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給生命的兩頭同等的關愛

2012年央視新聞公益行動“我的父親母親--關愛失智老人”正式啟動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21日 09: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央視網消息:9月21日,中央電視臺2012新聞公益行動“我的父親母親--關注失智老人”正式啟動。“我的父親母親”是由央視新聞中心在重陽節前後推出的一項大型新聞公益行動。今年重陽節公益行動的主題是,關注失智老人。李瑞英、張泉靈、王世林、魯健等四位主持人擔任了此公益行動的宣傳大使。

      雖然他們的記憶已經消退,但我們的愛從未走遠!

李瑞英等邀請您,加入我們的隊伍!

      9月12日,李瑞英、張泉靈、王世林、魯健等四位主持人拍攝了“2012我的父親母親--關注失智老人”宣傳片。此次宣傳片首次拍攝了兩個版本----電視播出版和網絡播出版。主持人在網絡版的宣傳片中,既傳播了“如何關愛和護理失智老人”的知識,還分享了自己和家人的故事;這些故事真實而感人。

      數據顯示,在我國,阿爾茨海默病被稱為“老年癡呆症”,患病人群約1000萬,平均每年有30萬新發病例。中國有上千萬個有癡呆老人的家庭,每一個癡呆老人的背後都是一個不堪重負的家庭,罹患這個病就像是一場考驗人類心靈的巨變。在做前期調研的過程中,記者們接觸了很多這樣的家庭,有了更深刻的體會。老年癡呆症患者,隨著腦部退行性病變,把自己一生的榮耀、尊嚴,最後是親人,都忘掉了……

      此次公益行動將集合央視新聞中心核心製作力量,以及政府機構、民間公益機構和多媒體平臺力量,共同關注“失智老人及家庭成員”這一長期被忽視的群體,消除公眾對於老年癡呆症的誤解,傳遞預防及護理常識,讓更多人了解老年癡呆症的相關醫學特徵以及患者和家屬的情感需求和物質需求,為他們提供關愛,全面提高社會公眾認知。

      此次公益行動還希望通過全媒體力量的動員,進一步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一起推動老年癡呆的普遍篩查和改名行動、提高基本藥物報銷比例,培訓社區醫生、推廣患者家屬聯誼會,向癡呆老人贈送黃手環等。

      李瑞英、張泉靈、王世林、魯健,四位央視主持人,作為此次行動的宣傳大使,真誠邀請您,用您的行動加入我們!
  
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1994年,美國前總統裏根在公開自己罹患老年癡呆症後,曾在《致美國同胞的公開信》中説到:“得知這一消息後,南希和我必須做出決定,是把這作為一個普通公民的個人私事,還是該將這一消息公諸與眾”、“我認為重要的是讓你們也都知道這個情況。我們衷心希望這能進一步提高人們對早老性癡呆症的警惕。也許,這促使人們去更好地理解罹患此病的個人和家庭”、“早老性癡呆症的發展常會使患者的家庭背上沉重的負擔。我只希望有一種方法,能使南希從這種痛苦中解脫出來。當這一時刻來臨之時,我相信,有你們的幫助,她將有信心和勇氣面對這一切。”2004年6月5日,裏根以93歲高齡病逝。

      十年間,借助媒體,全世界的人“目睹”了裏根病情發展的全過程。正是裏根和夫人南希與疾病鬥爭的巨大勇氣,贏得了人們的高度評價:裏根對人類的最大貢獻之一,就是引起了全世界對這種疾病的關注。美國老年癡呆症協會資深副主席凱恩説:“裏根為戰勝老年癡呆症做出了兩項最大貢獻,一是極大地提高了公眾對這種病的認識,二是使人們勇於公開談論這種疾病。老年癡呆症過去是一種許多人羞于啟齒的病症,裏根的勇氣鼓舞了成千上萬的患者”。

      獲得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光纖之父”高錕在50多歲即出現了老年癡呆症的早期徵兆,而遺憾的是,由於未及時發現耽誤了病情,兩名醫生都説是年紀大的普通情況。

      在2010年9月21日“世界老年癡呆症日”當天,夫婦二人成立了以高錕命名的慈善基金會。高王美蕓在一封信中寫到:“眼看著自己心愛的人逐漸衰退,從一個天資聰穎、敏銳機智的人,變成徹徹底底的另一個人,這情上的失落最令人痛心。目睹親人亡故,使人始則以怒,繼則以悲,然而這不是一般的死亡!若是身體死亡,悲傷過後,仍可繼續生活。如今這情況,人仍在,但留下的傷口卻不能縫合,永難痊癒”

      無論是十幾年前的裏根夫婦,還是致力於“失智症”防範工作的高錕夫婦,他們勇敢面對自己所承受的苦痛,並願意用自己的經歷警醒更多的人,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癡呆的希望在我們的愛與關懷中!

      孝子騎車綁縛患嚴重老年癡呆的媽媽上班、古稀之年的老人照顧失去意識、臥床不起的老伴、普通農婦照料患病母親十餘年……當人們一遍遍被故事的主人公對父母至愛、對愛人的真情所打動的同時,也看到了在他們身後的困苦和整個家庭陷入的困境。在街頭隨處可見的癡呆老年人走失啟事,被轉發成百上千次的尋找家人的微博,哪一個不是飽含了家人的焦急和眼淚。“常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常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旋律動人,歌詞動心。在社會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又有幾人能停下匆忙的腳步,回家看望自己風燭殘年的父母;又有多少家庭伺候在被老年癡呆病折磨、性情大變的父母床前?

      關於老年癡呆症者的故事,聽來荒謬,卻在真實地發生著。這樣一次新聞公益行動,承載了太多的意義;而對於個體而言,只是用這樣一種方式讓你感受到,若干年前,我們就是這樣天真、無知、固執、自顧自地昭示自己的存在,而父母以極大的愛呵護了我們。我們輕而易舉地把這份愛傳承下去,毫不吝惜、無怨無悔地給予自己的孩子,但對於父母呢?當他們年華老去、智力消退、行為難堪,活在記憶逐漸喪失的碎片與努力拼接的掙扎中時——我們又該如何對待他們?

      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父親、母親,也是我們的未來和希望。通過此次公益活動的推行,希望能夠喚起更多人給予生命的兩頭同等的愛——以對子女般的疼愛去關愛自己的對父母,以待孩子般的耐心去理解自己的親人。

      中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如何讓我們的父母活得有尊嚴,讓我們的家庭多享受些天倫,讓我們摯愛的人,以及我們自己,能夠有準備地走進暮年。CCTV新聞公益行動“2012我的父親母親--關愛失智老人”進行中。

熱詞:

  • 老年癡呆症
  • 失智老人
  • 公益
  • 央視新聞
  • 我的父親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