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實體書店紛紛倒閉 活下來的民營書店日子難熬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07日 04: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時尚集團旗下的“時尚廊”書店讀者寥寥。本報記者 高四維攝

  被稱為北京文化地標的“萬聖書園”。本報記者 高四維攝

  “如果這一次確定要搬遷的話,就是萬聖的第四次遷址了”,萬聖書園創始人劉蘇裏尷尬地笑了笑。

  萬聖書園是北京最有名的民營書店之一,位於北大與清華之間,稱得上是北京的文化地標。文化圈裏有句説法,“來北京,其中一站就是萬聖”。

  事實上,面臨搬遷的不只有萬聖,位於北京市朝陽區藍色港灣內的民營書店“單向街”因難以負擔高額租金,亦于7月下旬關張,著手遷入新址。這家由許知遠、吳曉波、張帆等媒體文化人共同出資籌辦的書店最早開在圓明園,此前已遷址兩次,下一站是朝陽大悅城。

  與萬聖和單向街相比,其他幾家曾經紅火一時的民營書店眼下已難覓蹤影。2010年年初,北京最大的民營書店第三極在虧損近8000萬元後黯然離場,驚動業界。在此前後,民營實體書店大規模陷入困境,廣州三聯書店,上海思考樂書局、席殊書屋以及北京光合作用書店、風入松書店等紛紛倒閉。

  實體書店,尤其是民營實體書店,已經愈加舉步維艱。

  電商紛紛搶灘圖書市場

  萬聖書園發展最為壯大的時期,在全國幾大城市中擁有近10家分店,而如今,僅剩下北京總店。作為上海文化地標的季風書店則一度擁有8家分店,目前還留下3家,都在上海。“現在的實體書店,80%以上成了一個陳列室,一個為人們提供網購指南的陳列室。”上海季風書店董事長嚴搏非如是説。

  民營實體書店的經營者無不提到,之所以有如今的窘境,首先緣自網絡書店的衝擊。

  2006年、2007年,噹噹網與卓越亞馬遜發起價格大戰,2010年年底,京東加入,圖書銷售市場被完全打亂。如今,更是幾乎沒有電商不在賣書,噹噹、卓越亞馬遜、京東、天貓以及蘇寧易購紛紛搶灘圖書市場。在混亂的市場爭奪中,民營實體書店深受衝擊。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還出入實體書店的讀者都抱怨店裏的書太貴,他們習慣了一種模式:在店裏挑好書,回頭上網買。一位第三極的常客陳辰説:“去書店我一般是看多於買的那種,買書主要還是在網上。我最喜歡第三極,書很全,看書的環境很好啊,又不會趕人走,但是我們這種人估計也是造成它倒閉的元兇之一。”

  實體店為何不能降點兒書價留住讀者呢?

  相較于實體書店,網絡書店具備不可忽視的兩大優勢:成本,渠道。

  張帆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透露:“單向街目前的收支剛好平衡,房租是單向街最大的一塊成本,佔幾乎一半,我們藍色港灣的合約到期可以再續,但是房租比原來漲了近3倍,實在無力負擔。還有一大部分是人力成本,佔40%左右。”

  多家民營實體書店負責人均表示,除去房租、員工工資和各類稅費,其利潤約在5%左右浮動,“基本不賺錢”。在這一方面,網絡書店的顧慮沒有這麼多。

  網絡書店不受地域限制的輻射範圍更令實體書店難以企及。

  單向街最早決定從圓明園搬走的時候,就是因為“那個地方人流太少,平均每天賣不了多少錢”。

  此外,憑藉廣闊的覆蓋範圍所産生的巨大需求量,網絡書店可以從出版商處獲得更低廉的圖書進價。

  嚴搏非對此很無奈,“我們從出版社拿貨都要65折、68折,但是網絡書店對折就拿到了,這怎麼弄?”劉蘇裏更是直言:“全世界都不可能有中國如此低價的網上賣書,實際上已經構成了價格入侵。”

  “網絡書店興起時巨大的價格優勢擠垮了一批實體書店。”而近年來,網絡書店本身也經歷了一次次蛻變。第一波價格戰之時,噹噹與卓越亞馬遜的圖書經營比例佔網站的70%以上,而今4年過去,其圖書份額在其網絡銷售份額上僅佔20%左右。

  “已經不能稱之為‘網絡書店'了。”北京市實體書店發展規劃研究課題負責人之一、中央財經大學科研處副處長李桂君表示,圖書已經不是電商盈利的核心點,“電商賣的商品,一些為了盈利,另一些是為了宣傳用,賣書就是相當於付了廣告費”。

  噹噹網總裁李國慶就表示,他們向一些知名出版社拿貨時必須遵守限折規定,否則會被停止供貨,但噹噹網“總是一股腦兒全場大讓利”。

  在雄厚的資本支撐下,各大電商在圖書價格戰上堪稱不遺餘力。嚴搏非認為,網絡書店的競爭所引發的圖書市場的價格無序,並非信息技術自發的結果,而是其“背後的大資本的行為沒有被約束,肆無忌憚”。實體書店對此顯然無力應對。

  對於實體書店老闆們的埋怨,李國慶在微博上回應道:“網絡書店的便利擴大了全國圖書銷售蛋糕,網絡書店80%是把餅做大,20%是搶實體書店蛋糕,因書不是生活必需品。”

  劉蘇裏分析稱:“從根本上來講,實體書店的消失不僅僅是電商帶來的衝擊,也涉及到整個電子時代對印刷文明的衝擊,只不過這個衝擊不會像19世紀印刷文明興起之時對社會的衝擊那麼大。從大的趨勢上來説,書的生産是沉重、不方便更不環保的,我覺得大概還會有15%的書存在。實體書店要做的也在這15%中。”

  “書店是政府不用投資卻還有稅收的圖書館”

  媒體人秦千里曾在微博上感慨:“實體書店是一個城市的文明風景線、精神棲息地,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與否和高低的重要指標。”北京大學現代出版研究所所長肖東發也稱:“一個沒有書店的國家,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沒有未來,實體書店保存了文化的根。”

  2010年,中央財經大學受北京市政府委託,進行了一項關於北京市實體書店發展規劃的研究課題,該課題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北京市的實體書店在1800家左右。而至2009年年底,倫敦市擁有書店2904家,紐約市有7298家,東京市有4715家,巴黎市有6662家。從人均擁有量來看,北京市平均每萬人擁有書店數為1.06個,而倫敦、紐約、東京和巴黎每萬人擁有的書店數分別為3.87、8.88、3.75和5.84個。

  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今年4月發佈的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2011年,我國18歲~70歲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35本。近十年以來,這一數字持續降低,且其中還有70%是教材教輔類書籍。與此相對照,韓國的年人均閱讀量為11本,法國20本,美國50本,以色列64本。

  李桂君指出,實體書店的銷售量與國民閱讀率存在重要聯絡。儘管目前世界各國的實體書店均受衝擊,存在不斷下降的趨勢,“像紐約的7000多家書店下降到4000多家左右和北京一共才1000多家卻仍在下降,根本不是一個概念,西方國家是在接近飽和之後的一個純下降的過程。而在這方面,我們國家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如果人均閱讀量上升,對圖書的需求增加,外部環境再好一些,實體書店應該是一個先升後降的過程。”

  “實體書店未來的生與死實際上不在於實體書店本身,而在於政府是不是意識到實體書店在整個未來中國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李桂君認為,政府在目前實體書店的發展狀況上應該負主要責任。

  劉蘇裏同樣表示,國內的民營實體書店,在外部環境上並沒有獲得平等待遇。書店行業中一直存在兩套體系和政策,國營書店不僅在房屋産權、返稅以及貸款上享有優厚的政府支持,還可以借由教材教輔的發行獲取利潤。

  李桂君介紹,作為政府出版管理部門指定的唯一發行渠道,新華書店幾乎70%的利潤來自於中小學教材。而據相關數據顯示,教育出版類佔據我國出版業80%以上的市場份額。憑藉這些先天優勢,國營書店的日子過得舒服一些,不僅保持10%以上的利潤,有的還做起了房東,把大量的房屋面積租給手機、電腦商家等,“用租金來養書店”。

  從功能上來看,實體書店所銷售的産品的價值並不全部表現在價格上。李桂君表示,“實體書店在弘揚文化與教化育人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實際上是幫助了政府,某種程度上,體現的是公共産品的屬性。”

  學而優書店創辦人陳定方亦指出:“書店一直具有圖書館功能,而且是連借閱證都不用辦的圖書館,是政府不用投資卻還有稅收的圖書館”。因此,社會上要求政府出手的呼聲一直不絕於耳。

  資助表明政府態度,“但能不能解決問題是另外一回事”

  如今民營書店的全面潰敗確實引起了政府的重視。

  全國政協委員、作家張抗抗在今年兩會上提出保護實體書店的議案,直指政府應有作為,並建議政府在減稅、城市規劃、圖書銷售機制與補貼方面對實體書店的生存與發展加大政策性支持。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閻曉宏曾表示,新聞出版總署將會同中宣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出臺專門文件,要求各地在城鄉建設和文化建設規劃中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出版物發行網點;同時,各政府將在政策、資金、稅費、佔地等方面給實體書店必要的扶持。

  上海是最早行動的城市之一。2012年2月28日,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發佈《上海市出版物發行網點建設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及《上海市出版物發行網點建設引導目錄》,宣佈從新聞出版專項資金中劃撥1500萬元支持出版物發行網點建設,其中500萬元用於定向支持各類實體書店。首批獲得資助的書店有35家,其中25家為民營實體書店。

  杭州市政府亦出臺《關於扶持民營書店健康發展的暫行辦法》,擬每年財政撥款3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民營書店。

  此外,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出版物發行處處長王亦君表示,北京市正著手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扶持實體書店。天津新聞出版局局長榮新海也稱,天津市正考慮大力扶持實體書店,即將在全市開設城市書吧。

  季風書店出現在上海首批受資助的企業名單上,嚴搏非並未透露所獲資助的具體額度,但他表示不多。同時,他認為,這類資助主要表明的是政府對於扶持實體書店的態度,“但圖書不是一個區域市場,而是全國市場,無法做到在一個區域內讓它變得很好,必須要有一些全國性的法規和政策,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的扶持和重視是好事,但能不能解決問題是另外一回事。”

  在許多國家,政府發展實體書店已有成熟的配套政策:法國、德國免徵實體書店所得稅;日本、韓國制定圖書最低折扣價;美國的紐約市政規劃委員會則規定地産商建商場時必須拿出一部分面積低價出租給包括書店在內的某些特殊行業。

  “如果政府不及時有所動作,實體書店每年都會大批量地死亡,今年可能由季風或者誰來充當,最後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嚴搏非説。

  新模式等待時間檢驗

  面對同行的無奈退出,一些民營實體書店經營者也開始反思。

  此前,國內實體書店的經營模式一直被指“太過單一”,僅僅以提供圖書銷售為目的,忽略了實體書店的其它功能,“比如引導功能和休閒功能,實體書店常常和網絡書店比銷售功能,這是用弱勢和別人的強勢比。應該注重差異化經營,很多實體書店,本身問題也很多,功能差異化、自身定位都沒有做好。”李桂君説。

  張帆認為:“除去外部因素,實體書店本身的‘造血'能力非常重要。”

  在北京,單向街書店的沙龍已經形成一個品牌,吸引大批的青年從四面八方趕向藍色港灣。知名學者劉瑜的沙龍就被慕名前來的讀者裏三層外三層地圍得水泄不通,沙龍開在二樓咖啡廳,但“連一樓門外都站滿了人”。沙龍本身是免費的,不過旺盛的人氣兒還是使書店的流水比平常多了些。

  目前的實體書店,尤其以北上廣等地的書店為主,正逐漸探索不同的模式,追求準確定位、差異化經營與多元經營以期重生。

  其中不乏狠砸重金的:比如時尚集團旗下的“時尚廊”,設在世貿天階,被稱為“最美書店”,書店是一條曲線型的長廊,裏面陳列著白色的波浪形書架,頗有“曲徑通幽”的感覺;廣州的“方所”,不僅開設在高端商場太古匯的愛馬仕旗艦店旁,佔地面積亦達到1800平方米,店內有圖書、藝廊、咖啡區、美學生活區和植物區。

  這類書店不只賣書,賣創意設計,賣藝品,賣服飾,還有咖啡館、餐廳以及畫廊等等。然而這種模式仍有待時間檢驗。

  熱愛逛書店的林某對方所的“新鮮勁兒”已經過去,“環境有些嘈雜,太多東西,人多且亂又大聲吵鬧,反而不適合選書,不是愛書人可以靜心逛的書店”。

  即便只賣書,也沒有那麼簡單。

  萬聖書園始終堅持以“書”為絕對核心。劉蘇裏表示,萬聖書園的採購和選書有一套自己的完整的體系。萬聖以體系書和學術書為特色,到最後呈現在店面裏的書,都經過萬聖採購團隊的三次篩選。“我一直提出‘産品'的概念,書店不只是簡單的服務提供商,也是內容製造商。”萬聖目前的書,品種在5萬以上。搬到現在的店址後,萬聖在店內開了一家“醒客咖啡”,以幫襯書店,併為各種講座、沙龍等提供公共空間,但“圖書銷售依然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儘管很多讀者不再在實體書店買書,卻不願看到其沒落。

  在事業單位工作的林慕説:“我覺得書店的作用,不只是賣書,還提供給人們一種可以深度體驗、放鬆的感覺。翻一翻,精神食糧也是撲鼻香啊。現代人,壓力那麼大,身處的社會也浮躁,很需要這種發泄。”她呼籲多在小區附近開一些小型的書店。

  陳辰認為民營實體書店還是有辦法生存的,比如減小店面,精準定位,多渠道獲取投資,保證資金來源。也可以適當利用一下網絡,他聽説台灣的很多書店開闢了網購。

  在諮詢公司工作的李眾説:“我覺得書店這種東西是要靠其他力量扶持的,比如政府撥經費,比如號召愛書人士捐款。如果讓我捐我會捐,積少成多嘛。資金有了,價格和物流兩個最重要的問題自然可以解決。對我個人來説,我雖然沒有足夠的力量挽救實體書店,但依舊認為它很重要,很多時候閱讀本身是一種體驗。”

  “如果有一天天亮了,太陽照常升起,但是出門發現沒有書店了,我無法想象。”嚴搏非説。

熱詞:

  • 書店老闆
  • 網絡書店
  • 時尚廊
  • 曲徑通幽
  • 圖書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