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廣東省圍棋教育氛圍火爆 圍棋産業化已具雛形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2日 09: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世界業餘圍棋錦標賽剛剛在廣州落下帷幕。來自世界各地的五十多名選手不僅在羊城享受了棋競賽的樂趣,也得到了一次棋文化的昇華。

  其實在廣東,棋類運動一直不乏追捧者。尤其是中國象棋,無論是職業選手與業餘選手的競技水平,還是象棋文化的沉澱,在國內都名列前茅。但廣東的圍棋運動,之前一段時期的發展卻比較緩慢,與身為圍棋中心城市的北京有巨大的差距。

  但最近幾年,廣東的圍棋運動在“棋城”廣州的帶領下,又出現了另外一個景象: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將棋類作為自己興趣班的首選,而圍棋又是首選中的首選。據了解,目前廣東每年學習圍棋的青少年人數已達將近20萬人,部分學校還將圍棋納入課程表。在廣東學棋熱的“烘烤”下,圍棋産業的蛋糕已具雛形。

  ●專題撰文 南方日報記者 邱江劍 特約記者 彭博

  廣東圍棋教育氛圍火爆

  2001年2月23日,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下發“三棋進課堂”的通知,對普及推廣“三棋”(圍棋、國際象棋、中國象棋)意義深遠。隨之而來的是,全國很多城市的部分高中、初中均將“三棋”納入課程表。

  在現行教育體制中,中國古代“四藝”中的琴(音樂)、書(書法)、畫(美術),都早已納入課程表,唯獨棋還沒有走進課堂。不過,這種情況現在正在悄然改變。

  廣州棋院院長容堅行説,目前,廣州的廣州一中、廣州二中、廣雅中學、華師附中等中學,都將圍棋作為課程的一部分。有些高中招收學生時,也將圍棋作為體育特長生的招生範圍。廣州開展棋類教育的幼兒園達100多家,中學也有幾十所。

  在全國範圍內,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均開設了圍棋選修課。北京科技大學每學期有兩個班的圍棋選修課,每班150人;清華北大各開一個班,每班160到170人。武漢體育學院在2009年還開設了圍棋本科專業。

  據了解,廣州市專業的棋類教育機構已有10多家。廣州棋院作為廣州市棋類教育的業務指導機構,目前每年招收學員2000多人次。近年來,學棋人數屢創歷史新高。

  廣州東湖棋院則是廣東省生源規模最大的棋類教育機構,每年開設5期培訓班,每年學員4000多人,其中學圍棋的佔70%左右。東湖棋院總經理孫勁松説,廣東省的棋類教育起步早,每年學習圍棋的人數約20萬人,廣州應該在5萬人以上,汕頭也有幾萬人。

  圍棋展現教育文化功能

  新中國成立後,“三棋”的業務管理歸口于國家體育部門。當時的圍棋主要是一項競技體育項目,教學的目的是成績和金牌。然而,圍棋這項有數千年曆史、起源於中國的益智活動,顯然不僅僅具有競技體育的屬性。

  近年來,圍棋的另外兩種功能逐漸被人認可。其一是文化功能,圍棋有數千年的歷史,它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符號;另外一方面則是教育功能,它對綜合素質的教育、對智力的開發都十分有利。

  改革開放初期,很多中國人崇洋媚外,總覺得外國的文化才是好的。上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傳統文化開始回歸,尤其是2000年後,國學熱興起,圍棋也被看作是“大國學”的一部分。很多棋類教育機構的主要工作不再是為國家培養專業棋類人才,而是通過教授棋文化,引導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東湖棋院的教育理念就是希望孩子在學棋中快樂成長——“學在棋中,樂在棋中,成長棋中”。這種理念也越來越受到家長的認同。如今,99%的家長希望孩子通過學棋來改變行為習慣,能夠靜下心學習,鍛鍊抗挫折的能力,而並非真的想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名職業棋手。

  圍棋教育向産業化前進

  體育項目産業化在本質上就是商業化,就是運動項目通過市場化行為達到壯大和良性發展的目標。從事這個項目的人群能夠從這個事業中獲得謀生的手段。

  從體育職業化程度較高的國家看,職業化管理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建立獨立經營核算的職業體育俱樂部;第二,對教練員和運動員採用合同制,允許自由流動;第三,俱樂部是一個經濟實體,管理方式是企業式,形成體育産業鏈,進而達到自給自足。

  目前,中日韓以圍棋為生的職業棋手越來越多,依附在圍棋産業鏈上謀生的人也越來越多。容堅行認為,圍棋教育的推廣,將提供越來越多的師資崗位,棋類教師已成為一種新興職業。

  “現在説産業化還為時過早,廣東還沒有足夠的學棋人口。像新東方那樣的教育機構,可以説已經將英語教學産業化,棋類教育與其相比,顯然還有不小的距離。”孫勁松説,如今的圍棋教育規模還比較小,産業配套不完善,比如師資培訓,教學標準等,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資本投入也未達到跳躍式發展的需求。不過,在廣東的學棋熱潮推動下,廣東的圍棋教育已經向著産業化的方向開始發展。

  讓棋類運動真正走入課堂

  廣東是象棋強省,圍棋大省,棋類運動在此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是青少年三棋培訓規模最大的省份之一。目前,在廣州、深圳、江門和汕頭都有很多棋類教育機構。廣東棋文化促進會會長、廣州棋院院長容堅行認為,推動棋類教育最重要的舉措,就是讓棋類教育真正走入課堂,這也是很多廣東棋文化工作者的終極目標。

  棋類教育如何才能更好地發展?容堅行認為,這需要教育部門、體育部門和社會的三方共同努力。首先,教育部門應爭取將棋類納入課堂,把其列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該做法不會花費多少資源和成本,只需在體育課中加入棋類課程,再買幾套棋具即可。讓學生的體育鍛鍊可以動靜結合。其次,體育部門出臺棋類教育和棋類教師的資格認定標準,多組織比賽,為棋類教育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最後還需要社會包括家長對棋類的正確認識,了解、認可棋類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而不是僅僅將其視為一項競技體育項目。

  在很多廣東棋文化工作者看來,目前棋類發展最大的瓶頸是教師資源匱乏。

  很長一段時間裏,棋類教師大多由成績較好的棋手擔任。前幾年,青少年圍棋教育教師的主力軍也是職業棋手。而廣州棋院院長容堅行並不認為棋手是最好的棋類教師。

  “專業隊的很多棋手更重視棋力的提高,但在文化課和綜合素質方面比不上科班出身的教師。他們教專業隊員沒問題,但教授初學者,在個人素質、談吐、教育理念和對孩子的熱心方面,多數人還存在一定差距。”容堅行説。

  不過,既會下棋又懂教育的老師並不容易找。目前,鮮有師範類高校開設圍棋課。師範類畢業生好找,但懂下棋、會教棋的師範類畢業生卻鳳毛麟角。在現在北大、清華和復旦大學開設的圍棋課堂上,授課老師不僅僅是在技術上教會學生下棋,還要從文化上、歷史上有時甚至是藝術上全方位地介紹圍棋。這種課確實不是一般人能講得了的,這樣的老師除了有圍棋水平,還要有深厚的人文功底。

  雖然圍棋在廣東的發展還有種種困難,但容堅行對圍棋教育的發展仍充滿信心。他説,隨著傳統文化回歸,素質教育越來越受重視,都為圍棋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熱詞:

  • 教育機構
  • 職業體育俱樂部
  • 體育職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