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視頻 >

[視頻]走基層-我這十年:“金司令”的“第二場戰役”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04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6fc80419f03d472c938b075a2de189d7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央視網消息:繼續來看《走基層我這十年》系列報道。昨天的節目為您介紹了吉林省延邊軍分區原副司令員金文元,在退休後謝絕當地政府和一些企業的任職邀請,回到老家的一個貧困村,八年來堅持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的故事。節目播出後,引起了很大的社會關注。有人説,金司令是最可愛的人,退休不退色,好樣的。如今老金承包的200多公頃荒山已經鬱鬱蔥蔥了,按常理他應該停下來好好歇歇了。然而,這位金司令的目標似乎還遠不止於此。

    説話不愛繞彎兒,興奮時像個孩子,我眼中的金司令,就是這樣一個率真直性的大叔形象。山上待了八年,老金的嘴裏多了不少口頭語,“要想富、先栽樹”,就是他向村民叨咕最多的。老金説,光自己承包的山綠了不行,他要帶領鄉親一起栽樹共同致富。幽默的老金還戲稱,這是自己回鄉後的“第二場戰役”。

    金:這個意思是呢,讓它(松樹)通風,讓它(松樹)見陽光,就是割到這層。

    村 民:這層割掉?兩層割掉?

    金文元:對,對,割兩層就行了。

    在金文元回鄉的八年裏,除了完成自己承包的200多公頃荒山的綠化,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始終在他的心裏盤算著,那就是如何帶著大城村的鄉親們走出貧困。

    2008年,金文元栽下的幾萬棵松樹成活了,這讓他認定了“要想富先種樹”的致富經。由於當地土質沙化,不適合種農作物,許多山地荒置了近十年,這讓老金更堅定了他的這個想法。

    金太植:這個都是沙子地呀那樣,種那什麼黃豆玉米什麼的産量可低了。人工(費用)也沒出來,所以把這扔了。

    朝鮮族村民金太值,就是村裏第一批跟著金文元在山裏種植紅松的人。

    全太植:金司令説這個地不能白扔,栽紅松的話我們後代有嘛。一般我們覺得這個成活率很少這樣,完了他教給我們怎麼栽樹怎麼栽樹,那個什麼敷上,那個有什麼那個藥,百分之九十九都活了嘛。

    金太植所説的藥叫生根粉,當初金文元種樹時,就曾經因為不懂得科學使用生根粉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金文元:剛開始我到農村來的時候沒有準備到失敗這二字,來的時候那是滿腔熱忱的,很有激情,我以前把栽樹看地很簡單,那個東西刨個坑埋上不就活了麼,但是那不是那回事,它這裡頭有很多知識在那裏。

    我們去幹活就喝這個水,這個道就是我走的多了就成了個道了。我給你打草驚蛇,看,這個地方剛開始我不大會栽,失敗的地方。

    這片大小不一的紅松見證了當年金文元種植紅松的失敗,也警示著自己和鄉親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金文元:你們現在可以看出來,這個樹可以長這麼高,這個樹呢長這麼小。它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就是沒講究科學。

    2004年,金文元信心滿滿地在這片林地栽下了兩萬棵紅松苗,第二年老金卻發現,2萬棵紅松中死了5000多棵。

    金文元:因為紅松它死沒死第一年不知道,剛開始找不到原因,挺苦悶的,後來我尋思你光發愁不行,還得找出個原因。

    五千多棵紅松加起來的各種損失有幾萬元。這對金文元打擊不小,對於當過軍隊指揮員的老金來説,失敗需要警示更需要總結,他決定沉下心來,向專家虛心學習。

    金文元:後來到林科所,林業局,拜他們為師,後來他們都到現場看了,看了之後他又問了我栽的經過,他説你還是沒按科學方法植樹。

    原來,2004年金文元種紅松時,正值天氣乾旱,載樹後沒有及時下雨,再加上所種松樹大都在坡度比較大的地方,水土流失嚴重。

    金文元:這個土全是沙土地,還有石頭,這個沙土地不保水,挖坑應該挖得稍微大一點,稍微深一點,栽之前買一個生根粉,它成活率就比較高了。

    正因為有了這次教訓,反而使金文元悟出了道理,為後來村民們的紅松栽種積累了經驗。

    金文元:幹什麼東西吧,還得講究科學,不講究科學吧,是吃虧在眼前啊。後來我失敗了,明白了這個道理,於是老百姓每一次栽樹的時候我都告訴他們,你一定是得買點生根粉,頭一天晚上泡著。

    也正是得到了金文元從失敗中總結出的經驗的傳授,2008年金太植種下的4000多棵紅松,成活率接近百分之百。

    金太植説,一開始很多村民都和他一樣覺得種松樹週期長、不划算。為了説服大夥兒栽樹,金文元著實費了不少口舌。

    金夫人:他見一個人説一個人,見兩個人説兩個人,哎呀,我看著都鬧心。

    雖然逢人就宣傳種樹的好處,但效果並不明顯。金文元想到了村支書李明燦,只要他帶了頭,群眾的工作就好做了。

    金文元:栽樹的時候,我就經常告訴老百姓,第一,你們黨員必須&&,幹部得&&,完了把那個荒山綠起來,給他們講好處。要發家致富嘛,你必須要植樹,植樹回報時間長,但是呢它的回報率很大。

    村支書 李明燦:我們經常在一塊兒,他老叨咕我,我和他學了一句話,知道嗎。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作為大成村的支書,李明燦最知道老金退休後到回到村裏的目的,朝夕相處中,金文元的舉動也漸漸影響著李明燦。

    村支書 李明燦:所以我開始&&,我種了幾個社員也跟我一起栽了。沒有他&&幹的,我們村民不會幹的,我們的村民膽子小,今年二十塊錢能掙幾塊錢,這麼算,這個二十年才有效益。

    李明燦説,如今村裏閒了十多年的荒坡都栽上了紅松,荒地少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而松樹卻多了十幾萬棵。

    村民馬春紅:他(老金)還是那個聰明,還是腦袋好使,想得遠,想得週到。他有遠見,要是這地他不種就扔了,扔十年也是扔,扔二十年也是扔。所以還是種樹得收益唄。

    其實,金文元心裏有數,他知道種樹是百年大計,不能只怪群眾抱怨一下子見不到實惠,可怎樣才能找到讓村民儘快脫貧的項目呢?老金的心裏又有了一個新想法。

    編輯:謝佳欣

熱詞:

  • 走基層
  • 我這十年
  • 金司令