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高校禁止師生同赴KTV引爭議 分析稱難遏制潛規則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27日 05: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學師生不能同赴酒店、KTV或夜總會等娛樂場所——近日,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出臺這一新規,違規老師輕者將被通報批評,重者甚至會被開除。該規定引起校內外的熱議,有人覺得猶如及時雨,有人卻覺得過於嚴格和死板,學生和老師一起吃飯娛樂,正説明這個老師深受同學們的歡迎。

  反對

  學校無權下此禁令

  讀此“禁令”,背後潛臺詞有二:一,師生一同吃飯出入KTV夜總會是嚴重不正確的;二,作為校方,是有權力限制師生此類交往的。如此“禁令”,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師生共赴KTV或是飯館,哪兒來的不正確呢?是政治上還是行為上抑或其他不正確呢?師生聚餐或是KTV一聚,無非是想聊聊天、談談心,又何來不正確呢?即便是一些學生是帶著拉近與老師的關係目的而來,只要沒有非法的行為勾當,這樣“取悅”老師的“手段”,我看也未嘗不可,平素師生之間交往本來就少,通過這樣的方式,拉近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增加老師對學生的了解和關注,挺好的一樁事嘛!

  校方有權力禁止師生此類交往嗎?學校乃教書育人之處,學生與老師相約一同吃飯唱歌,應是在課後時間,這本來就屬於學生自己的時間,從新聞背景來看,禁令主要是針對中秋國慶期間的師生行為,如果是假期,學校方面更應該沒有權力干涉老師和學生的行為。如此禁令顯然是有越俎代庖、管得太寬之嫌。

  當然,可能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社會上送禮之風愈演愈烈,甚至開始侵襲學校這方凈土,校方希望借此禁令,防止在兩節期間師生之間發生有損學校形象的行為。目的無可厚非,但方法顯然過於簡單粗暴,對於這樣的情況,學校方面完全可以發出積極的倡議,引導師生們在兩節期間健康交往,杜絕庸俗,同時對學校老師行為進行有效規範。再者説,請老師吃個飯,或者是去KTV放鬆放鬆,其實也算不上什麼送禮歪風,學校方面無需如此緊張,這只是人與人之間正常的交往而已。

  為了防止庸俗送禮之風,以禁令之名切斷師生正常的交往,這往小了説,這是簡單粗暴的一刀切,往大了説,這是對師生成年人行為自由的粗暴干涉,是對公民權利的侵犯。這樣的粗陋錯誤出現在一所大學的管理之道中,實在是太遺憾了。

  潛規則不在於娛樂場所

  一碼歸一碼,有時好心也可能辦錯事。就嚴禁師生同赴酒店、KTV或夜總會等娛樂場所而言,雖能避免潛規則之風由娛樂場所吹來,卻不能在根本上遏制。相反,這種硬性規定,反倒會給正常的師生交往帶來不便,比如學生請老師唱歌吃飯如果僅僅只是一表心意,則這種規定就顯得有些霸道,更有擴大防範範圍的嫌疑。

  其實,酒店、KTV或夜總會等娛樂場所不是潛規則盛行的原罪,即便師生同赴這些娛樂場所,也不一定就會發生潛規則或不公平交易。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尤其是平等意識漸濃的情況下,師生一起吃飯娛樂本就是極其稀鬆平常的事情,對此,作為高等學府,完全沒必要戴著有色眼鏡去審視師生的正常交往,更別將其視為洪水猛獸。

  必須看到,大學盛行的潛規則有其賴以生存的土壤,即由於現行教育體制中存在各種弊端,比如針對老師的不合理評價制度,教育教學過於看重學習成績,認為成績就是一切,以及缺乏有效監督和約束,使得各種制度、程序往往容易被“關係”突破等,正是因為這些現實因素,才使得各種潛規則肆意橫行,嚴重影響到校園風氣。

  因此,要想真正遏制校園潛規則,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就需要從根本上剷除其賴以存在的土壤。而這,一方面需要制度作為支撐,即給予師生雙方更多的自主權,尤其是允許學生有一定的自主選擇權,如對導師不滿意,經過一定途徑反映、申訴,經一定手續後可予調換導師等;另一方面,也需要積極運用法律的利劍遏制潛規則。

  贊成

  防患未然值得稱道

  看到一所高校不早不晚地公佈了這麼一條奇特“禁令”,倒讓我很快聯想到社會上屢見不鮮的“節前禁止濫發錢物”通知。不過,相比于後者的總是“慷公家之慨”,前者的埋單方肯定都是學生。倘若常常是老師出錢請同學們吃飯唱歌,估計高校就不會拋出那樣一條“禁令”來了。一來學生都是純粹的消費者,基本沒有收入來源;即便個別學生家境殷實,那也不是胡亂花錢的充分理由。二來,假如此風漸盛,攀比漸旺,又讓那些寒門學子心何能安、情何以堪?

  高校在節日前夕明確宣佈“嚴禁師生同樂”,看來類似的現象,在平時早就搞得“風生水起”、引人側目。於是,考慮到“雙節”期間的大把閒暇時光,學校方面未雨綢繆,乾脆直截了當地明示“禁令”,要説也是為了不留模糊空間和變通餘地。如此“嚴管”之下,相信還敢“頂風”請客和受請者必是難見一二了。

  別説禁令很霸道,這不應被視作“阻隔師生正常交流”的矯枉過正之舉。無論老師還是學生,要是只把心思用在“私娛私謝”上,甚至還形成了一定氣候,那麼有關高校當機立斷地發佈“禁令”,則著實可稱是防患未然、很得人心。

  高校禁令值得稱道,但也頗難讓人絕對放心。現實語境中,那些“禁止節前突擊花錢”的規定和通知,好像常常也不是執行得嚴密徹底;作為一所高校的“禁宴禁歌令”,稍經時間消磨,難道就不可能虎頭蛇尾,或是又回到“眼開眼閉”的老路上去嗎?

  因此,規則的過硬,更離不開監督的週密。而人們也未必不存憂慮:如果有些“霸氣舉措”的出臺,從一開始就缺乏堅持不懈的真正用意,其最終的實效,恐怕還是會令人遺憾地聯想到“三分鐘熱度”。

  擔憂

  紙上談兵實施困難

  學校設立這道異常嚴格的“禁令”,初衷是為了加強對教師師德的管理,推動形成一種正常、健康的師生關係,並在不合理的交際關係之間建立一道防火墻。但是,這條“禁令”真的能起作用嗎,“禁令”內容又合情合理嗎?

  首先,如果學生請教師玩樂的目的真是為了與之拉近關係從而牟取私利的話,那麼他完全可以有多種辦法來規避“禁區”。比如不吃飯、唱歌,那麼可以一起組織郊遊、運動等。這一具有特定範圍的禁令往往就會如同禁止官員吃燕鮑翅之規定有著類似的情況。到時候,難道學校得一直不斷地完善禁令內容?另外,學校能有什麼方法確保禁令得以實行呢?莫不是要廣泛地建立小眼線、小探子來打小報告和揭發?顯然,“禁令”的實施仍然是缺乏手段的。

  其次,師生間建立學業以外的正常感情並無不妥。早些年讀大學時,不少學生往往會覺得不管是上課教師還是輔導員都與自己的距離非常遙遠、鮮有交流,甚至四年下來一些老師都完全不認識自己,這種現象其實是非常不正常的。所以現在的大學生有這種想與教師拉近距離、加強溝通的理念,我們應該要鼓勵而不是禁止。

  對大學生來説,在學校期間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另外一項非常重要的、影響深遠的隱性課程就是培養自己的社會性和社會交往能力,這種能力包括與同學的交往能力,同時更應包括與教師、輔導員等非同級、同輩人士的交往。這就需要學生在大學裏開始培養這種交往意識和能力。否則,踏入職場後他們就會非常難適應、難融入新的環境。

  所以,“師生禁令”可能最終只會成為無法落實而又缺乏實際震懾作用的紙上談兵。與其如此,倒不如沒有這項規定。

  三言兩語

  ●可以一起吃個飯啥的,酒店這詞有歧義,去純粹的飯館可以,KTV、夜總會還是不去的好,那地方的貓膩還需要説嗎?

  ——李治

  ●要表心意,一條節日短信也可以。

  ——劉曉冉

  ●不良校園風氣不是只要禁止KTV之約就能清除的,也不是簡單出臺幾條禁令就萬事大吉的,相反,防範潛規則滋生,營造良好的氛圍與風氣,需要多管齊下,當作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事情認真對待。

  ——丁洪峰

  ●如果僅僅是禁止老師和學生一塊吃飯一塊唱歌,那麼老師還能和學生一起旅遊一起逛街等,師生之間的交往,如何可以完全禁絕?

  ——謝傑

  ●學生愛打擦邊球,不愛練真功夫,這種禁止有什麼用呢,好吃愛喝的老師該怎麼著還是怎麼著,不吃不喝學生的老師即使KTV免費都不陪學生散散心,這禁令,沒事都變成有事了。

  ——趙青青

  ●其實,分別進去,也是一招。表面文章而已。

  ——張洪

  ●又一個腦殘的規定!

  ——錢佳

  ●這個規定好!

  ——方家萍

  ●雖然聽起來很怪,但也許對一些學生是好事。至少對我如此。導師愛K歌,因此經常被迫“認真”聽他唱歌,次次如此。如果他這個愛好被剝奪,難以想象他將多麼痛不欲生。

  ——張諾

熱詞:

  • 師生交往
  • 禁令
  • 高校
  • 構建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