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聖火倫敦點燃 奧運精神燭照全人類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8日 07: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月27日晚,第30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聖火在倫敦點燃。在五環旗下,多姿多彩的人類文明,再次擁抱在一起,相互吸納交融的友善之光,燭照全人類。在奧運賽場上,人們期望建立一個沒有任何歧視和壓迫的平等世界,強調在平等條件下所有人公平競爭,並希望通過奧林匹克運動規則,培育起公平競爭、和諧共處的世界秩序。

  2003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百米決賽中,黑瘦的小夥子金科林斯旋風一般地率先衝過終點,摘取了世錦賽“金牌中的王冠”。賽後,大家不知道他的國家英文縮寫SKN是代表哪個國家。這個很多人都沒有聽説過的國家叫聖基茨和尼維斯,是一個只有4萬人口的加勒比小國。在那個瞬間,全世界都在尋找並聚焦聖基茨和尼維斯。

  這就是體育的影響和魅力!奧林匹克從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體育運動,按照《奧林匹克憲章》敘述,奧林匹克主義是增強體質、意志和精神並使之全面均衡發展的一種生活哲學。經過百年曆史進化,奧林匹克最終確立了自己的基本思想,以體育為手段,通過組織國際性的奧運會,教育全世界的青年和民眾,使體育為人的和諧發展服務,以促進維護個人尊嚴的和平社會的發展。

  奧運賽場是人類最美麗的舞臺,舞臺上,綻放的是永不落幕的人性之美。在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男子馬拉松比賽中,坦桑尼亞運動員阿赫瓦裏在19公里處被擠倒,肩膀和腿部受傷。當他一瘸一拐地“走”進體育場時,離出發時已過去了4個半小時。阿赫瓦裏用別人跑兩個馬拉松的時間“走”過終點,留下了一段英雄傳奇和奧運史上傳頌至今的名言:“我的祖國把我從7000英里遠的地方送到這裡,不是讓我開始比賽,而是要讓我完成比賽。”阿赫瓦裏沒有收穫金牌,卻贏得了全世界對他本人和對他祖國的深深敬意。

  此刻的倫敦賽場,身患癌症的悲壯神槍手埃蒙斯來了;37歲的體操媽媽丘索維金娜來了;集榮譽于一身的“飛魚”菲爾普斯來了;重拾夢想的跨欄王劉翔來了。體育大賽具有極高的全球關注度和較強的公平競爭性,為奧林匹克理想而拼搏的選手往往成為給各自國家帶來巨大榮譽的英雄,因此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始終與奧運會相伴隨,它把奧運會鍛造得精神高尚、激情飛揚、魅力長存。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顧拜旦堅信,人類必須吸收世代留傳下來的全部力量以構築未來,奧林匹克精神便是這種力量之一。而作為東方文明的代表之一,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主張,人類必須以“協和萬邦”、“和而不同”的情懷,汲取各個文明的全部優長,構築一個整體性的未來,奧林匹克精神恰能闡釋這種情懷。

  揮別北京,映亮倫敦。奧運會如同一個坐標,如同一筆財富,全人類從中不斷汲取奧林匹克精神的力量,以自信、開放、寬容、堅毅、和諧的胸懷,克服困難,應對挑戰,昂然向前。

熱詞:

  • 奧運會
  • 燭照
  • 全人類
  • SKN
  • 賽場
  • 協和萬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