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圍棋陷“分錢大會”尷尬 金牌棋賽越來越沒分量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4日 16: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天元賽期間,國內圍棋界的觀察員提出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年裏,全國大大小小的圍棋比賽有600多個,亂象重生,棋手應接不暇。究竟哪個正宗、值得花心思去關注,棋迷一頭霧水,一些專業人士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日本圍棋界有《朝日新聞》的名人戰、《讀賣新聞》的棋聖戰、《每日新聞》的本因坊戰,就像網球界的“四大滿貫”賽事一樣,是日本圍棋賽裏公認的“金字招牌”。三項圍棋賽的共同特點是,媒體舉辦、歷史悠久、獎金豐厚、運作有序……日本棋手為了參加這幾項比賽,甚至不惜放棄國際圍棋賽的機會。

  然而,中國圍棋界近年來卻出現了一個截然相反的怪相,賽事越辦越多,“金牌棋賽”漸漸埋沒在黃沙之中。

  在眾多新增的賽事中,邀請賽最為常見。如“某某房地産杯”圍棋邀請賽,商家出手闊綽,獎金是國內其他圍棋賽的一倍至數倍,棋手趨之若鶩。這類商業性極強的比賽對於棋手來説,除了獎金的誘惑,實際意義有限。簡單點説,幾名棋手應邀赴會,瓜分獎金。所以在圍棋界也將這類比賽形象地稱為“分錢大會”。

  類似的“分錢大會”往往沒有持久性。主辦方只是為了企業知名度,在業績好時,辦上一兩屆,隨後就銷聲匿跡。

  況且,棋手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般來講,每名棋手全年參加的正式比賽在百盤上下,除了國內圍棋聯賽等“規定動作”和一些國際賽事,留給國內圍棋賽的盤數,相當有限。當更多棋手們抽出時間,把精力投入“分錢大會”時,參加傳統精品賽事就成了敷衍了事之舉,出現一輪遊的現象也就不算稀奇。從這個角度上來説,這些邀請賽未必能推動中國圍棋的真正發展。

  回顧建國以來中國圍棋史,不乏像日本名人戰、棋聖戰之類的國內棋賽“金字招牌”。由新民晚報主辦的天元賽有25年曆史,聶衛平、馬曉春、劉小光……幾乎國內所有九段棋手,都是這項賽事的座上賓。像常昊、古力拿到的第一個國內頭銜賽冠軍,就在中國天元賽這個基礎上,他們才一步步踏上世界圍棋王冠之巔。

  除了中國天元賽外,還有《人民日報》主辦的名人賽、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主辦的“倡棋杯”,都有一定影響力。

  提高獎金,增加吸引力;去除業餘專業界別,讓更多棋手有參與賽事的機會;中國棋院加大推廣力度……傳統賽事,如何擦亮“金字招牌”,成為中國圍棋界的“大滿貫”,需要棋盤外的大智慧。據悉,中國天元賽、名人賽、倡棋杯已經進入中國棋院決策層的視野之中。就像中國棋院院長劉思明所説的:“打造中國圍棋的大滿貫賽事,已經是擺在中國圍棋面前的一大課題。”(鐘喆 張建東)

熱詞:

  • 圍棋聯賽
  • 圍棋邀請賽
  • 圍棋比賽
  • 大滿貫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