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武漢女子每週爬山運動過量膝關節軟骨被磨光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06日 01: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武漢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關節退化這一詞,在過去更多的是用在老年人身上。俗話説,人老先老腿!總聽老人念叨:腿腳不利索了,人老了。43歲的王女士奔走醫院近一週查腿疼原因,拿到診斷書,不禁啞然:自己的膝關節軟骨全部磨光了,需要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才能解決。王女士十分不解,她是鐵桿驢友,每週都會約好友爬山,如此鍛鍊身體,怎麼還會患上老人病?

  王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婦,從兒子上大學開始,她就加入了朋友的驢友隊伍,每週五相約外出,找一座山開始攀爬,這一爬就是四年。

  王女士説,丈夫經商很少有時間在家陪她和兒子。四年前,兒子考到北京上大學,突然“空巢”讓她好一段時間都無法適應。在網上,她的一群好友建議她,不如乘著還沒踏入老年,鍛鍊身體,讓自己身心更健康,於是,她加入了驢友團隊,團隊中一共有12人,王女士是這四年裏唯一每週都出現的鐵桿驢友。

  腿出現疼痛是在上個月,王女士起先沒有太在意,以為是天氣緣故。疼痛持續了一週,王女士依舊忍著去參加登山活動,以為堅持下去,疼痛就會緩解,沒想到那一次登高讓她雙腿打顫,最後只能提早返漢。

  接下來,疼痛加劇,王女士幾乎都不能下床,9月中旬時,王女士才在兒子的攙扶下,前往醫院檢查。王女士以為是患了風濕,折騰了一週,均被醫生告知沒有風濕,那究竟為什麼腿疼?

  9月20日,她前往武漢市普愛醫院,該院運動醫學科張青松博士檢查完畢後,給出了結論:膝關節軟骨全部磨光了,需要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才能解決。

  王女士傻眼了,自己才43歲,還沒到老年,怎麼膝關節就發生退化?張青松告訴她,這是因為運動過量了,膝蓋無法承載重負荷所導致。

  張青松説,像王女士這樣的患者,近幾年在門診中,已經不少見。

  關節退化並非老年病

  20歲就發生

  武漢市普愛醫院骨2科主任王俊文表示,關節退化的現象並非就是常人認定的“老年病”,事實上,成年人到20歲,軟骨就開始退變,過了40歲,軟骨變薄,大多會出現髕骨軟骨軟化,女性的軟骨退化更快。如果再做過量對膝關節壓力強度較大的運動,容易加速膝關節軟骨的磨損老化。比如登山,會使關節面在活動中承受的壓力比正常時高三四倍。特別是肥胖、有骨質疏鬆的女性,更要少做登山、爬樓梯這樣的運動,不如進行游泳、散步等舒緩運動。

  該科就有一名略胖的中年婦女進行了關節置換,這名婦女不到50歲,有著明顯的磨損關節的生活習慣。王俊文介紹,此名婦女總喜歡蹲著收拾家,家住在12樓,她卻非要爬樓梯,擦地板非要蹲著或者跪著,認為這可以鍛鍊身體,活動活動腿,直到她蹲不住了,膝蓋腫痛才上醫院,卻發現膝蓋已經完全退化。

  王俊文説,我們必須要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科學用關節”,不要長時間蹲著,不要以“上下樓梯”方式減肥,爬山鍛鍊儘量選擇緩坡,到健身房鍛鍊騎單車、跑步時保護好膝蓋、控制時間。

  張青松強調,一般來説,女性40歲以後,男性50歲以後才會開始出現關節退行性變,也就是老百姓所説的關節老化。主要表現為運動後關節酸痛,甚至腫脹。人體骨關節退行性變是不可逆的,就像人要衰老一樣,而下肢是人體的負重器官,活動範圍廣,強度大,日常消耗磨損比較嚴重,自然容易老化。

  越來越多中青年膝關節痛

  一是運動劇烈,二是根本不動

  記者了解到,我市各大醫院骨科收治的膝關節痛病人,較五六年前越來越年輕。武漢市普愛醫院初步統計,40歲~45歲的膝關節痛患者目前已經佔整個患者的兩成左右,而在五年前,不足0.5成;此外,同濟醫院、協和醫院骨科也均表示,45歲左右的在職人員看腿疼的近兩年已經密集,醫生表示,這跟眾多人看重運動健康有關,但他們又使用了錯誤的健身辦法,這才導致膝關節加劇退化。

  根據專家的整理,目前50歲之前就發生膝關節疼痛的患者,主要有兩類人,一類是經常爬山、爬樓梯、做蹲馬步等負重鍛鍊的人。還有一類,長期坐辦公室,缺少鍛鍊,突然運動的人。

  張青松説,首先要解釋什麼是膝關節退行性變,它的病理表現為關節軟骨的磨損。關節軟骨充滿了兩個關節的間隙,能減少活動時相鄰兩骨間的摩擦,緩衝運動時産生的震動,保護關節。但關節軟骨會隨著機體的衰老,長期活動而磨損消耗。隨著軟骨的磨損,兩骨間隙會變窄,甚至出現骨質增生(俗稱“骨刺”)。活動時關節就會碰到一起。關節中有神經、血供,頻繁的摩擦、碰撞會引起疼痛,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這就是人們常説的人老腿先老。

  人的膝關節就好比一個汽車零件,頻繁過度使用必然會磨損、消耗,縮短壽命。但長時間放在那裏不用,也會生銹,靈活性也會變差。一旦長期不動,腿部肌肉的力量會下降,勢必導致關節活動範圍變大,影響關節的穩定性。關節穩定性差了,磨損率自然增加。

  從另一個角度講,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於關節液,而關節液就像海綿中的水,只有靠“擠壓”才能夠進入軟骨,促進軟骨新陳代謝。所以適當的運動,特別是關節的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於關節液向軟骨滲透,減緩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如果長期缺乏運動,勢必影響關節液的産生,關節軟骨長期缺少營養,當然會提前老化。

  “重陽登高”不如改為緩走

  專家建議,50歲後少爬山

  對即將到來的重陽節,骨科專家建議,如果您平時很少從事登高的活動,不如改登高為緩走,以免發生意外。

  王俊文介紹,50歲以後,快走、慢跑、游泳仍是不錯的運動,但爬山、打籃球等高負荷的劇烈運動要少做。尤其是爬山,有研究顯示,爬山時膝關節負重比平地走路大5倍,下山時會更大。

  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以平地散步為主,身體素質好的可以快走,或者倒走,但要少爬樓梯,少做蹲下起立等動作,否則膝關節容易受傷。當然,那些身體素質好的,一直在鍛鍊的老年人除外。

  教您五招“節約”關節方法

  1

  經常適量進行股四頭肌的收縮、放鬆練習和踝關節的跖屈與背伸活動

  躺在床上,伸直雙下肢,雙踝先自然放鬆,然後做背伸動作。先從最大背伸狀態開始做跖屈動作,腳尖往頭端方向勾,達到最大限度,肌肉繃緊,跖屈也要達到最大限度。如此反復進行。也可踩在地上,腳尖努力往上勾。

  2

  直抬腿至關重要

  臥在床上,雙腿自然伸直,在膝關節伸直狀態下抬起15度,保持抬起15度的姿勢,堅持到顫抖3分鐘。休息2分鐘後再次重復。每天完成10~20次即可。

  3

  拍打練習保證經絡暢通

  身體疲勞或者每次運動後,及時進行拍打練習。雙手自然張開,將注意力灌注到雙手十指及掌心,雙手放在膝關節兩側,雙腕關節放鬆,用力拍打關節,將力量透入到關節內部。力度使皮膚感覺到疼痛,關節感覺到震蕩才行。頻率及次數因人而異。

  4

  按摩之後再大力拍打

  按摩疼痛部位,外用酸痛油等活血止痛的中藥,按摩完畢可大力拍打,運行氣血。

  5

  閉眼感知訓練

  兩腿分開同肩寬站立位,雙眼閉上,將重心緩慢地在兩條腿之間轉移,體會膝關節的感受,調整肌肉力量。如果平衡能力差,可以扶墻防止摔倒。該訓練有助於提高膝關節本體感受器的靈敏度,增加膝關節各個肌肉協調性,防止扭傷及不當動作,減緩關節退變。

熱詞:

  • 膝關節痛
  • 膝關節軟骨
  • 跖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