓練基地,分佈在各省區市體校和專業隊,每支隊伍有幾十人,全國最多也就幾千人,與10年前相比,這一數據是明顯下滑的。只不過在奧運成績輝煌的當下,後備人才危機尚未顯現。

  從短期看,舉重專業化的培養訓練模式很難改變。一些地方隊開始與大專院校合辦,幫助運動員退役後得到大專學歷,以增加練習舉重的吸引力。中國男子舉重隊總教練陳文斌和隊員們也通過比賽和社會活動,逐步改變人們的慣性思維,這種憂患意識源於他們切身感受到的危機。解決吸引青少年、夯實舉重根基的問題,宜早不宜遲。否則,到頭來還是會影響到中國奧運金牌的項目結構。

  如果將乒乓球、羽毛球等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項目稱作大眾優勢項目,跳水、體操等就是社會普及率很低的小眾優勢項目。優異的奧運成績和龐大的明星陣容不能強力推動項目普及,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

  著名跳水教練于芬曾在美國辛辛那提考察,在一家名為“媽媽與我”的運動俱樂部裏,練跳水的小孩多達幾千人。于芬從2002年開始在清華大學開設面向普通大學生的跳水課,從最早每學期開設一個班擴增到兩三個班,直至現在4個班,仍不能滿足需求。

  作為中國體育的優勢項目,奧運爭光不是全部目的和價值,能多一些人參與,真正懂得欣賞運動魅力,優勢項目才能更加聚斂人氣。

  (本報倫敦8月9日電)

熱詞:

  • 我國
  • 6大強項
  • 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