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大力推進馬列主義文化最新理論成果網上傳播 >

談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社會的深刻影響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7日 10: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縱觀近一百年來在中國流行的社會思想和思潮我們可以發現,馬克思主義無疑是影響中華民族命運和中國社會的最重要思想。正是在不斷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中國社會發生了近代以來乃至數千年文明史上最巨大的變化。

  ■馬克思主義對中華民族的影響集中體現在20世紀站在時代前列的三位偉人身上

  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産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馬克思主義對中華民族命運的影響首先集中體現在這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人身上。

  在近代中國,第一個較為系統了解馬克思學説的中國人要算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1896年孫中山倫敦蒙難之後在英國留居近一年,其間曾常常到大英博物館研究歐洲社會主義運動。正是在這裡,他第一次知道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及其活動情況,並第一次讀到了《共産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孫中山在流亡歐洲以及後來在歐洲考察社會黨國際時學習、研究過馬克思的學説以及社會主義思想,對他形成三民主義思想,特別是形成關於避免走歐洲資本主義老路的“節制資本”思想以及後來制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政策,都産生了重要影響。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後,對當時中國社會黨、無政府主義等其他社會政治力量也産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當然,由於歷史的局限性,它們沒有也不可能自覺地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改造中國社會的指導思想。

  中國共産黨的誕生是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緊密聯絡在一起的。而《共産黨宣言》的翻譯、出版、傳播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傳播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共産黨宣言》第一個中文譯本是由中國共産黨早期成員陳望道翻譯並由上海共産早期組織組織出版的。《共産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對幾代中國共産黨人的成長髮揮了重要作用。

  毛澤東在延安時期曾説過:1920年他到北京時讀了許多關於俄國情況和共産主義的書籍,其中《共産黨宣言》等三本書使他樹立起馬克思主義信仰。他説:到1920年夏,在理論上,而且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我已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

  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也都是通過讀《共産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走上革命道路的。1919年,周恩來還在日本留學時就通過日本的河上肇創辦的《社會問題研究》了解了《共産黨宣言》一書。1920年10月,他赴法留學,和當時先行留法的蔡和森等人一起繼續學習《共産黨宣言》,最終成為共産主義者。

  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説:“我的入門老師是《共産黨宣言》和《共産主義ABC》,最近,有的外國人議論,馬克思主義是打不倒的。打不倒,並不是因為大本子多,而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顛撲不破。”“我們講了一輩子馬克思主義,其實馬克思主義並不玄奧。馬克思主義是很樸實的東西,很樸實的道理。”

  ■馬克思主義使災難深重的舊中國,逐步變為獨立富強的新中國

  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中國社會發展的思想是歷史的必然。進入近代以後,為了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先進的中國人進行了各種嘗試,進行了各種理論選擇,最後選擇了馬克思主義。自從有了馬克思主義作指導,特別是1921年正式成立了中國共産黨,中國革命的面貌才煥然一新。縱觀近一百年來,可以説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世所罕見,使一個災難深重的舊中國逐步變為一個獨立富強的新中國。

  自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在西方帝國主義侵略和中國封建勢力壓迫下,中國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華民族所面臨的首要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獲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這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務。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産階級革命派雖然領導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

  中國共産黨誕生後,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武器,中國人民在其領導下不僅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而且進一步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曙光。我們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實行的土改制度、多种經濟並存制度,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實行的合作經濟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8小時工作日制度、義務教育制度等,改革開放以來實行的累進稅制度、新型的社會福利制度等,都與《共産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中所蘊含的思想聯絡在一起。我們今天講“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也都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運用和發展。

  ■沒有馬克思主義,我們的語言、生活不會像今天這樣具有時代性和現代性

  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現代文化也産生了重要影響,決定了中國現代文化發展的方向,為中國現代文化建設道路的探索確立了正確的歷史航向。它至少在五個層面影響著中國現代文化的發展。

  其一,徹底改變了中國傳統的話語體系。我們現在的話語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的一系列概念為核心的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生産力、生産關係等等。這些概念是“五四”運動以前我們所沒有的。沒有這些基本概念,就談不上有中國現代文化。這套話語體系主要是由中國共産黨人以及我國廣大的進步知識分子通過翻譯馬克思主義著作以及運用馬克思主義逐步建立起來的。

  其二,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哲學思維方式。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之後,我們才知道了許多現代哲學知識,比如知道了自然、社會、思維發展的規律,特別是突破了歷史循環論,知道了社會歷史的結構,社會發展的趨勢、道路,包括經濟社會的發展形態、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等等。可以説,馬克思主義的傳入使我們心目中的整個世界圖景都發生了變化。

  其三,促成了中國現代哲學社會科學的形成。現在,我們有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以及很多具體學科,包括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等,這些社會科學門類以及它們所組成的學科體系也主要是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沒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沒有很多理論界的翻譯家、學者的工作,我們這個學科體系是建立不起來的。

  其四,促進了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我們今天的教育、科學、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網絡等,也都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緊密聯絡在一起。例如,我們學校的課程設置、大學學科體系的建立、研究機構的建立、雜誌報紙的編輯出版等均是如此。

  其五,促進了中國大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大眾文化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我們今天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多概念都與馬克思主義有關,如少先隊員、黨員、幹部、群眾、同志、實事求是、以人為本等,這些概念都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之後才逐漸形成的。我們的許多節日,如“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七一”黨的生日、“八一”建軍節、“十一”國慶節等,都是與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國際共産主義運動以及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民主革命等聯絡在一起。

  從文化層面來説,沒有馬克思主義,我們現在的生活完全是另一種景象;沒有馬克思主義,我們的語言、生活也不會像今天這樣具有時代性和現代性。

  (作者為中央編譯局秘書長、研究員)

熱詞:

  • 馬克思主義傳播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 馬克思主義信仰
  • 共産黨宣言
  • 哲學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